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期末復習 典型試卷 考前必刷
瀏覽次數(shù):3813 更新:2024年11月19日
已完結
期中復習 典型試卷 考前必刷
瀏覽次數(shù):3185 更新:2024年09月24日
  • 2551.下列屬于一個種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23:0:1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2552.以下描述中,最能代表物質(zhì)特性的是(  )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94引用:2難度:0.5
  • 2553.下列有關地球上水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94引用:3難度:0.5
  • 2554.下列四圖中能準確表達血液、血細胞、血小板三個概念之間關系的是(  )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2555.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初中生都已經(jīng)進入了青春期,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小明已經(jīng)進入青春期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2556.“模擬實驗”是一種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以下實驗不屬于該研究方法的是(  )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33引用:1難度:0.7
  • 2557.某興趣小組利用家中的調(diào)味品研究影響物質(zhì)溶解性的因素,實驗步驟設計如下:
    ①準備足量的白糖、食鹽,并將它們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試管編號 1號 2號 3號
    溫度 20℃ 20℃ 40℃
    溶質(zhì)種類 白糖粉末 食鹽粉末 白糖粉末
    水的體積 10mL 10mL 10mL
    (1)請在表中最后一行的第1個空格中填寫需要記錄的項目
     
    。
    (2)從這個表格看,他們準備研究的影響因素為:
     
    。
    (3)興趣小組用10mL的酒精代替水,其它操作與1號實驗相同來研究溶劑種類對物質(zhì)溶解性的影響,請判斷該實驗設計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103引用:4難度:0.5
  • 2558.海水淡化可采用分離技術.如圖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進入左側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離子不能通過淡化膜,從而得到淡水.對加壓后右側海水成分變化進行分析,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1303/91/5ac372a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發(fā)布:2024/12/6 22:30:1組卷:100引用:5難度:0.5
  • 2559.黃銅(由銅和鋅形成的合金)有較強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曉軍同學為了測定黃銅屑樣品組成,分四組取樣品與稀硫酸反應,其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樣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樣品質(zhì)量(g) 25.0 25.0 25.0 25.0
    取稀硫酸質(zhì)量(g) 40.0 80.0 120.0 160.0
    產(chǎn)生氣體質(zhì)量(g) 0.2 0.4 0.5 m
    試計算:
    (1)上表中m的數(shù)值是
     
    ;
    (2)通過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當黃銅樣品和稀硫酸的質(zhì)量比為
     
    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3)求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

    發(fā)布:2024/12/6 22:0:2組卷:1082引用:15難度:0.5
  • 2560.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物體A和B,在大小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6 22:0:2組卷:74引用:1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