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一(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8/2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古詩是古人心聲的真實記錄,是展現(xiàn)先民人生態(tài)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葉燮所說:“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故每詩以人見,人又以詩見。”讀詩就是讀人,閱讀那些長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這是我們了解前人心態(tài)的最佳途徑。清人沈德潛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敝袊湃嗽u價文學家時有一個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人品與文品并重。經(jīng)過歷代讀者集體選擇,凡是公認的大詩人,往往都是具備“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詩,從中可以感受真實心跳和脈搏,從而淪肌浹髓地領會傳統(tǒng)文化精神。從《詩經(jīng)》《楚辭》到明清詩詞,都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如果兼顧作品的經(jīng)典意義、閱讀難度等因素,唐詩宋詞應是我們的首選閱讀對象。
唐詩宋詞對于現(xiàn)代讀者到底有什么價值?我們先來看唐詩宋詞到底寫的是什么內容。中國古典詩歌有一個最古老的綱領,就是“詩言志”。到了西晉,陸機在《文賦》中又提出“詩緣情”。有人認為二者是對立關系,但是初唐孔穎達在《左傳正義》中說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對萬事萬物的價值判斷。唐詩宋詞的內容跟現(xiàn)代人沒有距離,因為詩詞中表達的那些內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觀和基本價值觀。比如喜怒哀樂,比如對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保家衛(wèi)國英雄行為的贊美,唐宋人如此,現(xiàn)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詩宋詞中典范作品所表達的內心情感、思考和價值判斷可以傳遞到今天,啟發(fā)我們更細致地品味人生意義和美感。
當然,唐詩宋詞對于現(xiàn)代人的最大意義,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們的情操、氣質和人格境界,有深遠的教育作用。且舉李、杜、蘇、辛為例。李白熱情謳歌現(xiàn)實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詩中蘊含強大精神力量。杜甫詩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和熱愛天地萬物的仁愛精神,是儒家思想積極因素的藝術表現(xiàn),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現(xiàn)。蘇軾在詞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來詞專寫艷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寫作抒情述志、詠史懷古等題材,使詞從音樂歌詞向抒情詩轉變,在以柔聲曼調為主的傳統(tǒng)詞樂中增添高昂雄壯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棄疾為首的愛國詞人把愛國主義主題變成當時詞壇的主旋律,他們繼承蘇軾詞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詞風,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涼兩種傾向充實了豪放風格。
總的來說,李、杜、蘇、辛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而且具有提升讀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閱讀唐詩宋詞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審美享受中不知不覺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這個過程就像杜甫所描寫的成都郊外的那場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古代文學經(jīng)典作品流傳至今的意義并不是專供學者研究,它更應該是供大眾閱讀欣賞,給予精神滋養(yǎng)。嚴肅深奧的學術論著只在學術圈產(chǎn)生影響,生動靈活的講解或注釋解說卻能將古典名篇引入千家萬戶。
(摘編自莫礪鋒《在讀詩讀人中感受萬千氣象》)(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葉燮認為“詩是心聲”,不能作偽,所以“每詩以人見,人又以詩見”,詩是人心聲的真實記錄,讀詩即讀人。
B.作者認為中國古典詩歌最古老的綱領“詩言志”與西晉陸機《文賦》中的“詩緣情”論是對立的關系。
C.李白的詩作蘊含強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積極的入世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凸現(xiàn)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則比杜甫略遜一籌。
D.所有古代文學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義,它既可以供學者研究,也可以供大眾閱讀欣賞,給予人們精神滋養(yǎng)。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認為古詩有很高的閱讀價值,而唐詩宋詞應是首選閱讀對象,并從多個方面闡釋了作出這一論斷的理由。
B.文章以辛棄疾為首的南宋愛國詞人為例,闡述他們把愛國主義主題變成當時詞壇的主旋律,其作品至今仍有現(xiàn)實意義。
