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寧夏銀川市三沙源上游學校高二(上)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28 1: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詩書禮樂到鐘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來為國人所津津樂道。然而一到談及傳統(tǒng)建筑,多數(shù)人不是一臉茫然,便是心懷遺憾。保存下來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還被歲月剝?nèi)チ斯獠?,有幾分“土里土氣”,相形之下,歐洲古建筑遍地開花,如風光片里古堡的堅固偉岸、教堂的華麗炫酷,讓人如何與之一較高下?
          難道中國傳統(tǒng)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嗎?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顯著的對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磚石為例。乍看之下,木質(zhì)建筑簡樸,易朽,扁平,似乎很難與巍峨高聳的石頭教堂一爭高下。有人把這歸咎于古人的技術(shù)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實上,中華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術(shù)世界領(lǐng)先,石料開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進。同時,老祖宗們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們看來,才是該用石頭堆砌的。而從秦漢陵墓的空間布局、工程結(jié)構(gòu)之精妙來看,早在那個時代,我們的磚石建筑就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因此,對于磚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就像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對散點透視的情有獨鐘一個樣,形式和質(zhì)料上的偏好,其實是一種文化選擇。
          追根溯源,審美偏好的出發(fā)點,還取決于人與環(huán)境的相處方式。歐洲建筑多以石砌,呈豎向聳立之勢,以求“飛升天國”的不朽。而中國建筑的外部形態(tài),基本是橫平舒展,寄寓著華夏先民對土地的依戀。在中國古人心中,石頭冰冷堅硬,缺乏生氣,太過疏離自然,至于尋常起居,則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氣”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體系中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載體,法國作家雨果就曾說過,“建筑是石頭的史書”,一切藝術(shù)門類都須為建筑服務(wù),繪畫之,雕刻之,詠嘆之,摹寫之,以圖將其打造為“高大上”的永恒紀念碑。而古老的東方中國就不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載,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義”,中國人在對待建筑上體現(xiàn)出了充分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
          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說過“君子不器?!敝氐垒p器,由是成為中國人精神上的一抹濃重的底色。在傳統(tǒng)文化里,精神遠比物質(zhì)更受尊崇。國人向來不求物質(zhì)之長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間萬物一樣都有新陳代謝、自然生滅。儒家倡導“卑宮室”,往往把“大興土木”等同于“勞民傷財”,更抑制了對建筑規(guī)模的奢華追求。
          縱觀世界歷史,宗教信仰對于建筑技術(shù)的進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關(guān)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時百年,這樣的不計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為神而非為人服務(wù)的。中國則不然,“敬鬼神而遠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現(xiàn)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現(xiàn)世為重。連佛教傳入中國后,也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寺廟布局從以佛塔為中心漸漸演變?yōu)橐缘钐脼橹?,似乎暗示著人們更傾向于在現(xiàn)實營造佛國凈土;中國的重樓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獨一無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層登臨更顯親近;到后來竟至“此心即佛”,已無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質(zhì)的渲染來吸引信徒了。
          由此觀之,中國古建筑的貌不驚人其來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傳統(tǒng)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與意境的博大嗎?
    (節(jié)選自周飛亞《建筑的“中國臉”與“中國心”》)(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與詩書禮樂、鐘鼎彝器相比,中國傳統(tǒng)建筑顯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氣,令人遺憾。
    B.中國古建筑少用磚石而多用土木材料,體現(xiàn)了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國古人對建筑采用的是“實用主義”態(tài)度,重視建筑的實用價值而輕觀賞價值。
    D.西方古建筑是為神服務(wù)的,故高大聳立;中國古建筑是為人服務(wù)的,故橫平舒展。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比較中西古建筑后,提出許多國人覺得中國古建筑難以與人一較高下,作者當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從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角度將中西古建筑進行對比,以揭示兩者差異。
    C.文章論述過程中,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由表及里地進行分析論證,從而大大增強了說服力。
    D.文章采用總-分-總式結(jié)構(gòu)模式,材料翔實,邏輯嚴密,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優(yōu)于西方。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質(zhì)料上差異,看似審美偏好,實為文化選擇,這是由自然環(huán)境決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載體;但是在中國,文字才是文化的載體,建筑只不過是物質(zhì)器用。
    C.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精神輕物質(zhì)的理念,儒家“卑宮室”的觀念,影響到古建筑的規(guī)模與華麗程度。
    D.佛教傳入中國后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從這個事實中可見百姓追求現(xiàn)世幸福,建筑也以現(xiàn)世為重。

