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晉江二中、鵬峰中學、廣海中學、泉港五中四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2/21 11:0:3
一、單選題(第1至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
1.如圖為某同學構建的種群各數(shù)量特征關系的模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①②③④分別指的是死亡率、出生率、遷出率和遷入率 B.描述、解釋和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常常需要建立數(shù)學模型 C.春節(jié)前后,某市的人口數(shù)量變化主要取決于圖中的③和④ D.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某種昆蟲的雄蟲主要是通過改變⑤來降低種群密度 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2.“稻田畫”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稻田畫”的形成過程就是將綠色葉及紫色葉兩個品種的水稻種植于水田中,牽線描出圖樣或字體輪廓,隨著水稻生長,就會呈現(xiàn)出預先規(guī)劃的圖形或文字。下列對“稻田畫”的分析,正確的是( ?。?/h2>
A.“稻田畫”的群落中存在水平結構,不存在垂直結構 B.不同品種水稻間作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C.“稻田畫”給人帶來一種藝術上的美感,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綠葉水稻和紫葉水稻屬于不同的物種,二者會出現(xiàn)種間競爭 組卷:7引用:5難度:0.6 -
3.下列關于四幅圖的表述,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110/88/73a27b40.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若種群的年齡組成如圖甲所示,則該種群數(shù)量可能會上升 B.圖乙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減弱 C.圖丙中兩種草履蟲的數(shù)量此消彼長,他們之間為捕食關系 D.圖丁中植物群落結構的分層現(xiàn)象是由于動物的分層導致的 組卷:103引用:7難度:0.7 -
4.運用所學知識解讀下列詩句中所蘊含的生態(tài)學原理,下列解讀錯誤的是( ?。?/h2>
A.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群落的垂直結構 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群落的次生演替 C.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群落的季節(jié)性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物理信息對生物的作用 組卷:9引用:6難度:0.6 -
5.在如圖所示的食物網(wǎng)中,假如貓頭鷹的食物有
來自兔,15來自鼠,25來自蛇,那么貓頭鷹若增加10g體重,最多需要消耗植物( )25A.600g B.4600g C.650g D.5600g 組卷:12引用:6難度:0.7 -
6.下列有關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豆腐上長滿毛霉菌絲,毛霉產(chǎn)生的蛋白酶可以將豆腐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B.在果酒的制作過程中,應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進行多次反復沖洗,這樣才可以洗得徹底 C.釀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發(fā)酵底物,條件完全相同 D.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一般最適宜夏天制作的是果酒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7.下表Ⅰ、Ⅱ、Ⅲ是用來培養(yǎng)微生物的三種培養(yǎng)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長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長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長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粉狀硫10g K2HPO44g FeSO40.5g 蔗糖10g (NH4)2SO40.4g H2O100mL MgSO49.25g CaCl20.5g I + + + + + + + II + + + + + + + III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異養(yǎng)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養(yǎng)微生物、丙是異養(yǎng)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養(yǎng)微生物、丙是異養(yǎng)微生物 D.甲是異養(yǎng)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養(yǎng)微生物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8.如圖為纖維單胞菌(能產(chǎn)生纖維素酶)的獲取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4/259/b05ae95c.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①②③④培養(yǎng)基都應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 B.圖中所用培養(yǎng)基滅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 C.若需對微生物進行計數(shù),可以選擇④中的5劃線區(qū)域的菌落進行計數(shù) D.依據(jù)圖④中的劃線結果判斷,在操作過程中接種環(huán)共需灼燒6次 組卷:2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60分)
-
23.苯丙酮尿癥是單基因遺傳病,科學家將正常基因D導入該病患者的細胞,以治療該病。圖甲為A、B、C三種質(zhì)粒,圖乙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圖丙為重組載體的示意圖。Ap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c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編碼產(chǎn)生的酶可以分解物質(zhì)X-gal,從而使菌落顯現(xiàn)出藍色。若無該基因或該基因被破壞,則菌落呈白色。,EcoRI(0.6Kb)、PvuI(0.8Kb)為限制酶及其切割位點與復制原點之間的距離。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驟是
(2)獲取目的基因D時應選擇乙圖中的
(3)將目的基因D和甲圖中相應質(zhì)粒連接后,得到圖丙中三種方式。為選出正向連接的重組質(zhì)粒,使用
(4)利用自身不含lacZ基因且對抗生素敏感的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要在已轉化的含重組質(zhì)粒、已轉化的含空質(zhì)粒的受體細胞和未轉化成功的細胞中篩選出已轉化的含重組質(zhì)粒的受體細胞的方法是在含有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4.物質(zhì)W是一種含氮有機物,會污染土壤。W在培養(yǎng)基中達到一定量時培養(yǎng)基表現(xiàn)為不透明。某研究小組欲從土壤中篩選出能降解W的細菌(目標菌)。回答下列問題。
(1)要從土壤中分離目標菌,所用選擇培養(yǎng)基中的氮源應該是
(2)在從土壤中分離目標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基上甲、乙兩種細菌都能生長并形成菌落(如圖所示)。如果要得到目標菌,應該選擇
(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作為氮源,若要設計實驗進一步確定甲、乙菌能否利用空氣中的氮氣作為氮源,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和結論,即
(4)該小組將人工合成的一段DNA轉入大腸桿菌,使大腸桿菌產(chǎn)生能降解W的酶(酶E)。為了比較酶E與天然酶降解W能力的差異,該小組擬進行如下實驗,請完善相關內(nèi)容。
①在含有一定濃度W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A處滴加含有酶E的緩沖液,B處滴加含有相同濃度天然酶的緩沖液,C處滴加
②一段時間后,測量透明圈的直徑。若C處沒有出現(xiàn)透明圈,說明組卷:748引用:2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