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蕪湖市中華藝術學校高二(上)質(zhì)檢語文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5/1/6 12:30:3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藝術品的接受在過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學問題,20世紀解釋學興起,一個名為“接受美學”的美學分支應運而生,于是研究藝術品的接受成為藝術美學中的顯學。
過去,通常只是從藝術家的立場出發(fā),將創(chuàng)作看作藝術家審美經(jīng)驗的結(jié)晶過程。作品完成就意味著創(chuàng)作完成。而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完成并不說明創(chuàng)作已經(jīng)終結(jié)。它只說明創(chuàng)作的第一階段告一段落,接下來是讀者或觀眾、聽眾的再創(chuàng)作。由于未被閱讀的作品的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僅僅是一種可能的存在,只有通過閱讀,它才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因此對作品的接受具有藝術本體的意義。也就是說,接受者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之一。
(摘編自陳望衡《藝術是什么》) 材料二:對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或早或晚,都會遭遇到這個問題--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文學藝術創(chuàng)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chuàng)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人民是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藝界普遍認識到,只有與身處的時代積極互動,深刻回應時代重大命題,才會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蓬勃生機。然而,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還有許多作家、藝術家困惑于現(xiàn)實是如此宏大豐富,以至于完全超出個人的認識和表現(xiàn)能力。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現(xiàn)實太精彩了,它甚至遠遠走到了小說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隨時發(fā)生著習焉不察而影響深遠的變化。這就為作家、藝術家觀察現(xiàn)實、理解生活帶來巨大困難。對于他們而言,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生活的現(xiàn)象和表象,大約是不難的,難就難在理解生活復雜的結(jié)構(gòu),理解隱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層的東西。那么,這“更深層的東西”是什么呢?
去過天安門廣場的朋友一定會對矗立在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印象深刻,許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nèi)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誦讀這段話,我們就會意識到,這改天換地的宏偉現(xiàn)實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民當之無愧是時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認識到人民的主體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時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時代,認識沸騰的現(xiàn)實。
認識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地位,是為了從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間,是為了解決我是誰、我屬于誰的問題。新文化運動以來,無論是經(jīng)歷革命與戰(zhàn)爭考驗的現(xiàn)代作家,還是上世紀80年代那批經(jīng)歷了知青歲月的當代作家,他們內(nèi)心其實都有一方情感根據(jù)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關系。這些作家是屬于某個情感共同體的,這個共同體時刻提醒著他,他的生命和創(chuàng)作與這世界上更廣大的人群休戚相關。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或許并不是我們的讀者,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將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廣大人民作為我們認識現(xiàn)實、理解時代的依據(jù)。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國文化產(chǎn)品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不是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誠然,娛樂和消費也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責任感的藝術家會深深感到,我們就生活在那些為美好生活、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的人們中間,理應對我們的共同奮斗負有共同責任。我們有責任通過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認同。這種認同,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認同,是與新時代偉大歷史進程的同頻共振,作者和藝術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兒子,積極投身于人們爭取美好未來的壯闊征程,才有能力創(chuàng)造出閃耀著明亮光芒的文藝,照亮和雕刻一個民族的靈魂。
(摘編自鐵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靈魂》) 材料三:魯迅的“個人”是指一種獨立人格,而這種獨立人格又是在個性精神的支撐下實現(xiàn)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興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徑最終歸結(jié)為“尊個性而張精神”上。在魯迅看來,個人化的思想是歷史進化和社會解放的動力之源。他所強調(diào)的人的精神,不僅是一種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歷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歷史文化評判中不聲不響的成為某種價值標準。他所提倡的是與肯定個性精神和思想意識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價值,他所反對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壓制精神至上的歷史觀念和文化現(xiàn)象。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為雖也不斷地變化,但始終沒有放棄思想啟蒙這個追求。
