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3課 短詩五首》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104引用:3難度:0.8
  • 2.依次填入下列詩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模ā 。?br />①我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_______著。
    ②明月_________了你的窗子。
    ③因為一切果實_______差異。

    組卷:63引用:2難度:0.9

  • 3.用“/”劃分下列詩句的朗讀停頓。
    (1)霜風呼呼的吹著(共2處)
    (2)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共2處)
    (3)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共1處)

    組卷:6引用:1難度:0.9

二、閱讀理解

  • 9.閱讀課外短文,完成后面題目。
    有詩,就有了美的鑰匙
    蔣勛
          少年時,有詩句陪伴,可以一個人躲起來,在河邊、堤上、樹林里、小角落里,不理會外面世界發(fā)生什么事。也可以背包里帶一冊詩,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筆記,或者就是腦子里記憶的一些詩句,也足夠用,可以一路念著、唱著,一個人獨自行走天涯海角。
          我習慣走出書房,在生活里聽詩的聲音。
          小時候,聽街坊鄰居閑聊,常常出口就是一句詩: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撿字紙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為是字紙撿多了也會有詩。鄰居們見了面總問一句:吃飯了嗎?也讓我想到樂府詩里動人的一句叮嚀:上言加餐飯。生活里,文學里,“加餐飯”都一樣重要。
          有些詩是因為懲罰才記住的。在懲罰里大聲朗讀: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朗讀像天山明月,像長風萬里,那樣遼闊大氣,那樣澄澈光明。詩句讓懲罰也不像懲罰了。
          小時候頑皮,一伙兒童去挖地瓜,被老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手持長竹竿追出來。他一路追一路罵,口干舌燥,追到家里,告了狀。父親板著臉,要我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為懲罰。背到“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時,我好像忽然讀懂了杜甫,在此后的一生里,記得人在生活里的艱難,記得杜甫或老農(nóng)民,會為幾根茅草或幾塊地瓜,唇焦口燥地追罵頑童。
          我們都曾是杜甫詩里欺負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詩句中長大,知道領悟和反省,懂得敬重句詩,懂得在詩里尊重生命。
          有詩,就沒有了懲罰。蘇軾總是在政治的懲罰里寫詩,越懲罰,詩越好。流放途中,詩是他的救贖。
          家家戶戶門聯(lián)上都有“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那是《詩經(jīng)》的聲音與節(jié)奏在一個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廟,讀到門楹上兩行長聯(lián),真是美麗的句子:
          風風雨雨,寒寒暖暖,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那一對長聯(lián),霎時讓我覺得驕傲,是在漢字與漢語的美麗中長大的驕傲,只有漢字漢語可以創(chuàng)作出這樣美麗工整的句子。平仄、對仗、格律,仿佛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個民族傳下來可以進入“春天”,可以遇見“花神”的通關密語。
          有詩,就有了美的鑰匙。
    (選自《文苑》,有刪改。)(1)文章第二段說“我習慣走出書房,在生活里聽詩的聲音”,下文寫了“我”在哪幾種生活情境中“聽詩的聲音”?請簡要概括。
    (2)請揣摩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生活里,文學里,“加餐飯”都一樣重要(“加餐飯”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②那一對長聯(lián),霎時讓我覺得驕傲,是在漢字與漢語的美麗中長大的驕傲,只有漢字漢語可以創(chuàng)作出這樣美麗工整的句子。(請品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3)你是怎樣理解“有詩,就沒有了懲罰”這句話的含義的?
    (4)“有詩,就有了美的鑰匙”是作者讀詩的深刻體驗。在你心中,什么是美的鑰匙?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簡述。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綜合實踐

  • 10.班級開展以“品味現(xiàn)代詩歌,陶冶學子情操”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
    (1)在“與詩同行”這一環(huán)節(jié),大家準備舉辦詩歌朗誦會,你認為應如何組織朗誦會。
    (2)請你為詩歌朗誦會擬寫一段開場白。

    組卷:13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