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寶玉急的跺腳,正沒抓尋處,只見賈政的小廝走來,逼著他出去了。賈政一見,眼都紅紫了,也不暇問他在外流蕩優(yōu)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yè),淫辱母婢等語,只喝令“堵起嘴來,著實打死!”小廝們不敢違拗,只得將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板打了十來下。賈政猶嫌打輕了,一腳踢開掌板的,自己奪過來,咬著牙狠命蓋了三四十下。眾門客見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奪勸。賈政那里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干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
(摘選《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文本二:
話說襲人見賈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來寶玉身邊坐下,含淚問他:“怎么下這般狠手,你但凡聽我一句話,也不到這個份兒。”兩人正說著,只聽丫鬟們說:“寶姑娘來了。”只見寶釵手里托著一丸藥走進來,向襲人說道:“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闭f畢,遞與襲人,又問道:“這會子可好些?”寶玉一面道謝說:“好些了?!庇肿屪氣O見他睜開眼說話,不像先時,心中也寬慰了好些,便點頭嘆道:“a”剛說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說的話急了,不覺的就紅了臉,低下頭來。寶釵問襲人道:“怎么好好的動了氣,就打起來了?”襲人便說了事情原委,因又拉上薛蟠,寶釵笑道:“你們也不必怨這個,怨那個。據我想,到底寶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來往,老爺才生氣。就是我哥哥說話不防頭〔注:不防頭不留神,不經意。〕,一時說出寶兄弟來,也不是有心調唆:一則也是本來的實話,二則他原不理論〔注:不理論不注意,不在意?!尺@些防嫌小事。襲姑娘從小兒只見寶兄弟這么樣細心的人,你何嘗見過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說什么的人?!币u人聽寶釵如此說,更覺羞愧無言。寶玉又聽寶釵這番話,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覺比先暢快了。方欲說話時,只見寶釵起身說道:“明兒再來看你,你好生養(yǎng)著罷。方才我拿了藥來交給襲人,晚上敷上管保就好了?!闭f著便走出門去。又回頭對襲人說道:“你只勸他好生靜養(yǎng),別胡思亂想的就好了。不必驚動老太太、太太眾人,倘或吹到老爺耳朵里,雖然彼時不怎么樣,將來對景,終是要吃虧的。”說著,一回身去了。
這里寶玉昏昏默默,忽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有人悲泣之聲。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寶玉猶恐是夢,忙又將身子欠起來,向臉上細細一認,只見兩個眼睛腫的桃兒一般,滿面淚光,不是黛玉,卻是那個?寶玉還欲看時,怎奈下半截疼痛難忍,支持不住,便“噯喲”一聲,仍就倒下,嘆了一聲,說道:“你又做什么跑來!雖說太陽落下去,那地上的馀熱未散,走兩趟又要受了暑。我雖然挨了打,并不覺疼痛。我這個樣兒,只裝出來哄他們,好在外頭布散與老爺聽,其實是假的。你不可認真?!贝藭r林黛玉雖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這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更覺得利害。聽了寶玉這番話,心中雖然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說道:“b”寶玉聽說,便長嘆一聲,道:“你放心,別說這樣話。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話未了,只見院外人說:“二奶奶來了。”林黛玉便知是鳳姐來了,連忙立起身說道:“我從后院子去罷,回來再來。”寶玉一把拉住道:“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來?!绷主煊窦钡亩迥_,悄悄的說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該他取笑開心呢?!睂氂衤犝f趕忙的放手。黛玉三步兩步轉過床后,出后院而去。
(摘選《紅樓夢》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里錯以錯勸哥哥”)(1)下列各項是對《紅樓夢》三十三回有關內容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A
A.小說中王夫人趕來后看到兒子遭痛打,心疼不已,顫巍巍地聲氣說到:“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干凈了。”賈政看到此景,最后也“向椅上坐了“、”淚如雨下”。這一場沖突終因王夫人對兒子的袒護歸于平息。
B.寶玉挨打是一個疾風暴雨的大場面,要寫得急,才有氣氛。窩藏優(yōu)伶事件、淫辱母婢事件,賈政不審不察,火氣上來就揍,沒有了程序。但整個過程又寫得很有層次,很有區(qū)分,畫面真實立體。
C.因母婢投井,寶玉感傷,遇見其父拷問,失了往日伶俐;賈環(huán)又旁側作梗,誤導賈政認為丫環(huán)投井自殺原因就是寶玉強奸未遂。這是寶玉挨打的表層原因。
D.賈政痛打寶玉的本質原因是對寶玉生活態(tài)度的不滿以及對家族未來的擔憂。
(2)文本一劃線句中的“優(yōu)伶”是指 蔣玉菡蔣玉菡。(人名)“母婢”是指 金釧兒金釧兒。(人名)
(3)文本二,寶玉挨打后,薛寶釵、林黛玉先后來探望寶玉,根據人物性格特點,完成下面兩道題目。
①下面兩句分別是薛寶釵、林黛玉的話,請選擇正確序號填入文本二劃橫線的a、b處。(只填選項)
A.“你從此可都改了吧!”