魯迅走上文藝的道路是出于他看準了文藝最善于改變?nèi)说木?。作為文藝家的魯迅,也正是自覺用這樣一種價值原則去選擇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選擇。魯迅批判政治和張揚文藝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終的目的。他所急于實現(xiàn)的歷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變,即人的精神的獨立。概而言之,從存在角度說,這種精神至上主義在魯迅的思維結(jié)構(gòu)中是否是一種自覺,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覺十分復雜,但無可辯駁的是魯迅的思維所觸及的許多方面都體現(xiàn)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傾向。同時精神至上主義在魯迅一生的精神活動中,構(gòu)成了某種反復和不斷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說明精神至上主義已經(jīng)成為魯迅的分析范式。
(選自《文學教育》,有刪改)(1)下列關于材料二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家樹立了與時代積極互動的理念,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就能做到以人民為中心。
B.接受美學認為,讀者、觀眾、聽眾對藝術品的接受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繼續(xù)。
C.人民是認識現(xiàn)實、理解時代的依據(jù),因為普通勞動者才是文藝最理想的讀者。
D.真正扎根時代、富有責任感的藝術家,無須考慮人民群眾的娛樂和消費需求。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那些認為現(xiàn)實走在小說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難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復雜結(jié)構(gòu)和本質(zhì)內(nèi)容。
B.對藝術家而言,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既意味著巨大挑戰(zhàn),也能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促使他們投身沸騰的生活。
C.通過讀者、觀眾和聽眾的接受,藝術作品的價值才從一種可能的存在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接受也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
D.我國當下文化產(chǎn)品供給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由量的問題轉(zhuǎn)向質(zhì)的問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也應少而精,凝聚共識。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
A.魯迅通過轉(zhuǎn)變國人的思想意識、振興疲弱的舊中國的理想,體現(xiàn)了他的“精神至上觀”或“精神至上主義”。
B.魯迅從小受到的是正規(guī)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環(huán)境是一個以儒家傳統(tǒng)為信仰的正統(tǒng)家庭。
C.魯迅腳踏著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積淀,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民族傳統(tǒng)保持著積極的聯(lián)系。
D.中國哲學和思想史中,在實際的歷史行為里,人們也從未忘記“民心”,忘記“人的因素”。
(4)材料二的論證思路是什么?
(5)鐵凝說只有扎根人民,創(chuàng)作才能獲得源頭活水。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看法。組卷:42引用:8難度:0.5
二、(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黎明前夜
陳德鴻??大勇說,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說,到西風口尋到你弟,就讓他回家來。一時走不脫,也讓他尋機跑回來。娘頓了頓,又說,你爹這一沒,日子眼瞅著就過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臉上的淚說,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蹣跚著回了屋,一會兒又跑出來,沖走遠的大勇喊,路上千萬當心,尋不到,就早點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時,大勇停下來,在地頭找到一個寫著父親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緊緊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語,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來幫哥種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趕到西風口時,長長的隊伍仍在不停地過著,土道旁,擠滿了一層又一層的人。
??大勇擠進入群,看著隊伍中一張張稍縱即逝的臉,犯起愁來,這可上哪兒找小勇啊?聽說兵是從昨天開始過的,也不知小勇過去了沒有。
??大勇想了想,也學旁人從隊伍邊拽住一個兵問,同,同志,我向你打聽個人?
??兵停住腳,叫啥名,是哪個部隊的?
??叫趙小勇,是,是3縱的。
??不認識。兵搖搖頭,3縱還沒過來,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氣,剛在離土道不遠的一個土墻邊坐下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便擠坐在他旁邊。
??大勇往邊上挪了挪,男人又擠過來,說,兄弟,俺姓韓,剛才你說的話俺都聽到了,俺兒子也是3縱的。那敢情好。大勇說,我是趙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說,俺家在馬家洼。
??那地方我去過,有個牲口市。大勇問,那邊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這次找兒子,就是告訴他這事。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騰點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還有啥人,能忙過來?大勇問。
??家里還有個小的,不頂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幾年了。男人說,俺一個人,多辛苦點就是了。
??看著男人滿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來,前年在馬家洼買騾子時,曾經(jīng)和這個男人打過交道。
??那時,大勇相中了一頭騾子,這個男人要價15個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著太陽快落山了,一個年輕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邊,互相把手伸進對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過男人說,15個大洋,這騾子我要了。到家沒幾天,大勇發(fā)現(xiàn)這騾子走路愛往右邊去,找來八爺一看,說是騾子左眼受過傷。聽大勇講了買騾子時的情況,八爺說,你這是讓人唬了,那是爺倆,專好下扣子。
??見大勇不吭聲,男人說,我兒在部隊表現(xiàn)可好了,打錦州時還立了大功呢。
??大勇愣了愣,問,你這次來,是想把兒子叫回家去幫你?
