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廣西玉林市陸川中學高三(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山林是一個隱秘的寶庫,為隱士們提供了衣食住等諸方面的所需,以維持他們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時候,這并不足夠。魯迅先生在《且介亭雜文?隱士》里曾說:“凡是有名的隱士,他總是已經(jīng)有了‘優(yōu)哉游哉,聊以卒歲’的幸福的?!北彼螘r隱居龍山的孔畋,據(jù)稱有田數(shù)百畝。還有一些隱士得到了官府的賞賜或官員贊助,也饒有資財。陳摶就屢次被皇帝接見,受到賞賜,他隱居的華山云臺觀也為官府修建。這些隱士,大抵可以過著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隱士并沒有這么幸運,特別是山林隱士,往往是清貧的,為了“討生活”,他們還是需要從事一兩種職業(yè),以謀生計。
          農(nóng)夫是隱士們最普遍的職業(yè)。躬耕,作為一種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勞動,被視為是符合隱士身份的工作。并且,隱士的躬耕,與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賦予了一種修身的意義。在春耕秋收中,隱士們體會著自然的韻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響應,進而讓身心達到與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傳》中所言:“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養(yǎng)?!睆氖鹿碾[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許由,春秋有老萊子,三國時的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陽,靜觀天下之變。
          漁樵也是隱士從事的一種重要職業(yè)。不過,與自給自足的躬耕相比,漁樵因為要出售其剩余產(chǎn)品,不得不與人世發(fā)生聯(lián)系。但一些決絕的漁樵者仍然堅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為業(yè),每次他將樵箬放在路邊,自己走開,人們便自取樵箬,按價放錢。朱百年仍可隱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漁樵者則選擇性地出現(xiàn),在人世留下雪泥鴻爪。屈原行吟澤畔時遇到的滄浪漁父,《莊子?漁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漁父便是這樣的世外高人。漁父、樵夫來自隱士的世界,卻對人世有著獨特的見解,只言片語,撥醒夢中人。漸漸地,漁樵問答亦成為世外人看世內事的一種象征。除此之外,隱士還依托山林資源,從事其他職業(yè),如安期生賣藥,姜歧蓄養(yǎng)蜜蜂,范元琰種菜,傅山行醫(yī)等,凡此種種,行于世間。
          盡管隱士也在謀生,卻無貪欲,所謀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謀生過程中,他們也絕不放棄隱士的自尊。因此,隱士一般是貧窮的,甚至是赤貧的。而這種赤貧成就了一種高尚,所謂“士不窮無以見義,不奇窮無以明操”。正因為隱士們安于貧窮,不困于功名利祿的樊籠,他們才絕少欲望,無需對繁華世界阿諛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頭,立于山林之間。
    (摘編自《住在云山深處:隱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山林雖然為隱士們供給了衣食住等諸方面的所需,但并沒有解決隱士們生活的所有問題。
    B.有名的隱士能過著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擁有良田數(shù)百畝,要么靠官府的賞賜。
    C.躬耕是農(nóng)夫這一職業(yè)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勞動,但隱士的躬耕卻被賦予一種修身的意義。
    D.來自隱士世界的漁父、樵夫對人世有著獨到的見解,他們能用只言片語點醒“夢中人”。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論述隱士也要“討生活”,但先從不討生活的隱士說起,并分析了不用討的原因。
    B.文章引用魯迅《且介亭雜文?隱士》里的話以證明在古代有的隱士物質生活相當優(yōu)渥。
    C.農(nóng)夫、漁樵是隱士所從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職業(yè),作者在論證時都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
    D.文章在論述隱士從事的職業(yè)除農(nóng)夫、漁樵外還列舉了其他職業(yè),意在表現(xiàn)隱士的生存狀態(tài)。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春耕秋收中,隱士們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進而讓身心達到與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隱士并不需要完全與外界隔絕,即便是不得已與外界接觸,也并不影響隱士的身份。
    C.雖然有的隱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謀生計,但隱士的自尊卻仍然被人們所認同,如朱百年。