B.“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
a.薛寶釵:BB
b.林黛玉:AA
②請回答選擇這樣填寫的理由。
理由:a.“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這是薛寶釵的話語。薛寶釵要的是“停機德”,會勸寶玉走仕途考取功名,她要以封建淑女為標準,話說急了,透露出對寶玉的愛,于是臉紅,這些微帶責備、有點心疼,又不逾矩的話語,符合薛寶釵的性格。b.“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這是林黛玉的話語。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個人無法改變強大的封建勢力,這些包含著沉痛、體貼、哀怨,同時也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縮的話,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a.“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這是薛寶釵的話語。薛寶釵要的是“停機德”,會勸寶玉走仕途考取功名,她要以封建淑女為標準,話說急了,透露出對寶玉的愛,于是臉紅,這些微帶責備、有點心疼,又不逾矩的話語,符合薛寶釵的性格。b.“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這是林黛玉的話語。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個人無法改變強大的封建勢力,這些包含著沉痛、體貼、哀怨,同時也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縮的話,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
(4)清代涂瀅在《(紅樓夢)論贊》中有“襲人,寶釵之影子也”之說。襲人的容貌雖不似寶釵,但在才干、性情、觀念、心計等方面,她的確類似于寶釵,請結合文段或原著,任選兩個角度,分析兩人的相似點。
(5)《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后,寶釵前來探望,臨走時對襲人說:“你只勸他好生靜養(yǎng),別胡思亂想的就好了。不必驚動老太太、太太眾人。倘或吹到老爺耳朵里,雖然彼時不怎么樣,將來對景,終是要吃虧的?!?br />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你認為這一句加好,還是不加好?請結合上文或原著其他相關情節(jié)談談你的理由。
【答案】A;蔣玉菡;金釧兒;B;A;a.“早聽人一句話,也不至今日。別說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們看著,心里也疼”,這是薛寶釵的話語。薛寶釵要的是“停機德”,會勸寶玉走仕途考取功名,她要以封建淑女為標準,話說急了,透露出對寶玉的愛,于是臉紅,這些微帶責備、有點心疼,又不逾矩的話語,符合薛寶釵的性格。b.“你從此可都改了吧”,這是林黛玉的話語。林黛玉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但個人無法改變強大的封建勢力,這些包含著沉痛、體貼、哀怨,同時也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委屈和畏縮的話,符合林黛玉的身份和性格。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6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現代文閱讀。
談歷史
劉墉 中國的文字,真是高妙極了,譬如歷史的“史”字,下方是手的象形,中間一豎為筆,而上方像口的部分,則是所書寫的東西,三者加起來,成為“記事者”,也就是“史官”,或今天所說的史學家。此外,我們也可以說:史這個字是由“手”和“中”兩部分結合而成的,“中”又有兩種解釋,一為專指“官府簿書者”,一為“執(zhí)中不偏”。結合以上許多點,我們?yōu)椤笆贰毕聜€定義,就是“記事言事,能執(zhí)中不偏、秉筆直書,存正、存真者,為史”。
史既然是記錄實事,自然種類繁多。依寫法的不同,有通史、斷代史、編年史等;依內容分,有文學史、美術史、音樂史;乃至專談史學發(fā)展的“史學史”和研究沒有成文史之前的“史前史”;甚至風流韻事寫成書,也能稱為風流史、韻史或艷史??傊?,只要有人、有事、有筆、能文,就能寫史。即使是平凡的日記,只要寫得實在,都能稱為一個人的“史”。
西諺說:“學歷史使人聰明”,也就是中國人所講的“觀古知今,鑒往知來”,一個人能知古、知今、知來,誰能說他不聰明呢?因為這是人類的世界,無論今古,人性是相似的,從基本上的嫉妒、貪婪、疑惑,到較深一層的忍耐、矛盾、妥協(xié);從周幽王到尼祿、從凱撒到拿破侖、從日本的“大名”到中國的“軍閥”,盡管時空差了一大截,人性的變化卻是相似的。所以,一個對歷史研究深入的人,往往也是最了解人性的人。
“學歷史也使人豁達”,縱觀千古的興廢盛衰、榮枯消長之后,發(fā)現這茫茫人海、漫漫時空,千變萬變,卻脫不出歷史的定則。成者為王,敗者為冠;邦國定、疆臣遂,怎能不令人看破世事,豁然達觀呢?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泵虾迫坏倪@兩句詩,應該是對歷史最恰當的解說了,因為他沒有李白的“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的消極,也沒有杜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的感傷,更不像李商隱發(fā)出“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的惋嘆。
歷史沒有錯誤,更無遺憾,因為歷史就是歷史,已經發(fā)生了,已經定案了,已經綿綿延延地影響下去了,也已經發(fā)展到今天。這么說,學歷史對我們還有什么好處呢?那當是:
利用前人的經驗,以掌握今天,創(chuàng)造明天。
(選自《螢窗小語》,有刪改)
(1)作者開頭從文字學的角度介紹“史”字,與后文有什么聯(lián)系?
