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代(夏商周)時期治理國家的統(tǒng)治者是貴族,……從諸侯到士,根據(jù)出身的高低貴賤來兼任政府職務,世代為官。
——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察舉,通俗的解釋就是察廉舉孝,大致說來就是“四科舉士”——孝廉、賢良方正、太學博士弟子和特科特舉。其中以孝廉最有影響。
——摘編自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等
材料三:220年,曹丕繼位后,為了吸收人才,爭取世家大族支持,采納潁川士族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創(chuàng)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到西晉時終于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摘編自讀史筆記材料四:北大歷史教授張希清對科舉制的定義:“科舉制度是朝廷開設科目,士人可以自由報考,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舍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笨婆e淵源流長,起始于隋,發(fā)展于唐,變化于宋,定型于明。
——摘編自張希清《中國古代科舉制研究》
(1)根據(jù)材料一、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西周和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及其標準。
(2)根據(jù)材料二、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舉制相比察舉制的進步性。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國古代選官制度演變的趨勢。

【考點】察舉制;世官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8引用:9難度:0.5
相似題
  • 1.漢代察舉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賢良文學和茂才,唐代設有“賢良方正”和“直言極諫”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薦考生“須是履行(指行為)無惡、藝業(yè)及等者”,清代特設孝廉方正科。這說明古代官員的選拔( ?。?/h2>

    發(fā)布:2024/12/16 19:30:1組卷:18引用:19難度:0.5
  •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強調以德行、才學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員甄別人才,推薦給朝廷,經(jīng)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職。
    ——《后漢書?百官志注》材料二 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涂之昆弟也。二者茍然,則蓽門蓬戶之俊,安得不有陸沈者哉!
    ——《晉書?段灼傳》材料三 隋煬帝時增設進士科……經(jīng)過唐代的發(fā)展,考試作為一項重要制度確立起來。這樣,士人可以不經(jīng)薦舉,直接報名考試……由官府擇優(yōu)錄取,從而糾正了魏晉以來世家大族壟斷用人做官大權的狀況。
    ——韋慶遠《中國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中的制度始行于哪一朝代。其選拔標準是什么。
    (2)材料二中說的是哪種選官制度。其選拔標準是什么。
    (3)根據(jù)材料三指出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并分析該制度的進步性。

    發(fā)布:2024/12/13 6:30:2組卷:13引用:4難度:0.5
  • 3.錢穆在論述漢制得失時針對某一制度說:“其權在地方長官,不在地方民眾。長官賢良的固須采訪民間輿情,選拔真才。但長官營私舞弊的,卻可不顧地方民意,推選私人。”該制度是( ?。?/h2>

    發(fā)布:2025/1/2 7:0:2組卷:8引用:3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