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八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1382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已完結(jié)
開學(xué)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111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 2851.閱讀《從短到長》,完成問題。
    從短到長      俗話說,取長補(bǔ)短。而我曾看到這樣一段對話:一個斯巴達(dá)人對他的母親抱怨說:“我的劍太短了?!蹦赣H回答:“孩子,你前進(jìn)一步,劍不就長了嗎?”這也是由短變長,不是“取長補(bǔ)短”補(bǔ)成的,而是“前進(jìn)一步”促成的。從這則材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短不是恒定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短可以轉(zhuǎn)化為長。
          短,激志氣。被漢武帝施以宮刑的司馬遷陷入了人生最大的悲痛之中,可謂人生“短”之極致??梢舱沁@個“短”,激發(fā)了司馬遷寫照耀塵寰的《史記》的志氣。他在《報任安書》中寫道:“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边@些古人都曾陷入人生的困境之中,但不消沉不氣餒,最終成就了生命的輝煌。他們都是在生命之“短”中,向前跨了一大步,也就是“發(fā)憤”之后才有“為作”也。司馬遷正是從這些人身上找到了激發(fā)自己志氣的憑借,忍辱負(fù)重,成就了史家大業(yè)。
          短,激才情。史鐵生在二十歲的時候失去了雙腿,我們可以設(shè)想,假如史鐵生沒有成為殘疾人,他可以擁有遠(yuǎn)足的快樂、奔跑的快感。他和短跑名將劉易斯的對話中就表達(dá)了這樣的愿望:用自己的作品換劉易斯的雙腿。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這樣的事實,正是史鐵生命運(yùn)中的“短”,才讓他的思想沉入了生命的最深處,讓富有魔力的文字和他的靈魂契合,才使他煥發(fā)出迷人的才情,成為當(dāng)代著名的作家。。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謂“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都不是沒有道理的。當(dāng)然,誰也不想用國家的動亂來換得詩歌的輝煌,誰也不想用出身的卑微清苦來成就后半生的富貴榮華,而殘酷的現(xiàn)實也是一種真理,正是這些“命運(yùn)的短”才激發(fā)了這些人的才情,成就了生命中暗影里的陽光。
          總之,短是到長的一條途徑,雖然不是唯一的途徑,卻也是很常見的一條途徑。這條路上應(yīng)該有一位好母親的指引,正如那個斯巴達(dá)人的母親告訴他向前跨一步,史鐵生的母親用自己的愛為兒子指引一條適合兒子的人生之路一樣。
    (1)全文層次清楚,作者是從哪兩個角度來闡述“從短到長”的?
    (2)作者在本文中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用文章原句回答)
    (3)文章第一段引用斯巴達(dá)人和他母親的對話,有什么作用?
    (4)本文事例豐富,請在第三段空格處補(bǔ)充一個事例。
    (提示:仿照史鐵生的事例,并要有簡要的思考和分析)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0難度:0.9
  • 285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8引用:0難度:0.9
  • 2853.下列各項中的改句與原句相比,意思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2854.現(xiàn)代文閱讀。
    【甲】大自然的語言(節(jié)選)
    竺可楨
          ①物候現(xiàn)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xiàn)象南北差異的日數(shù)因季節(jié)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jié)束,夏天就到了。
           ③經(jīng)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qū)的春天的來臨比內(nèi)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jì)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jié),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但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④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xiàn)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fēng)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xiàn)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fā)現(xiàn)山腳( ?。┒窖矗ā 。T谌A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 ?。┖艹晒?,在( ?。┓床贿m宜,就是這個道理。
    【乙】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1)根據(jù)文意,將以下四個詞語正確地填入【甲】文括號中。(填字母)
    A.山腳
    B.有霜
    C.無霜
    D.山腰
    (2)【甲】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3)【甲】文畫橫線的句子運(yùn)用的說明方法有哪些?選擇一種,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甲】文第③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的加點詞“凡是”有何表達(dá)效果?
    (5)【甲】文②③④段能否交換順序?為什么?
    (6)【乙】詩說明了【甲】文中的哪種物候現(xiàn)象?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2難度:0.5
  • 2855.閱讀課文《小石潭記》,回答問題。
    課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記,作者觀魚的快樂和游覽結(jié)束時的憂傷似乎矛盾。你怎樣看待這種矛盾?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引用:0難度:0.9
  • 285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2)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3)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4)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5)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0引用:2難度:0.3
  • 2857.閱讀下面的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晉大夫祁奚老,晉君問曰:“孰可使嗣?”祁奚對曰:“解狐可?!本唬骸胺亲又鹦埃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仇也?!睍x遂舉解狐。后又問:“孰可以為國尉?”祁奚對曰:“午可也?!本唬骸胺亲又右俊睂υ唬骸熬龁柨?,非問子也。”
    (注釋)①祁奚:晉國的大夫,曾任中軍尉。②晉君:指晉悼公。③解狐:晉國大夫。④國尉:春秋時,各國均在將軍之下設(shè)國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辱于奴隸人之手(
     

    ②一食盡粟一石(
     

    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之不以其道(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晉君問曰:“孰可使嗣?”
    (3)(甲)段中,伯樂、食馬者、千里馬分別代表了哪些人?
    (4)在對待人才方面,食馬者和祁奚各有什么不同的做法?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2858.閱讀《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回答問題。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詩人在嘆息什么?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引用:0難度:0.9
  • 2859.請根據(jù)拼音,用楷書寫出田字格中的字。
    huì暗
     

    mò然
     

    飛jiàn
     

    束fù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3引用:3難度:0.9
  • 2860.文學(xué)常識填空。
    (1)杜甫,字
     
    ,曾因居少陵,自稱
     
    、
     
    ,他是我國偉大的
     
    主義詩人,世稱“
     
    ”。
    (2)杜甫的“三吏”指的是
     
    、
     
    、
     
    ,《三別》指的是
     
     
    、
     
    。
    (3)白居易,字
     
    ,號
     
    ,唐代偉大的
     
    主義詩人。
    (4)在文學(xué)上,白居易主張“
     
    ,
     
    ”,與
     
    并稱“劉白”。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7引用:1難度:0.9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