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北京市101中學九年級(下)月考化學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5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

  •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h2>

    組卷:315引用:141難度:0.9
  • 2.下列物質(zhì)不屬于大氣污染物的是(  )

    組卷:14引用:3難度:0.9
  • 3.人體缺乏某些元素會導致疾病,以下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4.廢棄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屬于( ?。?/h2>

    組卷:276引用:46難度:0.9
  • 5.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33引用:3難度:0.8
  • 6.化學肥料對糧食增產(chǎn)起著重要作用,下列物質(zhì)可做復合肥的是( ?。?/h2>

    組卷:30引用:3難度:0.8
  • 7.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主要應用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h2>

    組卷:110引用:3難度:0.8
  • 8.下列不屬于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的是(  )

    組卷:121引用:43難度:0.7
  • 9.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h2>

    組卷:126引用:4難度:0.7
  • 10.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79引用:15難度:0.9
  • 11.人體內(nèi)的一些液體正常pH范圍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h2>

    組卷:256引用:25難度:0.7
  • 12.能聞到花香的原因是( ?。?/h2>

    組卷:29引用:84難度:0.7
  • 13.下列食物中富含糖類的是( ?。?/h2>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二、解答題(共15小題,滿分45分)

  • 39.某興趣小組對鐵生銹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
    實驗1:探究鐵生銹的條件
    【進行實驗】
    如圖1所示,取三根潔凈無銹的鐵釘,分別放置在三個不同環(huán)境中,一周后觀察鐵釘生銹情況并記錄如下。

    實驗 A B C
    現(xiàn)象 在液面附近,鐵釘生銹嚴重 鐵釘無明顯變化 鐵釘無明顯變化
    【解釋與結論】
    (1)對比實驗
     
    (填序號),可以得出鐵生銹與水有關。
    (2)由上述實驗可知,鐵生銹的條件是
     
    。
    實驗2:探究NaCl溶液的濃度對鐵生銹速率的影響
    【進行實驗】
    室溫下,取大小、形狀相同的光亮鐵絲,用如圖2裝置完成實驗并記錄如下。
    實驗
    編號
    燒瓶內(nèi)液體(用于浸潤鐵絲)用量 放置不同時間,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高度(cm)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2.0mL蒸餾水 0.1 0.7 3.2
    1.5mL蒸餾水+0.5mL 10%NaCl溶液 0.3 1.5 5.0
    1.0mL蒸餾水+amL 10%NaCl溶液 0.8 3.3 7.9
    0.5mL蒸餾水+1.5mL 10%NaCl溶液 1.1 4.7 9.1
    2mL 10%NaCl溶液 0 0 0
    【解釋與結論】
    (3)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4)a=
     
    。
    (5)依據(jù)實驗①~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反思與評價】
    (6)小組同學重復實驗⑤,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
    燒瓶內(nèi)液體(用于浸潤鐵絲)用量 放置不同時間,導管內(nèi)液面上升高度(cm)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2mL 10% NaCl溶液 1.4 5.7 10.0
    則原實驗⑤失敗的可能原因是
     

    (7)綜合上述實驗結果,鐵制品的防護需盡量避免與水、氧氣、
     
    接觸。

    組卷:50引用:1難度:0.5
  • 40.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其部分反應原理如下:NaCl+CO2+
     
    +H2O═NaHCO3↓+NH4Cl。
    (1)請補全上述反應的方程式。
    (2)計算生產(chǎn)8.4t碳酸氫鈉,理論上需要氯化鈉的質(zhì)量。

    組卷: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