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懷化市雅禮實驗學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2/20 21:3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1975年10月,身患癌癥的周恩來,在做完最后一次手術(shù)后,讓鄧穎超找來《長征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與病魔相搏。長征,就是以這樣豐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給人以追憶、啟迪和力量。
80年前,我們黨領(lǐng)導(dǎo)紅軍將一次危機四伏的被動撤退,變?yōu)橐粋€開創(chuàng)革命新局面的起點;將一段險象環(huán)生的艱難跋涉,變成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如果說長江是中華民族的自然搖籃,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長征則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
“我們要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透過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飽含深情的期許,我們應(yīng)更加珍視長征的歷史饋贈,更加堅定走好新長征路的時代擔當。長征精神展示了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于勝利的革命風范,“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的精神資源,也是我們黨之魂、軍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體現(xiàn)”。
長征勝利屬于中國,但長征精神已走向世界。80多年來,不同國家、不同職業(yè)、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們,對長征的解讀從未停止。有人感嘆長征是“驚心動魄的史詩”,有人認為“長征是中共黨史上最壯麗的一頁”,還有人拿長征比較,“漢尼拔的跨越阿爾卑斯山在‘歷史的小劇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侖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災(zāi)難性的失敗,而長征則是最后勝利的前奏曲”。
長征精神是用血與火熔鑄的。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血戰(zhàn)獨樹鎮(zhèn)……紅軍官兵幾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戰(zhàn)。徐向前在回憶百丈關(guān)大戰(zhàn)時說:“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溝,都成了敵我相搏的戰(zhàn)場,殺聲震野,尸骨錯列,血流滿地。指戰(zhàn)員子彈打光,就同敵人反復(fù)白刃格斗;身負重傷,仍堅持戰(zhàn)斗,拉響手榴彈,與沖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
長征精神是用生與死鍛造的。4支長征大軍,出發(fā)時總?cè)藬?shù)為20.6萬,沿途補充兵力1.7萬,到長征結(jié)束僅剩5.7萬人。湘江戰(zhàn)役,中央紅軍從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為3萬多人,擔負后衛(wèi)的紅34師,原有7000余人僅剩下90多人。無數(shù)個“軍需處長”為了戰(zhàn)友甘愿以命換命,無數(shù)紅軍官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業(yè)。
長征精神是用苦與樂冶煉的。聶榮臻元帥曾說:“碰到了困難,人們就想起長征,想想長征,就感到?jīng)]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遍L征以戰(zhàn)斗之頻、河山之險、給養(yǎng)之難、病疫之侵、霜雪之冷,考驗著紅軍官兵的意志與耐力。然而,就是這支每時每刻與死神打交道的隊伍,休息時,有的讀馬列經(jīng)典,有的表演《紅軍舞》,有的用法語唱《馬賽曲》、用俄語唱《國際歌》……到處洋溢著樂觀、友愛和熱情,被斯諾稱為“最幸福的中國人”。
當今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的“關(guān)鍵一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闖過一個個“婁山關(guān)”“臘子口”。讀懂、汲取長征精神,就應(yīng)該經(jīng)常檢視自己可否擁有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時的激情,可否堅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可否保持“千錘百煉不怕難”的韌勁。
遠離長征的槍林彈雨,沐浴時代的杏花春雨,我們只有像紅軍那樣闖關(guān)奪隘、像紅軍那樣心系人民、像紅軍那樣緊密團結(jié)、像紅軍那樣艱苦奮斗,才能在新長征路上展現(xiàn)出強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
(辛士紅《讀懂長征的精神力量》,選自《人民日報》)材料二: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qū)二萬余里,縱橫十一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chǎn)。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省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么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撒播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nèi),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長征一完結(jié),新局面就開始。
