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5《第四單元》2015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15分,每題3分)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ā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六、(18分)
-
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我的父親梁實秋(節(jié)選)
梁文薔 父親翻譯莎士比亞劇本始于抗戰(zhàn)前,那時我只有四五歲。后來因抗戰(zhàn),顛沛流離,只譯了10本,便停頓下來,因為翻譯莎士比亞是沒有錢的,為了我們一家,父親必須謀生:教書,寫文章。生活相對安定下來后,他又開始有計劃地翻譯。父親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要譯兩千字。臺灣的天氣很熱,那時也沒有冷氣,父親這個北方人對氣候頗不適應,他又很胖,非常怕熱,經常揮汗如雨。父親非常有毅力,如果因為有事未能完成預計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補上。
翻譯莎士比亞,是胡適先生的建議,最初是父親與另外兩個人一起翻譯,但那兩位后來中途退出,只剩下父親一人堅持。翻譯莎士比亞是件苦事,因為莎士比亞全部用古英文寫作,我曾向父親抱怨說,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亞的原文,父親笑著說:“你若能看懂的話,那他就不是莎士比亞了?!?br /> 父親每譯完一劇,就將手稿交給母親裝訂。母親用古老的納鞋底的錐子在稿紙邊上打洞,然后用線縫成線裝書的樣子。沒有母親的支持,父親是無法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臺灣與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獨生女”。父親與母親的感情很好,他們后來跟著我到西雅圖生活了一段時間,我時常在汽車的后視鏡里很“嫉妒”地發(fā)現(xiàn),他們還經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親與母親照樣手拉手到附近市場購物,市場門口的一個梯子突然倒下,正好擊中了母親。母親被送到醫(yī)院進行搶救,因傷勢很重,需要動大手術。臨進手術室前,母親以一貫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進手術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預感,對父親說:“你不要著急,治華(注:梁實秋的學名為梁治華),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幾個小時后,護士出來通知,母親已不治。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刻,父親坐在醫(yī)院長椅上開始啜泣,渾身發(fā)抖,像個孤苦無依的孩子……
就在母親去世后一個月,父親終于輾轉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圖母親的墓地前,告慰母親。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陸探親,回到了兒時居住的庭院,卻已是物是人非。臨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棗樹葉,上面還有一個小青棗,讓我?guī)Щ嘏_灣,送給父親。這棵棗樹是我們在北京時老棗樹的后代,老樹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棗葉包好,回到臺灣后,把在大陸的見聞一五一十地向父親匯報,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騏33年的經歷,講到激動處,與父親相對而泣。那個棗和樹葉后來都枯萎了,父親把葉子留下來,放在書里,珍存著。
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臺探望父親。臨走時與父親在客廳中道別,父親穿一件藍布棉外衣,略彎著腰,全身發(fā)抖。他用沙啞的聲音不厭其煩地告訴我怎么叫出租車,怎么辦出境手續(xù)等,那一刻,他又把我當作他的沒出門的小女兒。那一次,我充滿了不祥之感。
1987年11月3日,父親因突發(fā)心臟病住院。當時,小量地輸氧已經不夠。父親窒息,最后扯開小氧氣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這樣死了!”此時,醫(yī)生終于同意給予大量輸氧,卻發(fā)現(xiàn)床頭墻上大量輸氧的氣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輸氧的管子換床。就在這完全中斷輸氧的5分鐘里,父親死了。父親強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臟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絕筆之一是:“我還需更多的氧。”沒想到父親留在人間最后的字跡,竟然是這樣的求生呼號。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腸寸斷之感。
(選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1)節(jié)選部分回憶了梁實秋先生到臺灣以后的生活,作者重點回憶了父親的哪幾件事?
(2)文中有多處細節(jié)描寫,找出其中兩處,并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3)文中作者說“那一次,我充滿了不祥之感”,結合有關內容,簡要分析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4從這篇節(jié)選的回憶性文章中,你可以看出梁實秋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點?組卷:4引用:1難度:0.5
七、(60分)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個國王,他統(tǒng)率著屬于自己的富足而強盛的王國,非常滿足和快樂。但是有一天,他覺得很惶恐,于是召集全王宮里的智者們,對他們說:“不知道為什么,我很想找到一個鐘,用來使我安定。當我不快樂時看它,它會使我快樂;在我快樂時看它,它會使我憂愁?!敝钦邆兘g盡腦汁,苦思冥想,最后,他們做了一個決定,他們設計了一個時鐘,上面刻著一句話:“這,也將成為過去?!?br />一個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所,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能夠將快樂和憂傷兩種完全不同的情緒在心中自由轉換,而不受客觀環(huán)境所左右,始終保持理智清醒的狀態(tài),那么他又怎么能做出失敗的舉動呢?
請以“這,也將成為過去”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從記敘文、議論文、散文三種文體任選一種,不少于800字。組卷:1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