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四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一年級上 一年級下 二年級上 二年級下 三年級上 三年級下 四年級上 四年級下 五年級上 五年級下 六年級上 六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2213 更新:2025年01月10日
已完結
名著閱讀 快樂讀書吧 專項練習
瀏覽次數:2172 更新:2024年12月31日
  • 1021.《貓》這篇課文先具體描寫貓的古怪之狀,再總寫貓的性格古怪。
     
    (判斷對錯)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1022.日積月累。
    (1)詩是人類向未來寄發(fā)的信息,
     
    。
    ——艾青(2)詩和音樂一樣,
     

    ——朱光潛(3)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
    ——[英]華茲華斯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39引用:2難度:0.7
  • 1023.按要求寫詞語。
    (1)它的眼睛盯著我。(擴句)
     

    (2)貓會在稿紙上踩上幾個臟腳印。(改為比喻句)
     

    (3)屋子很黑。(改成夸張句)
     

    (4)山上開滿了映山紅,
     
    花朵和葉子
     
    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39引用:2難度:0.6
  • 1024.閱讀古詩,完成練習。
     
    我家洗硯池頭樹,
     
    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滿乾坤。
    (1)給古詩加上題目,并把詩句補充完整。
    (2)“我家洗硯池頭樹”一句用了關于
     
    的典故。
    A.王獻之
    B.王羲之
    C.王冕
    D.柳公權
    (3)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古詩后兩句的意思。
     

    (4)關于這首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冕。
    B.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詩人為自己所畫的墨梅而題寫的。
    C.從這首詩可以看出,詩人喜歡顏色淡雅的梅花,與他的人格操守沒有什么關系。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39引用:2難度:0.8
  • 1025.從青銅不顧家人的勸說堅持要在雪天出去賣鞋,到他堅持守在蘆花鞋旁不進屋烤火,可以感受到青銅的
     
    ;從青銅不因為蘆花鞋好賣而漲價,可以感受到他的
     
    ;從青銅把自己腳上的鞋子讓出來給沒買到的人,可以感受到他的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27難度:0.7
  • 1026.默寫《墨梅》,再填空。
    墨梅
     

     

     

     
    (1)“歲寒三友”指
     
     
    、
     
    。
    (2)詩的后兩句意思是
     
    。
    (3)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白描的手法表現(xiàn)梅花的
     
    。一個“
     
    ”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寫出梅花的樸素淡雅,傲立于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一新。后兩句借景抒情,一個“
     
    ”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而且也突現(xiàn)了詩人的
     
    。
    (4)《墨梅》這首詩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是
     
    。這兩句詩所蘊含的哲理是:
     
    。
    (5)《墨梅》通過對詩人自己所畫的梅花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
     
    、
     
    的高尚情操。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40難度:0.5
  • 1027.傍晚時分,詩人王昌齡在芙蓉樓送別朋友辛漸。
     
    (判斷對錯)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1028.《貓》的作者是老舍,課文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判斷對錯)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1029.《綠》這首詩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
     
    。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1030.理解課文內容,完成題目。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
    (1)在這則故事中,李太白聽完老媼的話后會有什么感想呢?請你展開想象,寫一寫。
     

    (2)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啟迪?
     

    (3)從《鐵杵成針》的故事中衍生出了一句俗語:
     
    。

    發(fā)布:2025/1/11 21:0:1組卷:36難度:0.6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