Ⅰ.植物的根細胞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細胞膜在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方面,具有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這一特性的結構基礎是 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空間結構的變化)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空間結構的變化)。
(2)細胞外的K+能夠通過離子通道進入植物的根細胞。這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是 協(xié)助擴散協(xié)助擴散,影響K+運輸速率的因素有 膜內外K+濃度梯度的大小和離子通道的數量膜內外K+濃度梯度的大小和離子通道的數量。
(3)根據表格中的研究結果判斷根毛細胞吸收K+的方式是 主動運輸主動運輸,依據是 隨著土壤O2含量的增加,細胞呼吸的相對速率也不斷增加,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增加,而K+吸收的速率也增加隨著土壤O2含量的增加,細胞呼吸的相對速率也不斷增加,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增加,而K+吸收的速率也增加。
土壤中O2含量/% | 細胞呼吸相對速率 | K+吸收的相對速率 |
2.7 | 44 | 22 |
12.2 | 78 | 96 |
20.8 | 100 | 100 |
43.4 | 106 | 107 |
(1)薯條富含淀粉,經過油炸,表層酥脆,但油脂吸附較多,是典型的高能量食品,常吃易發(fā)胖。其原因是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
大量轉化為脂肪
大量轉化為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被吸收后會儲存起來,在機體供能不足時,脂肪才能 少量
少量
(填“大量”或“少量”)轉化為糖類。所以,青少年要適當的控制這類食品的攝入量。(2)薯條品質的優(yōu)劣與馬鈴薯的品種有很大關系。若馬鈴薯塊莖中還原糖含量過高,會影響炸薯條的色澤。欲比較馬鈴薯品種1和品種2中還原糖含量的高低,請完成如下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第1步獲取品種1和品種2的塊莖提取液各2mL,分別注入試管甲和試管乙中。
第2步
向兩試管中各注入1mL斐林試劑
向兩試管中各注入1mL斐林試劑
。第3步
將兩試管進行水浴加熱2min
將兩試管進行水浴加熱2min
。第4步觀察并比較兩試管的顏色及深淺。
預測結果及結論:若試管甲比試管乙的
磚紅色更深
磚紅色更深
,則說明品種1比品種2的還原糖含量高;反之,則說明品種2的還原糖含量更高。【考點】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及其異同;糖類的檢測.
【答案】選擇透過性;轉運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或空間結構的變化);協(xié)助擴散;膜內外K+濃度梯度的大小和離子通道的數量;主動運輸;隨著土壤O2含量的增加,細胞呼吸的相對速率也不斷增加,細胞代謝釋放的能量增加,而K+吸收的速率也增加;大量轉化為脂肪;少量;向兩試管中各注入1mL斐林試劑;將兩試管進行水浴加熱2min;磚紅色更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主動轉運,又稱主動運輸,是由載體蛋白所介導的物質逆著電化學梯度或濃度梯度進行的跨膜轉運方式。主動轉運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和微生物細胞。主動轉運的能量來源分為3類(如圖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驅動泵)、間接供能(協(xié)同轉運蛋白)、光驅動(光驅動泵)。圖2為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和轉運葡萄糖的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脂雙層的主要成分是
(2)由圖1可知,ATP驅動泵作為載體蛋白的同時,具有催化
(3)由圖2可知,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能量直接來自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6引用:2難度:0.6 -
2.主動轉運的特點不包括( )
發(fā)布:2025/1/5 8:0:1組卷:0難度:0.7 -
3.如圖為小腸上皮細胞物質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5/1/6 8:30:6組卷:2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