    組卷:28引用:65難度:0.6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29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一匹有思想的馬
    申 平
          毛莫利,一匹有思想的馬。它是一個神,是上天派來幫助我的神。
          那年我們懷著無限的憧憬,來到草原插隊落戶。草原卻完全不是想象的那般模樣,這里丘陵起伏,高山險峻,一馬平川的地方寥寥無幾。我們來到草原的第二天,嘎查(村)里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匹馬。嘎查書記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在草原上如果沒有馬,就像人沒有腿一樣。
          我一眼就看上了馬群中的毛莫利。但是書記告訴我,這匹馬太烈。別說你,就是我們也很難馴服它。我不信,剛往它跟前一湊,它立刻咆哮如雷,兩腿直立,兩眼瞪得猶如鈴鐺,那架勢好像要一下把我吃了。我猶豫了一下,就從挎包里掏出一支笛子吹奏起來。笛聲悠揚悅耳,我看見毛莫利的目光一點點變得柔順癡迷。我一步步走過去,就在笛聲里和它親密接觸,最后,我竟然一躍跨上了馬背。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內(nèi)蒙古老鄉(xiāng)都驚呆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而我則確信,毛莫利有思想,它懂得音樂。
          從此我和毛莫利成為形影不離的親密伙伴。只要我出門,短笛一吹它就會如風而來。
          毛莫利第一次救我,是在我們下鄉(xiāng)的第一年冬天。這天,我們拿著大包小裹,乘坐拖拉機興高采烈回城過年。風雪彌漫,拖拉機手不辨路徑,一家伙開進溝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們幾乎都受了傷,天寒地凍,寸步難行。絕望之時我忽然想起了毛莫利,就抽出短笛吹起來。翻車的地方離牧人新村有十幾里路,大家都說一匹馬怎么會聽得到。沒想到半個多小時以后,一聲馬嘶響起,我的毛莫利竟然踏雪飛奔而來。大家就像看到一棵救命稻草,爭先恐后要往它的背上爬。想不到毛莫利又是一聲嘶吼,躲去一旁只向我點頭示意。我說:不行,我不能丟下大家,要走一起走!毛莫利怔了一下,竟然掉頭飛奔而去。眾人齊罵這馬見死不救,我更覺得無地自容。
          就在我們快要凍僵的時候,只聽人喊馬嘶,原來是嘎查書記帶人來救我們了。書記說:多虧毛莫利回村嘶鳴刨地報信兒并帶路前來。事后大家才明白:毛莫利當時是想先帶我回去報信,見我不肯走,只好自己先走。如果它不這樣做,我們大家就會一起完蛋。由此我更確信,毛莫利的確是一匹有思想和智慧的馬。
          當草原在我們的眼里不再神秘,當所有的浪漫都被現(xiàn)實擊得粉碎,我們開始討厭草原,做夢都想離開草原。離不開,就借酒澆愁,甚至酗酒鬧事。這一天,我借著酒勁,和一個跟我搶奪女朋友的知青打了起來。因為沒打贏,我惱羞成怒,沖進廚房拿了把菜刀,開始在草原上拼命追他。眼看就要追上,閃著寒光的菜刀即將劈到他的腦袋上了……就在這個時候,我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騰空而起,像鳥一樣飛了出去,重重地摔在草地上。我抬頭一看,卻是毛莫利在那里豎起前腿,對我生氣地吼叫。過后大家都說,我們誰都追不上你,是你的馬飛奔過去叼住你的衣服把你甩了出去,不然你就是一個殺人犯了。是毛莫利在我失去理智的時候及時趕來制止我。
          日子終于有了希望,國家恢復(fù)高考了。我借故回城復(fù)習了一段時間后又回到草原,準備在當?shù)貐⒓涌荚嚒]想到大雪洋洋灑灑,竟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依然沒有停止的意思。書記怕出危險,勸我們放棄,并拒絕出車相送。最后我一個人來到馬廄,對毛莫利講述了事情的緊迫性,我說:伙計,我的命運能不能改變,就看你的了。毛莫利眨巴著大眼睛,好像聽懂了,因為它不斷向我點頭。第二天一大早,天還黑著,風雪正緊,我和毛莫利偷偷地出發(fā)了。開始還很順利,后來越走越難。有的地方積雪已到馬肚子,人和馬與其說走,不如說爬,在冰天雪地里一點點爬。
          最要命的是,我們遇到了一群狼!
          看它們的眼神,這顯然是一群饑餓的狼。在荒無人煙的雪野上,一人一騎遇到一群饑腸轆轆的狼,后果可想而知。我心里連喊完了完了,我甚至已經(jīng)看到我和毛莫利的尸體被群狼分食的景象。就在這時,我突然聽到毛莫利一聲嘶吼,它載我奮力躍上一個高崗,然后以蹄敲地,不斷嘶鳴。我在它的吼聲里找回了勇氣,毅然拿出一沓復(fù)習資料用打火機點燃,舉起來揮舞,我和毛莫利一起大聲喊,居高臨下以泰山壓頂之勢沖向群狼,群狼竟然被嚇得四散奔逃……最后,毛莫利終于帶著我及時趕到了考場。
          第二年春天,當我金榜高中,準備徹底離開草原的時候,毛莫利卻不知所終。我找遍草原,喊啞了嗓子,依然不知它去了哪里。我?guī)е钌畹倪z憾離開了草原。
          后來知情戰(zhàn)友告訴我,多天以后,有人在草原那座最高的山上發(fā)現(xiàn)了毛莫利的尸體。馬死一般都是躺著的,但是毛莫利的尸體卻是趴著的。它頭顱所沖的方向,正是我離開草原的必經(jīng)之路。也就是說,毛莫利當時就是在這里默默地為我送行的。
          哦,毛莫利,我的神啊。你的的確確是一匹有情有義有思想的好馬啊。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門見山,直接交代寫作對象,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毛莫利的形象,同時設(shè)下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B.小說從第一人稱視角,寫作為草原知青的“我”與草原馬毛莫利之間不尋常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動人心扉。
    C.小說中幾處轉(zhuǎn)述嘎查書記的話,起到側(cè)面襯托草原馬毛莫利形象的作用,又推動了情節(jié)的進一步發(fā)展。
    D.小說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詼諧幽默,結(jié)尾呈現(xiàn)出濃郁的悲壯色彩,富有傳奇意味,形成了獨具個性的創(chuàng)作特色。
    (2)小說塑造了草原馬毛莫利怎樣的形象?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
    (3)作者曾說:“我寫動物小說,說到底是把動物當成‘人’來寫的,講述動物與人或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傳達的當然是人類社會需要表達的聲音?!闭埥Y(jié)合小說內(nèi)容對此予以探究。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語言文字應(yīng)用(39分)