C.引用論證是本文的鮮明特色,在論證的各個層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經(jīng)典言論,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D.文章從古詩到唐詩宋詞,從唐詩宋詞到李、杜、蘇、辛,文本的分析范圍漸次縮小,議論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凡是公認的大詩人,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詩,不僅可以讀出“第一等學識”,更重要的是能體會“第一等襟抱”。
B.因為唐詩宋詞的典范作品可以在人生意義和美感上給我們許多啟迪,所以在情志方面它們所表達的內容與現(xiàn)代人是相通的。
C.李、杜、蘇、辛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藝術表現(xiàn)上,都各有其獨特之處,但它們都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yǎng)。
D.我們在閱讀唐詩宋詞典范作品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如同杜甫所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組卷:6引用:5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藝術的發(fā)展與人類整個發(fā)展進程緊密相關,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藝術的發(fā)展也一直如影隨形,比如,達?芬奇的繪畫里就涉及解剖學,他用一種美術的概念讓人們對解剖學獲得認知;照相機的出現(xiàn)導致了印象派的出現(xiàn),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諾阿,他的很多創(chuàng)作都參考了照片。這也導致西方的繪畫在某一段時期內,一直跟科技的東西有一種反向思維,藝術家們希望繪畫藝術離照片盡可能遠一些,畫家在創(chuàng)作時更多的是從照片里找到他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但形成的繪畫作品還是希望尋找藝術本體的價值。
AI的出現(xiàn)無疑會給人類發(fā)展帶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需要對其進行重新認知。藝術體系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到非常明顯的影響,甚至會是顛覆性的。事實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現(xiàn),都會顛覆人類原來的認知方式。未來AI在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會不會超越人類?精神的東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離開?藝術創(chuàng)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關系?在我看來,藝術創(chuàng)作和精神是不能分離的,無論是詩歌還是繪畫,目前我們了解到的AI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都是把不同藝術家的風格進行數(shù)據(jù)輸入和分析,最后呈現(xiàn)出一件新的“藝術作品”。這件新的“藝術作品”其實分享的還是人類藝術家的經(jīng)驗和知識。AI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知識的更新,也必須經(jīng)由人類對它們的數(shù)據(jù)更新來完成。
AI時代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沒有邊界?我覺得藝術跟別的領域一樣,它的邊界也是處于不斷地被提出和不斷地被打破的過程中。所以,今天我們關于“AI時代的藝術邊界”的討論其實是一個無限的討論,藝術與科技的相互影響還會繼續(xù)發(fā)展,我們的認知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新的提升。
(摘編自張子康《藝術發(fā)展的邊界在不斷拓展》)材料二:
藝術與科學,都深入現(xiàn)實,源于現(xiàn)實,超越現(xiàn)實,反映客觀世界及其真實性、唯一性。藝術、藝術品、藝術家的概念有著本質區(qū)別,同樣,科學、技術、科學家的概念也有著本質區(qū)別。
藝術是“提煉”的“神似”,而AI“藝術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煉”與“模仿”有著本質區(qū)別?!疤釤挕笔怯猩Φ?,而“模仿”沒有生命力。
人乃萬物之靈,有與生俱來的直覺、靈感、感情與智慧。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獨創(chuàng)的擁有最高智慧的藝術品,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無唯一性,我們的“人臉識別”技術便無法應用。如此說來,AI顛覆藝術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學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類。在我看來,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稱之為藝術。如今的AI也只是技術上的應用創(chuàng)新,而非科學創(chuàng)新,如今的智能機器人科學理論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提出的。誠然,智能機器人會淘汰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簡單重復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詩機器人的出現(xiàn),只會淘汰無獨創(chuàng)性的、應制的、與時代脫節(jié)的詩作,高水平的、獨創(chuàng)性的、蘊含詩人豐富情感的、緊跟時代甚至超越時代的詩作仍然會存在,而且生命力會很強。同樣,智能繪畫機器人的出現(xiàn),只會淘汰無獨創(chuàng)性的、應制的、與時代脫節(jié)的畫作,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蘊含人類創(chuàng)作者豐富情感的畫作永遠有生命力??v觀藝術史,歷史對藝術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嗎?我們能讀到的經(jīng)典詩作、畫作,必是代表當時最高水平的詩作、畫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詩作、畫作被歷史淘汰了,當然這個淘汰的時間很長。因此,AI的出現(xiàn),也可以認為是人類主動應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時間縮短。