    D.從一定意義上講,隱士的貧窮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為安于貧窮也就無需迎合他人。

    組卷:36引用:48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背后的子彈
    包利民
          沖出戰(zhàn)壕的時候,班長趙銳只覺得興奮,他大步向前,狂風,還有子彈的呼嘯。他都沒有一點兒的恐懼,這樣的場景他經(jīng)歷得太多了,竟是喜歡上了這種感覺。忽然,一絲莫名的涼意夾雜著不安涌上心頭,只覺背后異樣,猛回頭,卻見戰(zhàn)士錢萬里正跟在身后十來米處,黑洞洞的槍口晃動著,不時劃過他的后心,他不禁顫了一下。
          趙銳瞬間想起,許多次戰(zhàn)斗都是這樣,沖鋒的時候,錢萬里就跟在他后面不遠處。他的心更是緊提了起來,作為班長,他沒少收拾這個沉默的戰(zhàn)士,總是找茬讓他吃些苦頭。有時是錢萬里真的犯了錯,有時是無事找事,不為別的,他就是討厭錢萬里的冷淡與冷漠,這個兵蛋子,不會討好班長,也不會笑,讓人心里不舒服。趙銳回想起剛才錢萬里看著他的目光,比那槍口更讓人心生寒意。事實上這種眼神趙銳在錢萬里的眼中已看過多次,說不出的陰寒。這小子總跟著自己,不會瞅冷子照自己放上一黑槍吧!
          錢萬里的心里也的確是這么想的。每次沖鋒,他都緊緊尾隨趙銳,他甚至無視迎面而來的彈雨,眼中只有那個讓他痛恨的背影。他是有著痛恨的理由的,他才十八歲,偷偷跑出來參軍,就是為了躲避養(yǎng)父母的虐待。從小到大,他是在陰暗的際遇中成長起來的,心里已經(jīng)沒有了溫暖,雖然不至于去恨每一個人,可他也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只是本分地當一個兵,作戰(zhàn)也勇敢不退縮,可這卻引來了班長的不滿。有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那份飯,卻被班長痛斥,不但餓著肚子,還被關了一夜的禁閉。他沒想到逃出那樣的家庭,卻又迎來這么一個班長。他的恨便瘋長起來,每一次他的手都攥得發(fā)白,下定決心一定要報復。
          已經(jīng)越來越接近敵人的陣地,不少戰(zhàn)士都倒在了沖鋒的途中。那子彈也越發(fā)密集起來,可卻影響不了這兩個人的推進速度。隨著腳步的邁動,錢萬里的步槍槍口也在不停地抖動,而槍口的前方,就是趙銳。趙銳也因此一陣陣地脊梁發(fā)冷,奔跑的身姿也有些僵硬。前方,敵人已經(jīng)沖出陣地,戰(zhàn)斗的短兵相接異常激烈?;鞈?zhàn)之際,錢萬里覺得機會來了。他不停地開槍打倒對自己構成威脅的敵人,同時尋找時機向那個背影開上一槍,而這一槍,一定要斃命,還要做成是敵人射擊的假相。趙銳聽著身后的槍響,見敵人一個個倒下,暗自吁了一口氣,同時笑自己的多疑。于是恢復了狀態(tài),圍攏過來的敵人在他的槍口下一個個倒地。
          沖到敵人陣地前,兵員已經(jīng)大幅減少,敵人也呈包圍之勢靠攏過來,幾乎四面都有敵人。見這情形,錢萬里一陣激動,這就是最好的時機!他機警地四顧,敵人又倒下許多,前面的班長也撂倒了不少,在全排,他們兩個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是最突出的,錢萬里想也許正是因為這個,趙銳才會收拾他。見周圍的敵人有些退縮,暫時對自己構不成威脅,錢萬里的槍口暗暗對準了前面背影的心臟位置,他相信自己的槍法,手因用力而微微顫抖。全身也出了汗,風更猛,他忽然打了個冷戰(zhàn),感覺到冷。那一瞬間,他記起一個同樣寒冷的時刻。那時他躺在戰(zhàn)壕里,午夜,冬季,睡夢中被凍得醒過來,而更大的困意再度讓他迷糊,只覺得一個草墊子忽然蓋在身上。他微微張開眼睛,只看見一個模糊的背影。而此刻,那背影正在清晰。
          趙銳仿佛有預感般轉過身來,見錢萬里的槍正直直地瞄著自己,他下意識地舉槍。錢萬里的槍響了,而趙銳的槍也響了。有那么一刻,趙銳覺得無邊的寂靜,自己仍然站著,轉回身去,一個接近他的敵人正在倒地。錢萬里見到趙銳開槍,臉上竟露出了微笑,可身上卻沒有痛的感覺,一個敵人在他身后正慢慢傾倒。
    兩人對視了一發(fā)。趙銳罵道:“發(fā)什么呆,快跟上,小心我收拾你!”錢萬里提槍而上,全身的寒冷頓消。戰(zhàn)場上,兩個身影正所向披靡。
    (1)下列對這篇小說的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
     

    A.班長趙銳擔心錢萬里會放自己黑槍,是因為他平時老收拾這個戰(zhàn)士,不僅因為錢萬里有時做錯事,還因為他對錢萬里存在偏見。
    B.錢萬里帶著寒意的目光,趙銳“已看過多次”,從側面表現(xiàn)了錢萬里心中恨意在不斷累積。
    C.小說幾次寫到錢萬里槍口的“晃動”“抖動”“對準”等細節(jié),表現(xiàn)了錢萬里心理的微妙變化。
    D.小說以錢、趙二人同時人性復蘇、互相救助結尾,情節(jié)巧合離奇,給讀者留下無窮懸念。
    (2)小說中的錢萬里這個人物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章概括分析。
    (3)小說以“背后的子彈”為題目,有何用意?

    組卷:11引用:1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總量也在不斷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對天氣、土壤、水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燒,產(chǎn)生有毒物質,威脅著居民健康,這種現(xiàn)象正在向農(nóng)村地區(qū)漫延。
