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2018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知識.

  • 1.看拼音,寫漢字。
     
    迷wǎnɡ
     
    chù
     
    liáo
     
    繞 
    永hénɡ
     
     
    kuī
     
    jiān
     
    kēnɡ
     

    組卷:10引用:1難度:0.9
  • 2.比一比,再組詞。
     
     
     
     
     
     
     
     
     
     

    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

  • 7.課外閱讀。
    黃  河--中華民族的搖籃    ①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名川。她從巴顏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納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蕩蕩,奔騰東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qū),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長5464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像一條金色的巨龍,昂首橫臥在我國北部遼闊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黃河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是很優(yōu)越的。那時,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到處是青山綠野,植物種類繁多,為原始人類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殷代以后黃河中下游流域成為我國開發(fā)最早的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人口繁衍較快,政治、文化也比較先進。因此,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民族成長的搖籃。
          ③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出生在黃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動的區(qū)域也在黃河中游。后來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區(qū),人們認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稱其為“中華”。后來,“中華”又成了整個中國的代稱。
          ④黃河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創(chuàng)建基業(yè)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時代中期,黃帝族就已開始使用彩陶。從河南澠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發(fā)掘的古文化遺址中,可以見到大約5000年前,即新石器時代中期的人們使用的簡陋的木、石農(nóng)具,木結(jié)構(gòu)房屋,儲糧的窖穴,還有各式各樣的陶器,其中帶有人面、魚、鹿等圖案的彩陶相當精美,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的悠久和藝術(shù)才能的高超。這種文化被稱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國歷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陽、西安、洛陽和開封,都在黃河流域。以古都長安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當時世界文化的高峰,影響著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鄰國的文化。
          ⑥黃河,以豐富的乳汁,哺育了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黃河,不愧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國文化的發(fā)源地。
    (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
    ①屈指可數(shù):
     

    ②浩浩蕩蕩:
     

    (2)用“___”畫出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并仿寫。
    (3)用簡明的語言表述黃河流域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成長的搖籃的原因。
     

    (4)本文第④自然段舉“仰韶文化”的例子是為了說明什么?請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組卷:15引用:1難度:0.3

三、習作實踐.

  • 8.習作實踐。
    同學們,你們?yōu)g覽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請選擇一處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景物),介紹一下吧!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組卷:8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