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六單元》2021年單元測試卷(9)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屬于藝術(shù)之范疇,其終極旨歸應為“詩”。詩性當是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突出特征。作家要藝術(shù)化地去處置現(xiàn)實,提升小說作為故事性文本的藝術(shù)含量,從而使其抵達更高層次的詩性彼岸。過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會遮蔽或者喪失其詩性,而墮入通俗性的歧途。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詩性之關(guān)系,應當成為小說家的第一要務。綜觀中國當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詩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離葆有更高藝術(shù)含量的“純文學”軌道上漸行漸遠,而墮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說是當下最為繁榮的文學體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一些作家似乎過多沉迷于敘述模式的借鑒和實驗,陶醉于魔幻現(xiàn)實的營造,癡心于恢宏歷史的展現(xiàn),執(zhí)著于玄妙故事的構(gòu)思,卻忽視或者漠視了小說詩性的構(gòu)建。在他們的作品中,難于找尋到詩化的現(xiàn)實、詩意的語言和充滿詩魅的意象,而直露的現(xiàn)實、粗鄙的語言和意象的缺席,卻占據(jù)了不小的空間。而且,過度商業(yè)化的氛圍造成了他們心態(tài)的浮躁和對利益的追逐,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小說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幾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這并不是對中國當代小說的全面否定。中國當代小說中不乏富有詩性、藝術(shù)水準頗高的佳作,但這類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沖刷、侵蝕。
(摘編自仕永波《小說亟待提升詩性品質(zhì)》) 材料二:海德格爾認為,文學是人們在天地之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嶄新的詩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詩意生存的生命。日常生活是非詩意的,我們只有通過文學的引領才能到達詩意,感受無限,領悟神圣。既然日常生活總是被非詩意遮蔽著,是庸常的、缺乏藝術(shù)質(zhì)感的,而文學又必須是充滿詩意的,那么,文學活動的第一步就應該是對生活進行異質(zhì)化處理,也就是把客觀生活改造成能夠體現(xiàn)人生的普遍經(jīng)驗的、心靈化和情態(tài)化了的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詩意的生活。上述思想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理念,與傳統(tǒng)的強調(diào)文學與生活同質(zhì)性的“模仿”和“再現(xiàn)”理論,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固守傳統(tǒng)的“模仿”“再現(xiàn)”原則的固然不是少數(shù),而追求敘事的詩性價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覺追求。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文學樣式,更多的是與歷史發(fā)生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說,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經(jīng)國史之補”的面貌出場的。因此,可以說早期的小說主要是對人與社會的具象描述和刻意模仿,并以此來達到道德教化的目的。這樣的小說不是一種純粹的藝術(shù),人們更多地關(guān)心它所敘之“事”,而不關(guān)心它是如何“敘”事,其社會歷史價值遠遠大于藝術(shù)價值。但在其漫長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小說不斷地從講故事的原始形態(tài)向詩性敘事的現(xiàn)代形態(tài)發(fā)展。許多現(xiàn)代優(yōu)秀小說,借用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的話說,是“浸透了詩的”。在中國,第一部充分詩化的敘事文學作品是《紅樓夢》。在這部不朽之作中,諸如“頑石幻形入世”“絳珠還淚”“木石姻緣”“風月寶鑒”等審美意象奇幻而豐盈,隱喻、象征、反諷、復義等詩性手法層出不窮,超言絕象的不盡內(nèi)涵對人的心智有著永恒的吸引力。曹雪芹將人間嚴酷的現(xiàn)實世界充分詩意化了,因此他的作品達到了敘事藝術(shù)的巔峰。
