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發(fā)現和利用,改善了人類生存的條件,并使人類變得聰明而強大。
![](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svg/202309/413/d55e7e55.png)
(1)如圖甲所示的是古人“鉆木取火”圖片,通過快速搓動木棍使底部的干草著火,從“燃燒條件”分析:“鉆木取火”為干草燃燒提供的條件是 使溫度達到其著火點使溫度達到其著火點。
(2)形狀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氣體中燃燒的現象如表所示,回答問題:
不同氣體中 | 在空氣中 | 在氧氣中 | 在臭氧中 |
實驗現象 | 紅熱 | 劇烈燃燒 | 非常劇烈地燃燒 |
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空氣和氧氣中氧氣的濃度不同
空氣和氧氣中氧氣的濃度不同
。②根據表中信息,寫一條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或空氣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或空氣
。③木炭在臭氧(O3)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C+2O3 3CO2
點燃
3C+2O3 3CO2
。點燃
注意:若答對以下小題獎勵3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40分.
(3)如圖乙所示,1860年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做了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經研究:子火焰中燃燒物為石蠟蒸氣.
①蠟燭能產生子火焰這一現象,證明石蠟具有的物理性質是
沸點較低
沸點較低
。②該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導氣管不宜太長,其原因是
若導氣管太長,石蠟蒸氣在導氣管中冷凝,則不能從導氣管末端排出
若導氣管太長,石蠟蒸氣在導氣管中冷凝,則不能從導氣管末端排出
。(4)發(fā)生火災時,對于被困人員來說,下列做法正確的有
ABC
ABC
(填序號)。A.盡可能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撤離
B.煙很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C.趁火勢不大時,積極滅火自救
【答案】使溫度達到其著火點;空氣和氧氣中氧氣的濃度不同;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或空氣;3C+2O3 3CO2;沸點較低;若導氣管太長,石蠟蒸氣在導氣管中冷凝,則不能從導氣管末端排出;ABC
點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7 3:0:8組卷:58難度:0.7
相似題
-
1.為探究燃燒的條件,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裝置。
(1)先通氧氣,后點燃酒精燈,觀察到a處紅磷不燃燒,b處紅磷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酒精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發(fā)布:2024/12/25 14:0:2組卷:81難度:0.6 -
2.某課題組通過數字化實驗對白磷燃燒的溫度變化及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將5g白磷加入試管中并將試管置于60℃熱水中,t3時,推注H2O2溶液,實驗裝置及數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發(fā)布:2024/12/25 15:30:1組卷:327引用:12難度:0.6 -
3.某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
(1)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接觸時,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向Y形管中擠入過氧化氫溶液后,觀察到導管口開始產生氣泡時,燒杯中的白磷不燃燒;一段時間后,白磷燃燒,此現象說明了發(fā)布:2024/12/25 15:0:2組卷:2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