我相信,未來,藝術會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開拓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同樣,藝術家的想象力也會推動科學的不斷發(fā)展。
(摘編自韓倚云《AI時代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材料三:
近年來,隨著以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5G為代表的科技高速發(fā)展,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應用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周邊,同時,這些科技也逐步與藝術融合,作為藝術的輔助手段,供給藝術的需要。AI時代的藝術供給,較傳統(tǒng)手段更加多樣靈活,貫穿藝術產(chǎn)生的全過程,它能為藝術創(chuàng)作、收藏、傳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發(fā)各類主體的藝術創(chuàng)新活力,創(chuàng)造出更多藝術和科技融合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
AI時代,藝術供給煥發(fā)了新活力,也誕生了新形式。包括京東方在內的不少科技企業(yè)都在持續(xù)探索科技與藝術結合如何為藝術供給帶來更多可能性。他們依托各自的技術積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藝術大數(shù)據(jù)領域的應用探索,構建數(shù)字藝術物聯(lián)網(wǎng)生態(tài),打造了一些和傳統(tǒng)體驗完全不一樣的數(shù)字藝術欣賞與交易平臺,并通過與傳統(tǒng)藝術機構和藝術創(chuàng)作者合作,提供優(yōu)質藝術及衍生品的產(chǎn)品與服務,這些AI時代的藝術供給讓大眾能隨時隨地接受藝術和美學的熏陶,甚至欣賞到一些原本遙不可及的藝術品,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然,AI時代,數(shù)字化藝術品標準也亟待確立。數(shù)字化藝術品標準的確立,有助于使未來藝術呈現(xiàn)的形式更加豐富,也有助于更多數(shù)字藝術館的打造。讓大眾的藝術欣賞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美術館、博物館中的藝術品可通過標準化的數(shù)字化形式呈現(xiàn),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進入千家萬戶。
(摘編自羅嬌《科技為高質量藝術供給提供支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為,科技對藝術的影響一直存在并發(fā)展,我們的認知會不斷提升,AI時代藝術發(fā)展的邊界將無限拓展。
B.材料二認為,藝術能助力科學,科技手段也能開拓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目前藝術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輝煌。
C.材料三認為,科技與藝術結合能創(chuàng)造更多創(chuàng)新成果,同時數(shù)字化藝術品標準也亟待確立,以期出現(xiàn)更多元的藝術呈現(xiàn)形式。
D.三則材料都認為,AI不可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藝術作品,它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其實呈現(xiàn)的是人類藝術家的經(jīng)驗和知識。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藝術體系無疑會受到AI時代非常明顯的甚至是顛覆性的影響,但藝術自有其產(chǎn)生機制,不會被AI取代。
B.材料一所說的“反向思維”,是指某一時期西方繪畫希望能盡量遠離科技的影響,而追求藝術本體的價值。
C.藝術與科學都能反映客觀世界,但他們也有著本質區(qū)別,藝術有生命力,而AI“藝術品”則沒有生命力。
D.智能機器人只會淘汰掉那些無獨創(chuàng)性、感情貧乏、脫離了時代的藝術作品,他并不會影響藝術史的自然淘汰。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
A.不管是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都需要超乎尋常地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捕捉,去挖掘有價值的瞬間和現(xiàn)象。
B.當今的藝術早已不僅僅承載于紙上、布上或墻上,它還存在于屏幕之中、光電之中、虛擬現(xiàn)實之中。
C.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不僅使得科技有了倫理考量,而且也讓科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成為無限可能。
D.如果AI藝術突破了既有的藝術邊界,那也不是AI藝術的突破,而是人類運用AI的突破與延伸。
(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組卷:3引用:2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國人的“國粹病”
廖保平 因為“破解川劇變臉秘密”,曾金貴成為川劇愛好者的聲討對象。而法國女孩美蘭妮專程來中國拜曾金貴為師學習變臉的消息一出,聲討再起:“變臉是國粹,怎能隨便傳給外人?”