??男人撇了撇嘴說,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兒子,讓他對家里放心,告訴他在部隊好好干,等全國都解放了再回來。
??大勇尷尬地笑了笑,不吭聲了。
??半夜時,許多汽車和馬拉的炮車駛過之后,又開始過起長長的隊伍。男人問了幾個兵,高興地對大勇說,這是3縱的,咱們精神點。互相幫襯著打聽。
??天快亮時,男人找到大勇說。兄弟,你慢慢打聽著,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邊盯著隊伍,一邊問。
??俺兒,俺兒他沒了。男人蹲在地上,嗚嗚哭了起來。
??大勇不知怎樣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輕輕拍著男人的肩膀。
??過了好久,男人站起來,擦了擦臉上的淚,踉踉蹌蹌邊走邊說,兄弟,管咋,俺兒這是光榮,沒給俺韓家丟臉。
??走了幾步,男人又折回來,對大勇說,兄弟,那事兒;對不住了。等回去,俺給你尋頭好的送家去,換回那頭病騾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長時間,大勇才回過神來,淚水早已濕了眼睛。
??快中午時,大勇終于看到了隊伍里扛著機槍的小勇。
??小勇吃驚地搖著大勇的右手問,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著說,我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誤事兒。
??小勇問,爹娘都好嗎?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畝呢。大勇說,爹媽特意讓我來告訴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隊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國不許回家。
??大勇往家走時,覺得自己的腳步比來時堅定了許多,也踏實了許多。
??1950年4月,趙小勇在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中光榮犧牲。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寫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殘疾,獨自承擔家庭重擔有困難,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節(jié)更符合邏輯。
B.小說中韓姓男子的兒子“在部隊表現(xiàn)可好了,打錦州時還立了大功”,這令他非常自豪,所以他希望兒子繼續(xù)留在部隊打仗立功。
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韓姓男子的變化,大勇的內(nèi)心是復雜的,聽完他對兒子的夸獎和期盼,大勇以尷尬地笑了笑和不吭聲表示對他的不信任。
D.大勇被身邊人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內(nèi)心深處的家國情懷被喚醒,克服了小農(nóng)意識的局限性,毅然支持弟弟留在部隊。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精心設置主場景,安排大勇與韓姓男子在西風口尋找親人巧遇,巧妙地綰結(jié)了兩個家庭的故事,使情節(jié)更集中、更有戲劇性。
B.大勇見到小勇時,說“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畝呢”,說明大勇家生活狀況好轉(zhuǎn)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
C.大勇走到村外田野時,“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緊緊攥在手里”,其中的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大勇要找弟弟回家時的堅定。
D.小說情節(jié)設置巧妙,同樣的訴求不同的目的,以及在獲悉兒子光榮犧牲后韓姓男子的表現(xiàn),強烈地刺激著大勇,促使其做了與初衷相反的選擇。
(3)小說以“黎明前夜”為標題,有何寓意?請簡要分析。
(4)小說以趙小勇光榮犧牲結(jié)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簡要分析。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二)語言文字應用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對人類來說,病毒并非都是有害的。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一些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細菌被它感染,發(fā)揮抗感染。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噬菌體只針對特定的細菌,通常不會針對那些對人體有益的細菌。
當然也有一些病毒,剛開始不會危害人體,最后卻走向反面,例如腫瘤病毒。它們平時在宿主細胞的基因組里復制、傳代,并不會損害宿主細胞。但是在某些狀態(tài)下它們可以形成轉(zhuǎn)化蛋白,不再接受細胞的調(diào)節(jié),導致疾病。
科學家巧妙利用病毒的遺傳特性,將它們作為基因工程的工具,利用病毒載體將特定的遺傳物質(zhì)運送進細胞,使其在細胞內(nèi)發(fā)揮各種特定作用。這種利用病毒載體的模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廣泛地用于生命科學研究和治療。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一些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細菌被它感染,發(fā)揮抗感染的作用。
B.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它能夠感染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一些細菌,發(fā)揮抗感染的作用。
C.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一些細菌被它感染,發(fā)揮抗感染的作用。
D.比如有一種被稱為噬菌體的病毒,它能夠使生活在人體內(nèi)的一些細菌被感染,發(fā)揮抗感染。
(2)試用一個含有因果關系的句子概括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30個字。組卷:4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br />(《論語?泰伯) 一則寓言說: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但總有人會覺得行路背負大木頭太沉太辛苦,就不斷將大木頭削減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輕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憑自身力量無法跨越的溝壑,那些一如既往負大木頭前行的人將大木頭搭在溝壑上而有了橋,從而繼續(xù)前行;而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斷削減大木頭以致無法搭橋的人。
讀了上面兩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針對負重和減重、前行和止步等談談自己的看法,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10引用:1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