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新版必修1《第一單元 認識自我》2018年單元測試卷(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劫難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自然的劫難,一種是人為的劫難。前者包括地震、海嘯、臺風、火山爆發(fā)等。竺可楨給中國五千年的氣候變遷畫出了一個曲線,他發(fā)現(xiàn)氣溫相差一到兩攝氏度就對農(nóng)作物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不見了“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的盛景,也不見了“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的憂傷。[甲]孟子指出:“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闭婵芍^醍醐灌頂。
人們常常不能汲取歷史教訓,招致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嚴重。[乙]只落得“六朝舊事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的結局,古人告誡“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但中國森林面積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推波助瀾,造成很多問題,各種資源黯晦消沉。[丙]明朝劉基說,人利用自然資源等于是“盜”,天地之盜,我們是盜用天地的財物,但他說我們要善盜,不要“竭澤而漁”。
(1)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醍醐灌頂 B.常常 C.招致 D.推波助瀾
(2)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
A.甲 B.乙 C.丙組卷:1引用:2難度:0.6
-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9 -
4.《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標題出自明朝陳輝《荔枝》詩中的句子,下列對這首律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南州六月荔枝丹,萬顆累累簇更團。( ?。ā 。ā 。ā 。醺臻L霜暑靜,幾株斜覆石闌干。組卷:23引用:5難度:0.5
三、古代詩文閱讀(40分)
-
11.古詩文默寫。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劍閣崢嶸而崔嵬,
(2)故木受繩則直,
(3)可堪回首,
(4)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5)門前冷落鞍馬稀,組卷:3引用:2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番茄原來是生長在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漿果。當?shù)厝税阉斪饔卸镜墓?,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十六世紀時,一位英國公爵將之帶回英國,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里欣賞,仍沒有人敢冒險嘗試它的滋味。人們見它的莖葉長滿了茸茸的細毛,且分泌出一種怪味液體,認為吃了會中毒死亡。十七世紀時,一位法國畫家面對著美麗的“狼桃”,鼓足勇氣吃了一個,一種又酸又甜的滋味使他心驚肉跳。他急忙穿戴整齊,躺在床上等待著死神的降臨。但這位冒險的畫家并沒去見上帝,他的奇聞很快轟動了法國。從此歐洲人對番茄的戒心解除了。到了十八世紀,意大利廚師用番茄做成佳肴,番茄終于登上了餐桌。
請根據(jù)材料,任選一個角度,確定立意。要求: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0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