(摘自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長征,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有著豐厚的典藏和精神光芒。
B.80多年來,不同國家、不同職業(yè)、不同思維方式的人,都對長征給予了最高的評價。
C.長征的偉大勝利,是由無數(shù)紅軍官兵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永遠銘記于心。
D.紅軍長征就像播種機,在十一個省內(nèi)撒播了革命的種子,今天它們已成長為參天大樹。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關(guān)于“長征精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與各種困難作斗爭,周恩來總理身患癌癥期間與病魔相搏就是典型的例證。
B.長征精神展示的理想信念、英雄氣概和革命風范,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
C.長征精神是無數(shù)革命前輩用血與火熔鑄的,是4支長征大軍用生與死鍛造的,是紅軍戰(zhàn)士用苦與樂冶煉成的。
D.作為我們黨之魂、軍之魂、民族之魂最高體現(xiàn)的長征精神,即使在沐浴著杏花春雨的今天仍要讀懂、汲取和弘揚。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不能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1935年10月,毛主席率軍在吳起鎮(zhèn)一帶殲滅了圍追紅軍的反動軍隊,宣告了蔣介石“圍剿”計劃的徹底破產(chǎn)。
B.四川馬爾康縣黨壩鄉(xiāng)藏族喇嘛桑吉在紅軍經(jīng)過阿壩地區(qū)時受到影響參加紅軍,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后隨軍長征。
C.在長征途中,黨和紅軍依靠堅強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絕處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勝利,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D.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jié),是紅軍長征始終保持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武器,也是長征勝利的重要條件。
(4)請結(jié)合材料二的內(nèi)容,給長征下一個簡要定義。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luò)。組卷:59引用:17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命若琴弦
史鐵生“你師爺一輩子才冤呢?!?br />“他彈斷了多少根?”
“他本來能彈夠一千撂,可他記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彈斷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他說最多十天就回來。準也沒想到他竟去了那么久。
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時已經(jīng)是冬天。漫天大雪,灰暗的天空連接著白色的群山。沒有聲息,處處也沒有生氣,空曠而沉寂。所以老瞎子那頂發(fā)了黑的草帽就尤其躦動得顯著。他蹣蹣跚跚地爬上野羊嶺。廟院中衰草瑟瑟,躥出一只狐貍,倉皇逃遠。
村里人告訴他,小瞎子已經(jīng)走了些日子。
“我告訴他等我回來。不知道他干嘛就走了。他沒說去哪兒?留下什么話沒?”
“他說讓您甭找他?!?br />“什么時候走的?”
人們想了好久,都說是在蘭秀兒(小痞子的心上人)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明白。
眾人勸老瞎子留下來,這么冰天雪地的上哪幾去?不如在野羊坳說一冬天書。老瞎子指指他的琴,人們見琴柄上空蕩蕩已經(jīng)沒了琴弦。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啞了,完全變了個人。他說得去找他的徒弟。
若不是還想著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藥方原來是一張無字的白紙。他不信,請了多少識字而又誠實的人幫他看,人人都說那果真是一張無字的白紙。老瞎子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一會兒,他以為是一會兒,其實已經(jīng)幾天幾夜,骨頭一樣的眼珠在詢問蒼天,臉色也變成骨頭一樣的蒼白。有人以為他是瘋了,安慰他,勸他。老瞎子苦笑:七十歲了再瘋還有什么意思?他只是再不想動彈,吸引著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東西驟然間消失干凈。就像一根不能拉緊的琴弦,再難彈出悅耳的曲子。老瞎子的心弦斷了,準確地說,是有一端空無所系了。老瞎子在一個小客店里住了很久覺得身體里的一切都在熄滅。他整天躺在炕上,不彈也不唱,一天天迅速地衰老。直到忽然想起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茫茫雪野,皚皚群山,天地之間躦動著一個黑點。走近時,老瞎子的身影彎得如一座橋。他去找他的徒弟。他知道那孩子目前的心情、處境。
他一路走,便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那時有個東西把心弦扯緊,雖然那東西原是虛設(shè)。老瞎子想起他師父臨終時的情景。他師父把那張自己沒用上的藥方封進他的琴槽。“您別死,再活幾年,您就能睜眼看一回了?!闭f這話時他還是個孩子。他師父久久不言語。最后說:“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不錯,他的一輩子都被那虛設(shè)的目的拉緊,于是生活中叮叮當當才有了生氣。重要的是從那繃緊的過程中得到歡樂,老瞎子知道怎么對自己的徒弟說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小瞎子正跌倒在雪地里。一動不動,想那么等死。老瞎子懂得那絕不是裝出來的悲哀。小瞎子哭了幾天幾夜,老瞎子就那么一聲不吭地守著?;鸸夂涂蘼曮@動了野兔子、山雞、野羊、狐貍和鷂鷹……
終于小瞎子說話了:“干嘛咱們是瞎子!”
