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作為嫦娥四號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12月順利登陸月球背面,進行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霸旅嫖⑿蜕鷳B(tài)圈”是一個鋁合金材料制成的圓柱形“罐子”(如圖1)?!肮拮印眱?nèi)放置有馬鈴薯、擬南芥種子、棉花種子、油菜種子、酵母菌、果蠅卵共6種生物樣本,以及土壤、水、空氣等物質,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科學家通過一定的技術使“罐子”內(nèi)溫度保持在1℃~30℃,控制好里面的濕度、養(yǎng)分。“罐子”的頂部安裝有光導管,它能讓“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球表面的自然光,為“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提供光能。
2019年1月,嫦娥四號上搭載的生物科普實驗發(fā)布了最新實驗照片,照片顯示實驗搭載的6種生物樣本中的棉花種子已經(jīng)萌發(fā)并長出了嫩芽(如圖2),這也標志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
(1)“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相當于一個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上看,“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中能分解植物和果蠅的遺體或廢棄物,充當分解者角色的是 酵母菌酵母菌,參與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2)如圖2,這株棉花嫩芽如果能夠繼續(xù)生長,長出第一片綠葉。那么,這片綠葉是由棉花種子的 胚芽胚芽發(fā)育來的。
(3)棉花纖維有長絨和短絨之分(相關控制基因用A、a表示),如下表為研究人員所做的相關遺傳實驗的統(tǒng)計結果。
組別 | 親代性狀 | 子代 | |
長絨 | 短絨 | ||
1 | 長絨×短絨 | 586 | 570 |
2 | 長絨×長絨 | 893 | 291 |
3 | 短絨×短絨 | 0 | 1165 |
4 | 長絨×短絨 | 1241 | 0 |
Aa、aa
Aa、aa
;第4組的子代進行自花傳粉,在下一代中,長絨所占的比例是 75%
75%
。(4)月球返回的種子,經(jīng)過太空誘變獲得新性狀,這屬于
可遺傳
可遺傳
(填“可遺傳”或“不可遺傳”)變異。(5)將一種細菌的Bt殺蟲蛋白基因經(jīng)過改造,轉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細胞中存在這種殺蟲蛋白質,專門破壞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的消化系統(tǒng),導致其死亡,而對人畜無害的一種抗蟲棉花這種技術是
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
。【答案】酵母菌;胚芽;Aa、aa;75%;可遺傳;轉基因技術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0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小軍同學對自己的家人是否有耳垂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如圖1所示。請結合圖示和所學知識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的有耳垂和無耳垂是一對
(2)若顯性基因由D控制,隱性基因由d控制,則小軍的基因組成是
(3)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若小軍父母再生育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發(fā)布:2025/1/12 8:0:1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2.下列有關性狀和基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4 -
3.如圖中的A、B、C三圖表示基因、DNA、染色體的關系,D圖表示李琳同學的體細胞內(nèi)一對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D、d,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圖中,能正確表示基因、DNA、染色體關系的是
(2)李琳的一個體細胞中有染色體
(3)基因D、d分別控制性狀有酒窩、無酒窩,李琳成年后與無酒窩男子結婚,請問,他們能生育出無酒窩的孩子嗎?發(fā)布:2025/1/4 8:0:1組卷:14引用:1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