  • 5.在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在海南島見到一種“農(nóng)藥”,神奇之處在于,它不是從農(nóng)藥廠生產(chǎn)出來的,而是從海洋甲殼類動物外殼中提取殼聚糖,再通過生物酶解工程制備而成的,專家起名“海島素”。 ①_____,不再像化學農(nóng)藥那樣直接殺死病蟲害,而是通過誘導植物體提高自身對外界的免疫力,從而實現(xiàn)作物抗病、減害和增產(chǎn)的目的。②_____。當前的化學農(nóng)藥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顯著,但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既有影響農(nóng)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問題,③_____。《自然》雜志首先報道了植物本身存在有效的保護機制,能使植物對致病菌產(chǎn)生抗性,并正式提出了植物免疫誘抗劑的概念。
     

     

     

    組卷:0引用:1難度:0.4
  • 6.閱讀下面文字,列出實現(xiàn)太空旅游的四個條件。(每點不超過8個字)
          舉世聞名的霍金4月將在美國體驗仿太空失重的“零重力”飛行,為他明年真正暢游太空做前期準備。這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對漫步太空躍躍欲試。目前,好些國家的商業(yè)機構(gòu)已開始參與太空旅游業(yè)的競爭。未來的太空旅游可望向旅游者提供靈活的服務(wù)項目,更誘人的是,每個人的太空旅行費用將降低到不超過2000英鎊。然而,宇宙也還不是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到的地方,因為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超重或失重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只有通過“上天”前包括微重力、超重力在內(nèi)的各種測試的人,才能承受在太空中的種種新挑戰(zhàn)。為了提高太空旅行的可靠性,科學家們花費了許多心血,對火箭、飛船的生產(chǎn)和操作運行制訂了一系列嚴格的規(guī)范措施,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改進完善。太空中的各類生活設(shè)施還要進行不斷的改良,如衛(wèi)生間設(shè)備的改良,使之更能適用于沒有經(jīng)過宇航特殊訓練的普通人。我們相信,太空漫步的“宇航員特權(quán)時代”將會過去,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能沖出地球,走向茫茫宇宙。

    組卷:9引用:4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