“就因為咱們是瞎子?!崩舷棺踊卮稹?br /> 終于小瞎子又說:“我想睜開眼看看,師父,我想睜開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br />“你真那么想嗎?”
“真想,真想……”
老瞎子把篝火撥得更旺些。
雪停了。鉛灰色的天空中,太陽像一面閃光的小鏡子,鷂鷹在平穩(wěn)地滑翔。
“那就彈你的琴弦,”老瞎子說,“一根一根盡力地彈吧?!?br />“師父,您的藥抓來了?”小瞎子如夢方醒。
“記住,得真正是彈斷的才成。”
“您已經(jīng)看見了嗎?師父,您現(xiàn)在看得見了?”
小瞎子掙扎著起來,伸手去摸師父的眼窩。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br />“一千二?”
“把你的琴給我,我把這藥方給你封在琴槽里?!崩舷棺蝇F(xiàn)在才懂了師父當年對他說的話……你的命就在這琴弦上。
“怎么是一千二,師父?”
“是一千二。我沒彈夠,我記成了一千?!崩舷棺酉耄哼@孩子再怎么彈吧,還能彈斷一千二百根?永遠扯緊歡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無字的白紙……
這地方偏僻荒涼,群山不斷?;牟輩仓须S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只野兔、狐貍,或者其他小野獸。山谷中鷂鷹在盤旋。
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開始:
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兩頂發(fā)了黑的草帽起伏躦動,匆匆忙忙,像是隨著一條不安靜的河水在漂流。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老瞎子和他的師父都是智者勇者,都歷經(jīng)了世事滄桑和夢想幻滅,都通過追加兩百根琴弦來給徒弟留下活著的目標和希望。
B.小說結(jié)構(gòu)嚴謹,詳略得當又前后照應(yīng)。老瞎子離開那么久的原因篇首并未詳細展開,先設(shè)疑;文中再通過回憶敘寫原因進行照應(yīng)。
C.小說中“雪停了。鉛灰色的天空中,太陽像一面閃光的小鏡子”從側(cè)面預(yù)示著小瞎子在萬念俱灰后又重新獲得活著的支撐。
D.小說語言優(yōu)美,有一種詩意蒼涼的韻味。文中反復(fù)對群山和雪野加以渲染描寫,既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又使小說具有詩化特點。
(2)小說的題目“命若琴弦”意蘊深遠,請結(jié)合對此題目的理解分析小說的主題。
(3)本文最后兩段有怎樣的表達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進行賞析。組卷:13引用:5難度:0.5
(二)(12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焦裕祿組織栽種泡桐防風固沙,為蘭考振興發(fā)展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戰(zhàn)略資產(chǎn)。有文藝天賦的焦裕祿喜愛泡桐,焦裕祿鐘愛的泡桐也①
1995年,北京樂器研究所比較全國十幾個地區(qū)的泡桐,認為蘭考泡桐具有紋理均勻,透音性好和耐腐蝕,不變形兩大特點和無可比擬的優(yōu)良聲學品質(zhì),②
1994年,輕工業(yè)部和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確定,蘭考縣為民族樂器音板定點生產(chǎn)基地。2014年9月,蘭考泡桐及其制品,獲國家生態(tài)原產(chǎn)地保護產(chǎn)品美譽。具有隔潮、不透煙、不易蟲蛀和耐腐蝕、耐酸堿,以及紋理優(yōu)美細膩、色澤鮮艷光亮、自然圖案逼真等特點的蘭考泡桐躋身家具和航空用材市場。蘭考生產(chǎn)的桐木拼板、膠合板、叉接板等板材,年出口量占河南省同類產(chǎn)品出口量的三分之一。2018年到2019年,蘭考泡桐產(chǎn)值達96億元,全縣銷售樂器82萬臺(把),生產(chǎn)的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漂洋過海遠銷美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總產(chǎn)值達40億元。今日蘭考,③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組卷:24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英雄”一詞在古典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呼喚英雄成了那個時代的聲音。在頒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習近平主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而今,時代變遷,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還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當今的時代還有英雄嗎?
對此,你有怎樣的感觸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8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