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四個“演講”語段,完成各題。
【甲】最后一次講演(節(jié)選)
聞一多
      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大家都有一支筆,有一張嘴,有什么理由拿出來講?。∮惺聦嵞贸鰜碚f?。。勏壬曇艏恿耍槭裁匆蛞獨?,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的來暗殺!(鼓掌)這成什么話?(鼓掌)
      ……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榮,是云南人民的光榮。云南有光榮的歷史,遠的如護國,這不用說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屬于云南人民的。我們要發(fā)揚云南光榮的歷史!(聽眾表示接受)
      反動派挑撥離間,卑鄙無恥,你們看見聯大走了,學生放暑假了,便以為我們沒有力量了嗎?特務們!你們錯了!你們看見今天到會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來了,我們昆明的青年決不會讓你們這樣蠻橫下去的!
【乙】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jié)選)
丁肇中
      ①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華”征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tǒng)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多年來,我在學校里接觸到不少中國學生,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談談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
      ②在中國傳統(tǒng)簡教育里,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八臅敝坏摹洞髮W》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fā)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兩個詞語描寫現代學術發(fā)展是在恰當也沒有的了?,F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
      ③但是傳統(tǒng)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tǒng)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洞髮W》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和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tǒng)儒家對實驗的態(tài)度。有一天王陽明要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⑤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從內心領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傳之于萬世”的。這種觀點,經驗告訴我們,是不能適用于現在的世界的。
      ⑥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⑦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丙】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節(jié)選)
王選
      我在五年前脫離技術第一線,一年來逐漸脫離管理的第一線,我已經61歲了。微軟的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講過:“讓一個60歲的老者來領導微軟公司,這是一件不可設想的事情?!彼员葼?蓋茨本人一定會在60歲之前退休。同樣,讓一個61歲的老者來領導方正也是件不可設想的事情。我是屬于高峰過去的一個科學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電視臺叫“熒屏連著我和你”這個節(jié)目里,我們幾個人,被要求用一句話形容我們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李素麗的一句話我記得,她說:“我是一個善良的人?!狈浅YN切,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充滿了愛心,全心為大家服務。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覺得我是“努力奮斗,曾經取得過成績,現在高峰已過,跟不上新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過時的科學家?!彼晕抑雷约菏且粋€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各位呢,上午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是本科生;碩士生呢,九、十點鐘的太陽;博士生呢,十點、十一點鐘,如日中天的太陽。那么,一個快落山的太陽跟大家講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奮斗過來的體會。所以我從我一生中覺得重要的抉擇中,引發(fā)出一些話題跟大家來討論。
      ……
      名人和凡人差別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過的東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過的就是廢物;名人做一點錯事,寫出來叫名人軼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強詞奪理,叫做雄辯,凡人就是狡辯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結別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邊幅,叫有藝術家的氣質,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氣的;名人喝酒,叫豪飲,凡人就叫貪杯;名人老了,稱呼變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聲、掌聲不斷)這樣一講呢,我似乎慢慢在變成一個名人了,在我貢獻越來越少的時候,忽然名氣大了。所以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認識到自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處在犯錯誤的危險的年齡上。
【丁】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節(jié)選)
顧拜旦
聯邦主席、女士們、先生們: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地方,世界各國的代表們共聚一堂,同我們一起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二十周年。五年過去了,在這期間,整個世界分崩離析。所幸,奧林匹克主義并沒有成為這場浩劫的犧牲品,而是無所畏懼、無可指責地挺了過來。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現出更為開闊的視野,這凸顯了它即將扮演的嶄新角色的意義。
      同學們,學習了第四單元“活動?探究”課,班級擬開展一次“書香,伴我成長”主題演講比賽。請結合四篇演講稿的選文,運用你學習到的“演講知識”,參與下面的活動,為寫好演講稿,做做準備吧。
(1)寫好演講稿的開頭,能夠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四篇演講稿選段,開頭各盡其妙,哪些“抓聽眾”的方法值得你借鑒?請簡要概括。
(2)為調動聽眾情緒,提高演講效果,設置“現場互動”是非常有必要的。請就甲選文,談談這方面的藝術。
(3)擬寫演講稿,選用恰當的修辭,錘煉閃亮的“金句”,能夠增強演講語言的表達效果。請結合丙選文劃線句子,談談其“金句”的修辭魅力。
(4)寫演講稿,除了要觀點明確,還要注意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提高觀點和思路的“辨識度”。簡析乙選文觀點、思路的特點,依次完成下列表格橫線處的填寫。
段落 觀點、思路、邏輯
開場白,從獲獎自然而然地轉入
教育問題
教育問題
。
承接“傳統(tǒng)教育”,引出“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話題,賦予它新的意義:探察、實驗。
但是
但是
”一詞轉折,以便下文引出王陽明的反面例子。
④⑤ 舉出王陽明的例子,說明不是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⑥⑦ 從現代的觀念,得出
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或: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實地實驗。)
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或: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實地實驗。)
的觀點。

【答案】教育問題;格物致知;但是;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或: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實地實驗。)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23難度:0.5
相似題
  • 1.一課一寫。
    《美麗的顏色》中通過解明的對比,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請你也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一段話來表現一個人的美好品質。100字以內。

    發(fā)布:2024/9/19 4:0:8組卷:13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各項中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br />??語文天地,走進便是風景。莫懷戚一家四口正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①田埂上那彎彎曲曲、深深淺淺的腳印似花瓣一般散發(fā)著親情的馨香;北海菊花,花團錦簇,在秋風中開得爛漫,好像母親看到史鐵生走出人生陰霾露出的欣慰笑臉  ②濟南的冬天天氣溫晴,而紹興卻很寒冷,年少的魯迅正在百草園雪地上捕鳥,那白頰的、性子很躁的“張飛鳥”,養(yǎng)不過夜就死了……③只要留心觀察,細心品悟,語文處處皆美景。

    發(fā)布:2024/10/17 10:0:2組卷:39引用:1難度:0.8
  • 3.《鄧稼先》一文,作者運用對比手法,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放在一起來寫,更鮮明地突出了鄧稼先的平實品質與奉獻精神。請運用對比手法,寫一個你熟悉的人。(不少于200字)

    發(fā)布:2024/6/29 8:0:10組卷:10引用:1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