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當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藍的林子與林子之間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綠的草原,
綠的草原,草原上流著
——新鮮的乳液似的煙……
啊,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
田野是多么新鮮
看,
微黃的燈光,
正在電桿上戰(zhàn)栗它的最后的時間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馬賽的路上(1)圈出下列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乳液(lǔ rǔ)rǔrǔ
戰(zhàn)栗(lì sù)lìlì
(2)林子是紫藍色的,山坡是青灰色的,這是因為天還沒有亮黑夜中的樹林和山坡看起來顏色深了很多天還沒有亮黑夜中的樹林和山坡看起來顏色深了很多。“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中“白衣”指的是天亮了天亮了,作者通過詩歌表達了對黎明和希望對黎明和希望的贊美之情。
(3)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B
A.詩歌中的林子、山坡和草原上的煙都是靜止不動的景物。
B.“綠的草原,草原上流著-新鮮的乳液似的煙……”這句話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詩人在這里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
C.“啊,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田野是多么新鮮!”這句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田野景色的喜愛之情。
D.“微黃的燈光,正在電桿上戰(zhàn)栗它的最后的時間”說明詩歌描寫的是黃昏時的景象。
(4)如何理解詩中的兩個“看”字?
第一個“看”字,是引起讀者的注意;而第二個”看“字,則是一種感嘆,分量很重,似乎有斬釘截鐵之力。兩個“看”字,雖同是一一個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則有不同的作用和力量。第一個“看”字,是引起讀者的注意;而第二個”看“字,則是一種感嘆,分量很重,似乎有斬釘截鐵之力。兩個“看”字,雖同是一一個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則有不同的作用和力量。
【答案】rǔ;lì;天還沒有亮黑夜中的樹林和山坡看起來顏色深了很多;天亮了;對黎明和希望;B;第一個“看”字,是引起讀者的注意;而第二個”看“字,則是一種感嘆,分量很重,似乎有斬釘截鐵之力。兩個“看”字,雖同是一一個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則有不同的作用和力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1/12 0:0:1組卷:43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注釋】①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些小:很小,這里指官職卑微。③一枝一葉:用竹子枝葉來比喻百姓們的各種小事。
(1)下列詞語解釋有錯誤的是
A.署:衙門。
B.蕭蕭: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們。
D.關情:牽動情懷。
(2)給詩句中的加點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
疑是民間疾苦聲
①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難和痛苦。②憎惡,厭恨。③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些小吾曹州縣吏
①細?。晃⑿?。②稍許;略微。③少許。
(3)“一枝一葉總關情”,詩人關情的是什么呢?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40引用:1難度:0.6 -
2.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2)解釋重點字詞。
咬:
堅勁:
任:
(3)這首詩寫的是生長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巖中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這兩句詩中的“咬”“立”這兩個動詞,運用得很好。請你談談好在哪里?
(5)結(jié)合課文說說這首詩的寫法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形象?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48引用:1難度:0.6 -
3.誦讀古詩,理解詩意,回答問題。
竹 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1)將詩歌補充完整,寫出題目的意思。
(2)寫出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思。
(3)這首詩的作者是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边@兩句詩中“咬”和“立”用了
(5)這首詩借物喻人,表面在寫發(fā)布:2025/1/13 11:0:2組卷:7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