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qū)為明學校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1分,共40題,共40分)

  • 1.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3.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4.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引用:6難度:0.7
  • 5.現(xiàn)在轉基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前不久美國批準轉基因三文魚進入市場,旨在利用生物技術提升水產產業(yè),不過這種轉基因三文魚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馬飼養(yǎng)。關于轉基因技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6引用:12難度:0.7
  • 6.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6引用:4難度:0.9
  • 7.穩(wěn)定性選擇和單向性選擇是自然選擇中的兩種類型,前者是把種群中趨于極端的變異個體淘汰,而保留中間型的個體,后者是在種群中保留趨于某個性狀中某一極端的個體,而淘汰另一極端的個體。下列關于英國曼徹斯特地區(qū)受工業(yè)發(fā)展影響,樺尺蠖黑化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4難度:0.8
  • 8.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難度:0.6
  • 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10.下列為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概念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68引用:45難度:0.7
  • 11.長期使用某種農藥,會發(fā)現(xiàn)滅蟲的效果越來越差,這是因為有些害蟲具有了抗藥性。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害蟲產生抗藥性的根本原因是( ?。?/h2>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 12.自然選擇是指( ?。?/h2>

    組卷:19難度:0.9
  • 13.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受到當時科學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對生物進化的解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2引用:4難度:0.7
  • 14.下列關于種群基因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解答題(共4題,共60分)

  • 43.如圖是人體某局部組織的模式圖,箭頭表示物質交換方向,A、B、C表示結構,a、b、c、d表示液體.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A、B、C分別表示的結構是:A
     
    ;B
     
    ;C
     

    (2)abcd中不屬于內環(huán)境組成的是
     
    ;請以圖示表示a與d之間的物質交換: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3)abcd之間既彼此分離,又相互聯(lián)系,a與b之間隔以
     
    ,b與d之間隔以
     
    ,b與c之間隔以
     

    (4)人體組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為
     
    .具體而言,a與外界物質交換與
     
    等系統(tǒng)有直接關系.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44.圖甲是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
     
    (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
     
    。
    (2)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興奮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 
     

    (3)圖乙中傳遞信號的物質由A細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觸小泡,小泡再與
     
    融合,通過
     
    方式進入突觸間隙。興奮在突觸處的信號變化是
     
    。
    (4)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信號物質結合,引起B(yǎng)細胞產生
     

    組卷: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