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
石灰吟①
[明]于謙
千錘萬鑿②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③。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④在人間⑤.【注釋】①石灰吟:贊頌石灰。②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③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④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⑤人間:人世間。
(1)這是一首CC。
A.送別詩 B.山水詩 C.詠物詩
(2)試著用“/”畫出這首詩的朗讀節(jié)奏。
(3)讀了這首詩的前兩句我體會到了石灰無懼無畏無懼無畏的精神;讀了后兩句中的“渾不怕”,我想到了描寫英雄人物的四字詞語臨危不懼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視死如歸,這兩句詩還讓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br />(4)理解古詩,下面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A
A.這首詩是明代政治家于謙的一首思鄉(xiāng)詩。
B.詩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C.后兩句表達出詩人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D.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5)聯(lián)系本課中學習的三首古詩,你覺得這首古詩和哪首古詩的寫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點是什么?
與《墨梅》的寫作方法相同,都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與《墨梅》的寫作方法相同,都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答案】C;無懼無畏;臨危不懼;視死如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與《墨梅》的寫作方法相同,都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1/11 20:30:1組卷:88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回答問題。
竹 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1)將詩歌補充完整,寫出題目的意思。
(2)寫出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思。
(3)這首詩的作者是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兩句詩中“咬”和“立”用了
(5)這首詩借物喻人,表面在寫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77引用:1難度:0.5 -
2.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注釋】①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汉苄。@里指官職卑微。③一枝一葉:用竹子枝葉來比喻百姓們的各種小事。
(1)下列詞語解釋有錯誤的是
A.署:衙門。
B.蕭蕭: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們。
D.關情:牽動情懷。
(2)給詩句中的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
疑是民間疾苦聲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難和痛苦。②憎惡,厭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些小吾曹州縣吏
①細?。晃⑿?。②稍許;略微。③少許。
(3)“一枝一葉總關情”,詩人關情的是什么呢?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3.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2)解釋重點字詞。
咬:
堅勁:
任:
(3)這首詩寫的是生長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巖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兩句詩中的“咬”“立”這兩個動詞,運用得很好。請你談談好在哪里?
(5)結合課文說說這首詩的寫法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形象?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48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