          垃圾分類作為垃圾處理的前端環(huán)節(jié),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認,分類收集不僅能大幅度減少垃圾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節(jié)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更能使資源得到重復利用,有人將垃圾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jù)保守估計,我國城市每年丟棄的可回收垃圾價值在300億元左右。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一直難以有效推進,相關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效果不明顯或完全沒有效果。

    (摘編自《垃圾變資源!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類》,2017年4月5日新華網(wǎng))材料二:
          筆者所在的小區(qū),居民樓前三個垃圾桶分別表示出應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廚垃圾。可是大多數(shù)居民還是把垃圾混雜在一起,一扔了之。問及原因時,有人說:“我辛辛苦苦分了類,環(huán)衛(wèi)車輛卻混在一起運走了,分類還有什么意義?”
          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垃圾分類處理是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分配套銜接,才能高效運行。分類投放是居民的責任,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是政府的責任。分類投放是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會影響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效果;而分類的目標和途徑不十分清晰,后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響前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給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的總體路線圖。但是,這一方案即使再科學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也難以由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我們應當認識到,生活垃圾雖然有資源屬性,但污染屬性更不可忽視。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資源放錯了地方”而已,實際上,那就是隨意丟棄污染物、危害環(huán)境的行為。垃圾分類是我們作為“污染者”的基本責任,責無旁貸。當然,各地政府同樣不能以“居民沒有分類”“缺乏資金”等理由拖延、觀望,應當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堅持政府主導,根據(jù)本地特點,做好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同時制定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隨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持續(xù)推進、國民素質的提升和垃圾處理設施的進步,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門前雪”打掃干凈吧!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形成合力,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xiàn),垃圾分類前景可期。
    (摘編自劉毅《垃圾分類應自掃門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報》)(1)下列關于民眾對垃圾分類認知與實踐相關情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多數(shù)民眾都知道垃圾分類的概念,而50.9%的民眾“僅了解常見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程度與實踐情況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從未進行分類的都是少數(shù)。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類意識,而是后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挫傷了他們分類的積極性。
    D.居民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是我國以往垃圾分類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的主要原因。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對民眾的認知與實踐情況作了統(tǒng)計;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類難以有效推進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知與實踐制約著垃圾分類的實施效果,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有助于形成輿論氛圍,增強居民分類投放、分類收集的意識。
