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國家治理關乎王朝興衰,思想統(tǒng)一是內容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設五經博士,儒學上升到經學。至此,百家學說雖未完全消 失,但儒學獨尊地位確立。此后,儒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公元前124年,建立太學,把儒家學說作為基本課程。在管理中他仍然依靠法家學派關于政府原則的學說,通過把儒家思想作為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漢武帝確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國的長期存在。
--摘編自《中外史綱要》《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儒家倡導的忠義孝悌等倫理,成為民眾日常行為的規(guī)范。漢朝境內的百姓,雖方言有異,卻使用著統(tǒng)一的不因語言差異而改變的文字。經歷兩漢四個多世紀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的觀念深入人心,“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在先秦以來華夏融合的基礎上,漢朝境內的人們逐漸被稱為“漢人”。
--摘編自《漢書》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在國家治理方面的措施,并據此分析說明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能夠長期存在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朝國家治理對中國歷史的意義。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23難度:0.4
相似題
  • 1.“五德終始說”是鄒衍解釋歷史變遷、王朝更迭的依據,在秦和漢初并未被朝廷所采用。漢武帝接受儒生的建議承認秦為水德,并主張漢朝改從土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這一轉變(  )

    發(fā)布:2024/12/15 1:0:2組卷:12引用:7難度:0.6
  • 2.西漢時,從高祖到景帝,地方長吏主要以軍功、事功、中央官外調、酷吏充任;武帝時期開始任用儒生,但以積功而擔任地方長吏的仍占多數,酷吏也極為活躍;元帝時期,經學之士已在地方長吏中占據絕對優(yōu)勢。這反映了漢代( ?。?/h2>

    發(fā)布:2024/12/18 8:30:1組卷:24難度:0.6
  • 3.西漢晚期的一部小學教科書《急救篇》中說做官為吏必讀典籍的次序是:《詩經》《孝經》《論語》《春秋》《尚書》《律令文》。這反映了當時做官之道是( ?。?/h2>

    發(fā)布:2024/12/12 15:0:2組卷:44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