(摘編自孫春旻《論現(xiàn)代小說的詩性敘事》) 材料三: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集中反映一個作家的審美追求,決定著作品基本的審美品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孫犁的小說表現(xiàn)出很強的詩化品格。一般來說,生活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斗爭,一般的小說作家往往通過立體多面的人物性格來反映豐富、復雜的社會人生。但是由于特殊的人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孫犁不喜歡表現(xiàn)生活中丑惡的、悲觀的一面,而喜歡寫人生美好的、歡樂的東西。在孫犁的小說世界里,大量的農(nóng)村青年婦女構(gòu)成了一個獨特的人物系列畫廊?!独虾氖隆防锏男∶?、《丈夫》里的媳婦、《蘆花蕩》里的兩個女孩、《荷花淀》與《囑咐》里的水生嫂、《正月》里的多兒、《蒿兒梁》里的女主任、《吳召兒》里的吳召兒、《山地回憶》里的妞兒……對這些青年婦女,孫犁不是窮形盡相、面面俱到地刻畫描寫,而是重在發(fā)掘她們的靈魂美、人情美,作者把這些人物當作“美的極致化身”,而不是借她們來展示廣闊復雜的社會人生。在孫犁的筆下,她們的性格無一例外都是凝定的、單純的,但她們因包蘊著作者的豐厚情感和美好理想而顯得富有詩意,可以稱之為詩化的人物。
孫犁抒情絕少像五四時期郁達夫那樣直抒胸臆,而是以間接傳達的方式,將情感充分客觀化,融感情于景物和人物描寫之中,移情入景,物我交融,因而他的小說生成了一個又一個別有韻致的意境。小說與詩畢竟是兩種不同文體,在營造意境方面二者是有差別的:詩是抒情文體,在一首詩中,意境是統(tǒng)一的、自足的;而小說是敘事文體,人事過程的展現(xiàn)必須以場面的遞進為背景,小說的意境是通過場面來顯示的。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指出:“意境不僅指一種深善的情旨,同時還要配合一個活生生的場面,使那情旨化為可以感覺的。”孫犁的許多小說往往就是由幾個場景連綴而成,而意境就是在一定的場景中刻意創(chuàng)造的。正是內(nèi)在于小說深層的詩情詩境,將缺少時間規(guī)定性的生活片段連綴貫穿起來,使得孫犁小說呈現(xiàn)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之美。
孫犁像寫詩一樣寫小說,也像寫詩一樣錘煉語言,他的小說語言富有詩的特質(zhì)、詩的美感。巧設比喻,是孫犁小說語言詩性美的突出表現(xiàn)。圍繞一個描寫對象,以比喻為手段多方網(wǎng)羅物象,擴大語言的意象密度,增強語言的詩意,這可以說是他的“繁筆”。而“簡筆”他也同樣用得富有詩意,他善于捕捉富有表現(xiàn)力的生活細節(jié),白描勾勒,寥寥數(shù)語,便傳達出豐富的意味。例如,《荷花淀》里水生嫂聽說丈夫要隨隊出征: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手指的震動分明是內(nèi)心的震動:是依戀丈夫,還是擔心丈夫,還是因為想到獨身持家的艱辛?或者這些心緒兼而有之?對此作者不著一字,留下空白,讓讀者根據(jù)主人公的動作細節(jié)去想象。富有音韻美和節(jié)奏感,是孫犁小說語言詩化的又一個重要特征。朱光潛認為:小說的功用在于敘事說理,而詩則著意于抒情遣興,“事理可以專從文字的意義上領會,情趣必從文字的聲音上體驗”。由于詩的滲透,孫犁小說語言的音樂性大大增強,語言的內(nèi)在節(jié)奏提高到一個重要的地位。
(摘編自靳新來《孫犁小說的詩性特質(zhì)》)(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詩性是所有文學形式共有的本質(zhì)特征,是所有文學形式的普遍追求,是提高文學作品藝術(shù)品位的首要因素。
B.小說的故事性和詩性之間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故事性越強則詩性越弱;反之,故事性越弱詩性就越強。
C.小說是否具有詩性的特質(zhì),取決于作者能否將傳統(tǒng)詩歌營造意境的技法靈活自如地移植到小說創(chuàng)作之中來。
D.文學的“異質(zhì)化”意指對客觀現(xiàn)實人生所做的情態(tài)化和心靈化藝術(shù)加工,不同于傳統(tǒng)的“模仿”“再現(xiàn)”。
(2)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詩性小說關(guān)注的是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和審美價值,往往淡化其社會歷史價值,不追求作品的道德教化作用。
B.海德格爾對客觀生活進行主觀異質(zhì)化處理的觀點,同孫犁將主觀情感充分客觀化的做法,本質(zhì)是一樣的。
C.小說中的人物如果承載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體現(xiàn)了作者的理想追求,那這部小說就可以視為詩性化作品。
D.孫犁的詩性小說,往往人物對話簡潔,不重視人物語言個性化,卻很重視對人物心理作細致入微的刻畫。
(3)下列與孫犁小說的詩性特征相吻合的一項是
A.《祝福》中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外貌,這三次肖像描寫代表了她人生的三個階段,真實而傳神地刻畫了其精神世界。
B.《裝在套子里的人》談到別里科夫的婚事時寫道,“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jié)了婚”,極盡諷刺之能事。
C.《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有關(guān)風雪的景物描寫雖著墨不多,卻渲染了氣氛,同時推動情節(jié)層層發(fā)展、逐步走向高潮。
D.《邊城》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xiàn)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4)材料三在說理時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舉例說明。
(5)如何提升中國當代小說的“詩性”特征?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明。組卷:42引用:20難度:0.7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黃昏
薩基
