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育才中學八年級(下)月考科學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2分一題)
-
1.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捌凡琛辈坏氰b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愛茶之人更愛的還有那淡淡的清香。這種清香的感覺形成在( )
A.大腦皮層 B.鼻腔 C.舌頭 D.口腔 組卷:15引用:3難度:0.5 -
2.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h2>
A.
燈下手影B.
水中倒影C.
海市蜃樓D.
雨后彩虹組卷:4難度:0.5 -
3.關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聲音在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一樣的 B.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受到的阻礙最小,因此傳播速度最大 C.大的聲音比小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D.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4.在物理學中對聲音的特征的描述有“響度、音調、音色”這些詞,請選出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音色太差 B.“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這里的“音”是指聲音的音調太高 D.“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響度大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5.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外界物體反射的光落在眼睛的視網膜上,我們就能看清楚物體。光到達視網膜依次經過的結構是( )
A.角膜—晶狀體—房水—玻璃體—視網膜 B.角膜—玻璃體—晶狀體—房水—視網膜 C.角膜—晶狀體—玻璃體—房水—視網膜 D.角膜—房水—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組卷:27難度:0.5 -
6.將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熱水中,過一會兒把雙手同時放到一盆溫水中,則兩只手的感覺分別是( ?。?/h2>
A.右手熱,左手冷 B.兩只手均熱 C.右手冷,左手熱 D.兩只手均冷 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7.如圖為眼球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構1能調節(jié)瞳孔大小 B.結構2過度變凸,則看不清近處物體 C.結構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結構4是視覺形成的部位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
8.控制噪聲污染應從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傳播和防止噪聲進入人耳三個方面著手,下列事例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 ?。?/h2>
A.中考期間考場周邊工地停止施工 B.飛機場附近居民采用雙層真空窗 C.工人工作時戴防噪聲耳罩 D.汽車駛入市區(qū)禁止鳴喇叭 組卷:9引用:2難度:0.5 -
9.人體能通過感覺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h2>
A.聲波引起振動,在內耳中傳導順序為:前庭→耳蝸→半規(guī)管 B.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組織,具有感受冷熱、壓力等功能 C.當人從明亮處到暗處時瞳孔會縮小 D.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10.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向平面鏡,那么這束光線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別為( ?。?br />
A.30°、30° B.60°、60° C.30°、60° D.60°、30° 組卷:23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28題1分一空,29、30題2分一空共34分)
-
29.如圖是小勇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為完成實驗探究,還需要一個測量工具,這個測量工具是 ;
(2)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關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點燃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且 (填“點燃”或“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始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表明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 ,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 (填“轉換法”或“等效替代法”)。
(3)為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他將一塊與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豎放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從蠟燭A側觀察,仍能看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蠟燭B,將這塊白板移動到蠟燭A像的位置時,發(fā)現(xiàn)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
(4)拿走白板,他將端燭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將蠟燭B移到A像的位置,通過測量,他發(fā)現(xiàn)蠟燭A與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離變化了 cm,同時發(fā)現(xiàn)像的大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30.小明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
鏡的焦距是 cm。
(2)接著使燭焰向左移動5cm,此時應該將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的實像,人們利用這個原理制成了 。
(3)在實驗時,突然飛來了一只蒼蠅,停在了透鏡上,遮住了一部分透鏡,則光屏上的像是 (填字母)。
A.蒼蠅放大的像
B.蒼蠅縮小的像
C.蠟燭的像,但一部分沒了
D.整支蠟燭的像,稍微變暗了些組卷:1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