(2)第3段表述“學歷史使人聰明”這個看法時,文段中有一個詞表明了本段的思路,請找出這個詞。
(3)文章第5段引用四位古人詩句有什么作用?
(4)從全文來看,作者認為學歷史有哪些好處?請用簡明的語言分條概括。
(5)你認為學歷史還有哪些好處呢?請模仿文章的第二段或第三段寫一段文字。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人是否有權想信什么就信什么? ①人有權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東西嗎?常有人稱這種“權利”是固執(zhí)無知者的最后避難所,當這些頑固分子被如山的證據和洶涌的意見包圍時,他們會說:“我就是相信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別人怎么說我不管,我有這樣相信的權利!”問題是,他們真有這個權利嗎?
②我們承認,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權利。我有權知道自己的雇傭合同條款,醫(yī)生對我的病情診斷,我在學校里得的分數,是誰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識。就像分析哲學家摩爾在20世紀40年代指出的那樣,你不能說“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這么說是荒謬的。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蘊含真相。信仰可以是錯誤的,可以缺乏證據或邏輯思考的支持。它們還可以是道德敗壞的,比如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恐懼同性戀的信仰,比如相信養(yǎng)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是“消滅意志”、嚴厲體罰,比如相信老人應該一律安樂死,又比如相信“種族清洗”是一種政治解決方案等等。
④上面這些判斷假定了信仰是一種有意為之的行為。但其實,信仰往往不太像有意而堅定的行動,更接近一種態(tài)度或者精神狀態(tài)。有的信仰(比如個人的價值觀)并非出自人的慎重選擇,它們是從父母那里“繼承”的,從同儕那里“獲取”的,它們要么在不知不覺之間被我們吸收,要么由體制和權威反復灌輸,要么通過道聽途說為我們接受。我認為,“獲取并抱持信仰”未必是錯,錯的是“明知道信仰不對還要加以維護,不肯懷疑它們、拋棄它們”,因為這些都是有意的、不道德的行為。
⑤“你算老幾,能告訴我該信什么?”狂熱的信徒這樣反駁。然而連這個反駁也是錯的,它假定了信仰的成立應該依賴某個人的權威,而忽略了“現實”這個角色。我們的信仰旨在反映現實世界,正是在這一點上,信仰可能陷入混亂。有些信仰是不負責任的,更具體地說,有些信仰是以不負責任的方式獲得和保留的。比如一個人可能無視證據,接受流言、謠傳、或是來源可疑的證詞,他可能忽視某個信仰和他的其他信仰互不相容,可能接受一廂情愿的想法,或者表現出對于陰謀論的偏好。
⑥19世紀數學哲學家威廉?克利福德曾宣稱:“無論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只要沒有充足證據就相信某事,就是錯的?!蔽业共皇且謴湍欠N強硬的證據主義??死5逻@么說,是要阻止不負責任的“過度信仰”,也就是忽視證據,而用一廂情愿的想法、盲目的信念或情懷來刺激或是維護信仰。
⑦詹姆士在探討各種宗教經驗時提醒我們,“信仰的權利”可以營造出一片宗教寬容的氛圍。那些立足于教義的宗教曾對不信教的人施行壓迫、折磨,并發(fā)動了無數戰(zhàn)爭,要終止這類暴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雙方承認彼此“信仰的權利”。然而即使在這個背景下,我們依然不能寬容那些本身極不寬容的信仰。任何權利都有限度,而且和責任伴隨。
⑧不幸的是,今天的許多人濫用了信仰的權利,對責任卻嗤之以鼻。他們往往用一句“我有信仰的權利”來為自己的頑固不化和錯誤知識辯解,這并不符合詹姆士對信仰的權利提出的要求。有人相信人類登月或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是政府虛構的事件,相信巴拉克?奧巴馬是穆斯林,相信地球是平的,或相信氣候變化是一場騙局。這些人所宣稱的信仰權利是一種消極權利,其目的是排除對話,避免質疑,并禁止別人干涉自己的信仰和忠誠。這些人的心靈已經關閉,不再向外界學習。他們或許是“真正的信徒”,但他們不是真理的信徒。
⑨和自由意志一樣,信仰是人類自主權的基本成分,也是個人自由的最終根據。但是克利福德也指出:“在任何情況下,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一件只涉及他自己的私事?!毙叛鏊茉鞈B(tài)度和動機,引導選擇和行為。人的信仰和知識都是在一個認識共同體內形成的,并且反過來影響著這個共同體。信仰有信仰的倫理,無論是信仰的獲得、維護還是放棄,都有規(guī)矩可循。這套倫理既產生了我們信仰的權利,又對它提出了限制。如果有的信仰是假的、道德敗壞的、或不負責任的,那它們就也是危險的。我們沒有信仰它們的權利。
(有刪節(jié))