諾爾曼?葛爾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園的長凳上。這是三月初的一個傍晚。暮色蒼茫,籠罩著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點點星星的亮光沖淡著昏暗的夜幕。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這樣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們遺忘的小人物在活動著。他們有的蕩來蕩去,無聲無息;有的把自己點綴在長凳和木椅上,毫不顯眼,在昏暗中,他們的身影已無法辨認清楚。
葛爾特茨比此時覺得眼前的景色與他的心情完全和諧。黃昏,在他看來,是失意者的時刻。經(jīng)過奮斗仍不免遭到慘敗的男男女女,在這日薄西山的時候紛紛出來活動,躲避著好奇者的尋根問底。長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著一位老先生。從他的神態(tài)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會抗衡,但是他的氣概已經(jīng)衰退。坐了一會兒,老人起身離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來的位子幾乎立刻就被一個年輕人占據(jù)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開朗,嘴里還狠狠地罵了一聲,好像是要強調(diào):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能使他稱心如意。
“看來您心情不大好啊?!备馉柼卮谋日f道,心想他這番表演準是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輕人轉(zhuǎn)過身來,臉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爾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覺了起來。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說,“我干了一件有生以來最傻的事?!?br /> “是嗎?”葛爾特茨比不動聲色地問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倫敦,本打算在伯塔剛尼安飯店落腳,”年輕人接著說道,“可是到了那兒我才發(fā)現(xiàn),飯店已經(jīng)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處,就出去買香皂了——我討厭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記準備了。我在街上溜達一會兒,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轉(zhuǎn)身回旅館。就在這時候,忽然意識到,我根本沒記住旅館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條街上。這多么尷尬!我在倫敦又舉目無親。我出來的時候,身上只帶了一先令。買了塊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個流浪街頭,無處棲身了?!?br /> 年輕人講完這段故事后,出現(xiàn)了片刻沉寂。這種沉寂是意味深長?!澳蟾畔耄抑v的這段遭遇荒誕無稽吧?!蹦贻p人隨后委屈地說道。
“這事也并非不可能?!备馉柼卮谋认穹ü賹徖戆讣频恼f。
聽完,年輕人精神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提上過夜了,除非能找到一個夠朋友的人,他能相信這是確有其事。不管怎么說,我很高興,因為您并沒有認為我這段遭遇過于荒唐。”
年輕人往這最后一句話里傾注了不少熱情,就好像有意向葛爾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經(jīng)具備了夠朋友的人的必要條件。
“然而,”葛爾特茨比慢吞吞地說,“這段故事里的破綻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塊香皂來?!?br /> 年輕人連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亂地摸了起來。他一下子跳了起來。
“準把它丟了。”他怒氣沖沖地嘟囔了一聲。
“一個下午就丟了家旅館,又丟了塊香皂,這只能說明您存心粗枝大葉。”葛爾特茨比接著說道,可是年輕人沒等他話音落地就走了。他順著小路溜掉了,頭吊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說來怪可惜,”葛爾特茨比想道,“整個故事中只有出去買香皂有說服力,然而在這細節(jié)上露了馬腳。他要有一點先見之明,就應該事先準備下一塊新的香皂。”
想到這里,葛爾特茨比站了起來,準備離去。就在這時候,他驚訝地喊了一聲。只見地上,在長凳邊上,躺著一個嶄新的圓形小紙包,除了是塊香皂,還能是什么!準是那年輕人一屁股坐下來的時候從衣兜里掉出來的。
說時遲,那時快,葛爾特茨比立刻去尋找這位年輕人的蹤影。就在他感到無望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那個人正站在馬年道的路邊上,神態(tài)猶豫地站著。當他聽到葛爾特茨此呼喊他的時候,他帶幾分敵意,好像準備自衛(wèi)似的猛然轉(zhuǎn)過身來。
“能證明您那段遭遇真實性的重要證據(jù)找到了,”葛爾特茨比說道,伸出手來把香皂遞了過去?!澳吆螅以诘厣习l(fā)現(xiàn)的。我曾經(jīng)對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諒。您如不嫌棄,我可以借給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幣……”
年輕人連忙接過金幣,放進兜里。
“幸好給你找著了。”年輕人感激地說道。聲音還有點嗚咽。他急忙跑開了。
“這孩子真可憐,差點哭出聲來。這對我也是個教訓,不能自作聰明,不能僅僅憑一時的情況就給一個人下判斷。”