拜師學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問題之所以變得如此復雜,充滿火藥味,皆因變臉被視為“國粹”。變臉真是國粹么?曾金貴說,作為戲曲外化人物的一種手段,變臉只是戲劇的表演技巧,談不上所謂的“國粹”。
過去,獨門絕技——“絕活”的傳授大有規(guī)矩: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人)。自從國門被大炮轟開,國人發(fā)現(xiàn)國外有先進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無我有的“絕活”均被冠以“國粹”之名。一種技藝“粹”到“國”級,就跟國家榮譽、國家機密、國家利益等聯(lián)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維護甚至保衛(wèi)的意義。以前,洋人還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國粹派只好敝帚自珍?,F(xiàn)在洋人對你的“絕活”感興趣了,還想學一學,國粹派就嘩然起來:“絕活”是傳內不傳外(國)的。
照這樣說,作為國粹的京劇也是絕活,也應該傳內不傳外(國)??墒?,京劇大師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鮮事,并沒有背上“賣國賊”的罵名,相反,京劇卻因此變得更有人氣,更有影響力。
或許,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對國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讀過魯迅的《拿來主義》,且發(fā)生了誤解。魯迅的《拿來主義》一開頭有云:“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字里行間,魯迅對梅蘭芳博士頗有微詞。曾金貴即當代的梅蘭芳,假如魯迅還在,曾金貴先生也一定會在魯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論,愚以為謬矣!其一,我要說,魯迅的《拿來主義》提及梅蘭芳先生,旨在抨擊統(tǒng)治者的媚外賣國,而絕不是在諷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問題上,魯迅本人也絕不是一個“閉關主義”者。這一點只要翻看一下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史,就很容易找到實例。
我認為,那些誓死捍衛(wèi)國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經(jīng)成為“國粹病”患者。當一種“國粹”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外來文化碰撞交融以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時,他們卻抱殘守缺,對碰觸者給以叛徒敗類般的聲討,真是病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文化的交流與交融是必然趨勢,我們如何用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文化和別人的文化,如何讓我們輕裝上陣,而不是像守財奴一樣對待國粹,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一段寫曾金貴兩次遭到聲討,其目的是樹立全文批駁的靶子,引出下文對“國粹病”的批駁、評析。
B.曾金貴認為,變臉只是作為戲曲外化人物的一種手段,只是戲劇的表演技巧,根本與“國粹”毫無關系,這體現(xiàn)出他開放的“國粹觀”。
C.“國粹病”是指當一種“國粹”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需要外來文化碰撞交融以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時,那些誓死捍衛(wèi)國粹到非理性的人卻抱殘守缺,對碰觸者給以叛徒敗類般的聲討。
D.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文化的交流與交融是必然趨勢,對曾金貴的做法,我們不要妄加指責,否則可能會有理解上的偏差。
(2)“以前,洋人還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國粹派只好敝帚自珍?,F(xiàn)在洋人對你的‘絕活’感興趣了,還想學一學,國粹派就嘩然起來?!闭埥Y合全文分析,國粹派是怎樣一種人?“敝帚自珍”與“嘩然”分別有何含義?
(3)文中說“京劇大師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鮮事,并沒有背上‘賣國賊’的罵名,相反,京劇卻因此變得更有人氣,更有影響力”,請指出作者在這里批駁“國粹派”觀點所使用的論證方法,并分別予以說明。組卷:11引用:8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3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碟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甭務呤紘W不厭,久乃信服。熙寧二年,王安石執(zhí)政,素惡其議論異己,以判官告院。軾見安石贊神宗以獨斷專任,因試進士發(fā)策,以“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為問,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通判杭州。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于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并媒蘗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臺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筑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士?!比辏褡谑旨捯戚Y汝州,軾未至汝,上書自言饑寒,有田在常,愿得居之。朝奏入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庇衷唬骸俺鲈诎彩?、入在子瞻耳。”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朝奏入/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B.朝奏入/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C.朝奏入/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D.朝奏入/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部,六部之一,主要管理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學校、戶口、科舉等工作。
B.信服的“信”指相信,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信難求”的“信”不同。
C.御史,周代屬于史官,秦漢以后,成為專門執(zhí)掌糾彈之任的監(jiān)察官員。
D.熙寧,皇帝年號?;实奂次粫r或在位期間可更改年號,稱為“改元”。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參加科舉考試,所寫文章被歐陽修欣賞,參加殿試,又被選拔為進士乙科。
B.王安石一向厭惡蘇軾的觀點與自己不一致,排擠蘇軾,讓蘇軾擔任判官告院。
C.御史李定等人誣陷蘇軾寫詩毀謗朝廷,蘇軾被逮捕入獄,宋神宗惜才,沒有殺他。
D.蘇軾在金陵拜見王安石,勸王安石向朝廷進言止兵息獄,但是遭到王安石嚴厲拒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
②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組卷:1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應用(5小題,共21分)
-
13.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他們都出身平凡,沒有顯赫家世,但憑借讀書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也實現(xiàn)了人生的華麗逆襲。從農(nóng)村娃,到具有高學歷,再到成為全國人民崇拜的“偶像”,成功的背后,有我們看不到的辛苦付出。
聶海勝在成為航天員的前4年時間里,要完成基礎理論、體質等8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艱苦訓練,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
劉伯明的父親曾見證過兒子訓練的艱苦,坐在高空旋轉椅上,疾轉100多圈后,下來還要辨別方向;有幾天要24小時頭朝下躺在30度角傾斜的床上。
湯洪波的父親透露說,兒子訓練后累得“樓都爬不了了”。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夢想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角度和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