    C.生活垃圾既有資源屬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屬性,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類說法并不準確。
    D.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種理由對垃圾分類工作拖延、觀望的情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發(fā)布,明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具有重要的新聞價值,受到主流媒體的關注。
    (3)怎樣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185引用:39難度:0.7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4.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胡廣,字廣大,吉水人。父子祺,字壽昌,以字行。陳友諒陷吉安,太祖遣兵復之,將殺脅從者千余人。子祺走帥,力言不可,得免。洪武三年,以文學選為御史,上書請都關中。帝稱善,遣太子巡視陜西。后以太子,不。子祺出為廣西按察僉事,改知彭州。所至平冤獄,毀淫祀,修廢堰,民甚德之。遷延平知府,卒于任。廣,其次子也。建文二年,廷試。時方討燕,廣對策有“親籓陸梁,人心搖動”語,帝親擢廣第一,賜名靖,授翰林修撰。
          成祖即位,廣偕解縉迎附。擢侍講,改侍讀,復名廣。遷右春坊右庶子。永樂五年,進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帝北征,與楊榮、金幼孜從。數(shù)召對帳殿,或至夜分。過山川厄塞,立馬議論,行或稍后,輒遣騎四出求索。嘗失道,脫衣乘驏馬渡河,水沒馬及腰以上,帝顧勞良苦。廣善書,每勒石,皆命書之。十二年北征,皇長孫從,命廣與榮、幼孜軍中講經(jīng)史。十四年進文淵閣大學士,兼職如故。帝征烏思藏僧作法會,為高帝、高后薦福,言見諸祥異。廣乃獻《圣孝瑞應頌》,帝綴為佛曲,令宮中歌舞之。禮部郎中周訥請封禪,廣言其不可,遂不。廣性縝密。帝前所言及所治職務,出未嘗告人。時人以方漢胡廣。然頗能持大體。奔母喪還朝,帝問百姓安否。對曰:“安,但郡縣窮治建文時奸黨,株及支親,為民厲?!?/bdo>帝納其言。十六年五月卒,年四十九。贈禮部尚書,謚文穆。文臣得謚,自廣始。喪還,過南京,太子為致祭。仁宗立,加贈廣少師。
    (節(jié)選自《明史?胡廣傳》)
    (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祺走謁:阻止
    B.后以太子薨,不果:有結果
    C.十二年北征再:第二次
    D.廣言其不可,遂不許:允許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區(qū)別,名主要用于自稱,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稱呼某人時,以字代名。
    B.古人對“死”的諱稱很多,因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因此天子死叫“崩”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
    C.“對策”,又叫“策試”,明代科舉考試中采用的一種考試形式,應考的人在會試中對答皇帝有關政治經(jīng)濟的策問。
    D.“文穆”是謚號,表達了朝廷對胡廣一生作為的肯定,而“少師”是一種官職,這是朝廷在胡廣死后對其的追贈。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廣多有進諫,深受器重。他與楊榮、金幼孜追隨皇帝北征,多次與皇帝商討議論,有時他走的稍后,皇上常遣騎兵四出尋找。
    B.胡廣擅長書法,精通經(jīng)史。每有刻碑的事,皇上都命他書寫,皇長孫追隨皇帝北征時,胡廣在軍中給皇長孫講解經(jīng)史。
    C.胡廣為人謹慎,做事周密。他在皇上面前所說的話以及他所處理的朝廷事務,出宮后從不告訴他人,被比作漢代的胡廣。
    D.胡廣關心百姓,堅持原則。做地方官時,斷平冤案,修水利;奔完喪后,面對皇帝的詢問,他如實回答地方官的作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所至平冤獄,毀淫祀,修廢堰,民甚德之。遷延平知府,卒于任。
    ②對曰:“安,但郡縣窮治建文時奸黨,株及支親,為民厲?!?/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11.如圖是某中學高一年級擬定的研究性學習流程圖,請根據(jù)這個流程圖擬寫一則說明文字,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40字。

    組卷:97引用:18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一則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據(jù)調查,高三生活關鍵詞有:淚水   疲憊  歡笑  執(zhí)著   超越  感傷  初心  運動  友誼  無眠  競爭  實力。
    請從中選擇2-3個關鍵詞,表現(xiàn)你的高三生活。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關聯(lián);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9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