葛爾特茨比順著原路往回走去。經(jīng)過那條長凳時——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長凳下面和四周望來望去,捅來捅去。葛爾特茨比認出這就是剛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丟什么東西了,先生?”他問道。
“對了,丟了一塊香皂。”
(有刪改)
(1)下列對作品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暮色蒼茫、月光微弱,黯淡的光線烘托了人物低迷的心情,也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葛爾特茨比最終被騙的結(jié)局。
B.在老人“和社會抗衡”的神態(tài)里,和“氣概已趨衰退”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猜測到,他也遭遇了一些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
C.年輕人“神情坦然”,引起葛爾特茨“警覺”,葛爾特茨“不動聲色”地問起他的遭遇,這說明他不太相信年輕人說的話。
D.一開始葛爾特茨比激怒了年輕人,這使得后來他在呼喊年輕人時,年輕人不免“帶著幾分敵意”地“猛然轉(zhuǎn)過身來”。
(2)下列關(guān)于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刻意描繪了一起在黃昏時分的欺詐事件,使小說的故事背景、社會背景、人物命運等都涂染上了“黃昏”的色調(diào),具有象征意味。
B.小說以小見大,截取社會生活中一個具有典型性小切片,將原本并不奇崛的事件講述得曲折有致,引人入勝,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C.作品情節(jié)構(gòu)思撲朔迷離,以開放的架構(gòu)給讀者預留了想象的空間,使小說具有了“歐?亨利”式幽默滑稽的效果,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D.小說寫出了小人物的“黃昏人生”,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黃社會”,并對“黃昏人生”背后的人性墮落給予了不露聲色的審視和批判。
(3)請簡要概括小說中葛爾特茨比的人物形象特征。
(4)有人建議將小說標題改成“一塊香皂”,你覺得哪一個標題好?請結(jié)合文本陳述你的理由。組卷:21引用:5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中,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因此,有些人認為,只要戴上了口罩,就能預防此類病毒。而事實上,它還可以通過密切接觸或者氣溶膠傳播。
當然,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在佩戴口罩前,也一定要先了解口罩。①______,常見的如N95口罩、醫(yī)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塵口罩等。醫(yī)用口罩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它結(jié)合了醫(yī)用外科口罩和顆粒物防護口罩的優(yōu)點,可以過濾掉空氣中的各種顆粒物,同時也可阻斷飛沫和血液等分泌物,②______。N95口罩屬于顆粒物防護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預防各種飛沫傳染“新冠病毒”。其他類型口罩的效果可能會差一點,甚至起不到預防的作用。所以,如果選擇錯了口罩,可能會讓病毒有可乘之機。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掌握正確的佩戴方法。戴口罩時要保證口罩和面部相貼合,比如N95口罩的夾子要緊貼在鼻子上。如果是醫(yī)用口罩,要仔細地調(diào)整鐵絲,③______,這樣可以防止病毒進入呼吸道。這往往也是人們?nèi)菀缀鲆暤模瑧貏e注意。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請分別用一個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過15個字。組卷:12引用:11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2021年將迎來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在這特殊的歷史節(jié)點,為向黨的一百歲生日獻禮,樹人中學擬舉辦以“重溫紅色經(jīng)典,傳承革命精神,肩負時代使命”為主題的讀書、觀影心得交流會。
下面是主辦方推薦的部分紅色經(jīng)典小說、電影名目。
紅色經(jīng)典小說:《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創(chuàng)業(yè)史》《紅巖》《紅日》《紅旗譜》《林海雪原》《小英雄雨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紅色經(jīng)典電影:《南征北戰(zhàn)》《上甘嶺》《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小兵張嘎》《英雄兒女》《地道戰(zhàn)》《開國大典》《焦裕祿》《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智取威虎山》。
假如你應邀參加本場交流會,請以“與你一起走進 ”為題(橫線上填寫你所閱讀或觀看的一部紅色經(jīng)典的名稱),寫一篇推薦詞。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3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