(1)下列對第④段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上文分析的假定前提作辯證思考,使論證更嚴謹。
B.采用對比論證,突出明知不對還維護的信仰是錯的。
C.采取以退為進方式,退一步進行論證進而明晰觀點。
D.舉例論證,補充論述有的信仰非出自人的慎重選擇。
(2)下列各項與文意相符的一項是
A.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都是有意而堅定的信仰行為。
B.有的信仰具有繼承性,因此個人不必為此擔負責任。
C.宗教寬容強調信仰的權利,是解決暴行的有效方式。
D.信仰與知識有區(qū)別,但二者形成于一個認識共同體。
(3)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12難度:0.6 -
3.閱讀下列文章(有較大刪節(jié)),完成各題。
①在想象的奇異性的領域中,“無理而妙”的出奇聯(lián)想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聯(lián)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聯(lián)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動。沒有聯(lián)想,就沒有詩。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想象是十分豐富的,表現形態(tài)也多種多樣。屬于反常合道范疇的,就是這種無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詩論中,雖然找不到諸如“無理而妙”的字眼,但卻有類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亞就曾說過:“最真的詩就是最假的詩。”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澤也認為“邏輯不配裁判文藝?!痹谥袊娬撌飞?,最早提出“無理而妙”的觀點的,是清初的賀裳,他說:“詩又有以無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語?!鄙倘藡D因賈客無情而江潮有信,于是發(fā)出早知如此,悔不當初嫁與弄潮兒而免得空房獨守的慨嘆。詩通過反常的無理的聯(lián)想,巧妙而生動地抒發(fā)了商人婦的內心感情。賀裳提出的“無理而妙”的觀點,是對中國詩美學藝術的可貴貢獻。
③無理而妙的美學目標仍在于動人地抒情,而且是抒發(fā)那種情深一往的癡情,正所謂“意似無理,翻見情癡”,在表面的無理中把實際上可以理喻的豐富雋永的意義內容,蘊含于表面上看來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語言形式之中,使欣賞者感到詩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擬生活的常態(tài),而有無理之理,奇趣無窮。在我國古典詩歌中,這種無理而妙的詩例俯拾皆是:“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露胔(尸骨)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忠未肯降。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詩人們違反常情、常理,對客觀的事物,予以主觀的想象改造,運用主觀的假定與推理,變無情為有情,看似無理,卻生妙意,使讀者獲得耳目一新的強烈美感。想象是詩人的通行證,“無理而妙”是詩人的特權。這樣,我們才可以讀到古今中外許多美妙的詩篇。
④“無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為其審美目的,創(chuàng)造了令人遐想的藝術世界。但是,它卻不是純主觀性的。詩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則,詩的風帆就會在無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導航的指南針,而感情則是想象的發(fā)動機。
(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這一詞語。
①這里的“反?!庇枚蝺鹊牧硪辉~語說就是
②說它“合道”,這里的“道”是指
(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亞的句言。
①其作用在于
②這句話的意思是
(3)作者在第③段末說:“‘無理而妙’是詩人的特權”。這一說法的意思是
(4)選文末句說:“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為想象導航的指南針,而感情則是想象的發(fā)動機?!比绻挥帽扔鳎苯亓水數仃愂銎湟馑紤斣鯓诱f?(字數不得超過15個字)
①想象
②想象
③想象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