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教版必修2高考題單元試卷:第6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01)
發(fā)布:2024/12/17 14:0:2
一、選擇題(共23小題)
-
1.假設地球和火星都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小于火星到太陽的距離,那么( ?。?/h2>
A.地球公轉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轉周期 B.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小于火星公轉的線速度 C.地球公轉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轉的加速度 D.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轉的角速度 組卷:3231引用:67難度:0.9 -
2.P1、P2為相距遙遠的兩顆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處各有一顆衛(wèi)星s1、s2做勻速圓周運動,圖中縱坐標表示行星對周圍空間各處物體的引力產生的加速度a,橫坐標表示物體到行星中心的距離r的平方,兩條曲線分別表示P1、P2周圍的a與r2的反比關系,它們左端點橫坐標相同,則( ?。?/h2>
A.P1的平均密度比P2的大 B.P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2的小 C.s1的向心加速度比s2的大 D.s1的公轉周期比s2的大 組卷:3460引用:53難度:0.7 -
3.宇航員王亞平在“天宮1號”飛船內進行了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狀態(tài)下的物理現象.若飛船質量為m,距地面高度為h,地球質量為M,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則飛船所在處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h2>
A.0 B. GM(R+h)2C. GMm(R+h)2D. GMh2組卷:5194引用:72難度:0.9 -
4.未來的星際航行中,宇航員長期處于零重力狀態(tài),為緩解這種狀態(tài)帶來的不適,有人設想在未來的航天器上加裝一段圓柱形“旋轉艙”,如圖所示,當旋轉艙繞其軸線勻速旋轉時,宇航員站在旋轉艙內圓柱形側壁上,可以受到與他站在地球表面時相同大小的支持力。為達到上述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旋轉艙的半徑越大,轉動的角速度就應越大 B.旋轉艙的半徑越大,轉動的角速度就應越小 C.宇航員質量越大,旋轉艙的角速度就應越大 D.宇航員質量越大,旋轉艙的角速度就應越小 組卷:3214難度:0.9 -
5.過去幾千年來,人類對行星的認識與研究僅限于太陽系內,行星“51 peg b”的發(fā)現拉開了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繞其中心恒星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約為4天,軌道半徑約為地球繞太陽運動半徑的
,該中心恒星與太陽的質量比約為( ?。?/h2>120A. 110B.1 C.5 D.10 組卷:3168引用:49難度:0.9 -
6.登上火星是人類的夢想,“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透露:中國計劃于2020年登陸火星。地球和火星公轉視為勻速圓周運動,忽略行星自轉影響,根據如表,火星和地球相比( ?。?br />
行星 半徑/m 質量/kg 軌道半徑/m 地球 6.4×106 6.0×1024 1.5×1011 火星 3.4×106 6.4×1023 2.3×1011 A.火星的公轉周期較小 B.火星做圓周運動的加速度較小 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較大 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較大 組卷:2400引用:55難度:0.9 -
7.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對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處、以相同的速率平拋一物體,它們在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之比為2:
.已知該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徑為R.由此可知,該行星的半徑約為( )7A. R12B. R72C.2R D. R72組卷:5522引用:69難度:0.9 -
8.如圖,若兩顆人造衛(wèi)星a和b均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a、b到地心O的距離分別為r1、r2,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則( )
A. =v1v2r2r1B. =v1v2r1r2C. =(v1v2)2r2r1D. =(v1v2)2r1r2組卷:3828引用:57難度:0.9 -
9.設太陽質量為M,某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為T,軌道可視作半徑為r的圓.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描述該行星運動的上述物理量滿足( )
A.GM= 4π2r3T2B.GM= 4π2r2T2C.GM= 4π2r2T3D.GM= 4πr3T2組卷:1519引用:53難度:0.9 -
10.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根據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可知( ?。?/h2>
A.火星與木星公轉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們軌道半長軸之比的立方 B.火星和木星繞太陽運行速度的大小始終相等 C.太陽位于木星運行軌道的中心 D.相同時間內,火星與太陽連線掃過的面積等于木星與太陽連線掃過的面積 組卷:308引用:116難度:0.8
三、解答題(共6小題)
-
29.兩個星球組成雙星,它們在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下,繞連線上某點做周期相同的勻速圓周運動?,F測得兩星中心距離為R,其運動周期為T,求兩星的總質量。
組卷:881引用:53難度:0.1 -
30.如圖,P、Q為某地區(qū)水平地面上的兩點,在P點正下方一球形區(qū)域內儲藏有石油,假定區(qū)域周圍巖石均勻分布,密度為ρ;石油密度遠小于ρ,可將上述球形區(qū)域視為空腔。如果沒有這一空腔,則該地區(qū)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豎直方向;當存在空腔時,該地區(qū)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會與正常情況有微小偏離。重力加速度在原豎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對于正常值的偏離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為了探尋石油區(qū)域的位置和石油儲量,常利用P點附近重力加速度反?,F象。已知引力常數為G。
(1)設球形空腔體積為V,球心深度為d(遠小于地球半徑),PQ=x,求空腔所引起的Q點處的重力加速度反常。
(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徑L的范圍內發(fā)現: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δ與kδ(k>1)之間變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現在半徑為L的范圍的中心,如果這種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試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體積。組卷:1375引用:25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