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水滸傳》的片段,回答問題。
①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來,便把氈笠兒掀在脊梁上,將哨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來;回頭看這曰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此時正是十月間天氣,曰短夜長,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說道:“那得甚大蟲!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②武松走了一直,酒力發(fā)作,焦熱起來,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開,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邊,放翻身體,卻待要睡,只見發(fā)起一陣狂風。那一陣風過了,只聽得亂樹背后撲地一聲響,跳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蟲來。武松見了,叫聲“阿呀”,從青石上翻將下來便拿那條哨棒在手里,閃在青石邊。那大蟲又餓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武松被那一驚,酒都作冷汗出了。
③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只一閃,閃在大蟲背后。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脖一掀,掀將起來。武松只一閃,閃在一邊。 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振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武松卻又閃在一邊。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捉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
④武松見那大蟲復翻身回來,雙手掄起哨棒,盡平生氣力,只一棒,從半空劈將下來。只聽得一聲響,簌簌地,將那樹連枝帶葉劈臉打?qū)⑾聛?。定睛看時,一棒劈不著大蟲,原來打急了,正打在枯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蟲咆哮,性發(fā)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武松又只一跳,卻退了十步遠。那大蟲恰好把兩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那只大蟲急要掙扎,被武松盡力氣捺定,那里肯放半點兒松寬。
⑤武松把只腳望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那大蟲咆哮起來,把身底下扒起兩堆黃泥做了一個坑。武松把大蟲嘴直按下黃泥坑里去。那大蟲吃武松奈何得沒了些氣力。武松把左手緊緊地揪住頂花皮,偷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拳頭,盡平生之力只顧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蟲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鮮血來,更動彈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氣喘。
⑥武松放了手來,松樹邊尋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蟲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見氣都沒了,方才丟了棒,尋思道:“我就地拖得這死大蟲下岡子去?”就血泊里雙手來提時,那里提得動。原來使盡了氣力,手腳都蘇軟了。
(節(jié)選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1)武松的綽號是行者行者。他后來在二龍山落草,山寨的大頭領是魯智深魯智深。
(2)“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是如何把武松打虎的過程寫得波瀾起伏的?
(3)賞析第③段中畫線的句子。
(4)武松打死老虎之后,為什么拖不動老虎?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考點】《水滸傳》.
【答案】行者;魯智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10 11:30:2組卷:127引用:4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水滸傳》選段,完成下列各題。
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A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后按了,便蹲下去。A一踅,踅將過來,那只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著正中,望后便倒。A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缽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臉上便打。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zhuǎn)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zhuǎn)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作“玉環(huán)步,鴛鴦腳”。
(1)人物A是指
(2)概括選段故事情節(jié)。發(fā)布:2024/12/27 3:0:1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2.名著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見墻外一個官人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墻缺邊立著一個官人。怎生打扮?但見:頭散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后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huán)。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zhàn)袍,腰系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對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zhí)一把折疊紙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
選文劃線處描寫的是哪個人物?請說出該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并結(jié)合一個情節(jié)簡單說明。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13引用:3難度:0.6 -
3.下列分析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7引用:2難度:0.6
相關(guān)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