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靜雅芬芳,被譽為“花中君子”。盛夏蓮花綻放,學校開展“走進蓮文化”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以下任務。
活動一:追根溯源知蓮 請你閱讀第一小組整理的關于蓮的歷史文化資料,幫助他們進一步完善,完成問題。
春秋至戰(zhàn)國,皇宮別苑中的蓮 古人的庭園布局非常講究。山、水、花、石【甲】這些都是庭園布局的重要元素。蓮花作為一種水生觀賞植物,很早的時候就被園林設計師引入宮廷別苑。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太湖之濱的靈巖山離宮種植蓮花,供臣子們欣賞和采摘。戰(zhàn)國時期,咸陽的東南邊①_____一座宜春苑,苑中風景別致,池塘中種植的就是蓮花。
兩漢至南北朝,樂府民歌中的蓮 漢代流行采蓮民歌,男男女女在荷田里一邊勞作,一邊歌唱,東邊唱罷西邊和。漢樂府中描述道:“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边@是流傳下來的最早描述采蓮的民歌。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蓮種植技術成熟,田間隨處可見大片蓮田。這個時候圍繞蓮開展的游樂活動②______,留下了很多民歌。其中《西洲曲》唱道:“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备柙~描繪了蓮花生長茂盛的樣子和采蓮女弄蓮的姿態(tài)。
唐朝至兩宋,詩歌古文中的蓮 唐朝社會風氣開放,政通人和,涌現(xiàn)出許多文人雅士贊詠蓮花的名篇佳作【乙】王昌齡的《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描繪出荷塘花葉繁茂,人在其中若隱若現(xiàn)的場景,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兩宋后期,戰(zhàn)事頻繁,又有禮教束縛,采蓮活動逐漸淡化。這個時期的文人或以蓮花隱喻社會狀態(tài),或自喻志趣。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之君子者也?!庇谩坝倌唷卑抵赋臏啙?,用“不染”“花之君子”表達自己品性高潔。
(1)下列選項中,對加點字讀音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CC
A.“苑”在此處的意思是“古代君王的園林”,讀作“yuàn”。
B.“供”在此處的意思是“準備著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讀作“gōng”。
C.“和”在此處的意思是“和諧地跟著唱”,讀作“hé”。
D.“縛”在此處的意思是“約束、限制”,讀作“fù”。
(2)根據(jù)語境,在橫線處分別填入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AA
A.①修建 | ②蔚然成風 |
B.①修葺 | ②蔚然成風 |
C.①修葺 | ②靡然成風 |
D.①修建 | ②靡然成風 |
B
B
A.【甲】、 | 【乙】! |
B.【甲】, | 【乙】。 |
C.【甲】, | 【乙】! |
D.【甲】、 | 【乙】。 |
【答案】C;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13引用:1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