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 第六-十單元》2017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21分,每小題3分)

  •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3.下列每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7難度:0.7
  •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主若自,臣不匡正?、陂哉?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腰鐮?、酆?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蛇伏以進?、芙?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筆而書之?、莩家嗖荒塥?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全其家 ⑥便即護不納
    ⑦曰道也?、嘧晕鞫?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東。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三、閱讀理解(43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浣花草堂
    黃 裳
        到四川來以前,在行篋里放進了幾冊舊書,其中清初朱鶴齡的《杜詩輯注》是部頭最大的。雖然覺得有些累贅,可是終于還是放進去了。半月以來,枕上燈前,有時間就拿來翻翻,真也給旅途平添了無限趣味。盡管已經是平日熟讀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讀,就會給你帶來更為新鮮的感受。詩人的寫景抒情、用字遣詞,有時候也只有面對真實的山川風物才體會得出那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可貴的才華。
          杜甫在成都住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詩,約占他全部留下來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們就從他的詩里追尋他當日居住的草堂的遺址。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在成都西郊為他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浣花草堂”。歷代經過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繕,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煥然一新,成為游賞的登臨勝地。
          走出西郊,經過青羊宮、百花潭,沿著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條田間小徑,就可以遠遠望見一叢濃綠,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連綿不斷的圍墻,遠遠繞過去,才看得見那山門。走進去又是照例的幾重佛殿,伽藍,天王,佛像,這些都給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們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層大殿,才在一塊石碑上看到,這原來是草堂寺,還不是草堂。
          從大殿里出來,向和尚問了路,才又從右面的一道側門里穿出去,來到真正要拜謁的地方。從側門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疊起來的“草堂”兩個大字,再轉過去,就是一條曲折的、為兩堵矮矮的紅墻圍起來的夾道。那暗紅色的夾墻,碎石的泥徑,墻外的翠竹幽篁,幽靜極了。古建筑里經常使用的這種暗紅顏色,不知怎的,自然會產生那樣莊嚴寧靜的氣韻。
          從夾墻里穿出去,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幾十棵參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綠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廳堂,由石徑小橋連接起來,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過花徑,走到工部祠去。這是草堂幾組廳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著幾株用石壇圍起的大樹。潔凈無塵。這時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黃色的太陽灑了下來,穿過翠柏的枝葉,留下了滿庭稀疏的日影。
          走進祠里去看,廳內一排三龕,當中塑著杜甫的像。雖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卻也還清疏,沒有怎樣的仙氣,不能不說是難得的了。旁邊兩座龕里是陸游和黃庭堅兩位宋代詩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獨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這里排排坐的。黃、陸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這間廳堂背后的墻上,還嵌著兩塊更舊的杜甫石刻畫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從草堂的右側繞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檻,可以憑欄欣賞池里的圓荷。草堂簡樸卻也不失規(guī)模,給人一種清疏而幽峭的感覺,和杜甫當年居處的風格是近似的。這個新修繕的草堂,和幾百年前重修的原樣相去不遠,在最外面一進過廳墻上有一塊石刻舊圖,看那里勾勒出來的輪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這種地方,不用說,大紅大綠的建筑,大屋頂之類的鋪陳,都是完全不合適的。
    這里還新修了一個文物陳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題的一副對聯: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這是一副出色的對聯,它概括了詩人偉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們一直非常喜歡杜甫,說他的作品是“詩史”,在中國文學史上留給他一個最光輝的席位--詩圣。
          坐在水檻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復誦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曉霧里沾濕了露水的籠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發(fā)出幽香的紅蕖,往還追逐的蝴蝶,相并相親的白鷗,隨風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裊裊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輕得只禁受得起兩三個人的野渡,柴門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個多么勤懇的詩人!他從不放過一切刻畫現實的機會。他的詩里有豐富的人民生活的寫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風物的描寫。因為這一切都出現在祖國的土地上,也都是詩人所摯愛的。杜甫寫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愛的和平環(huán)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寫自然的草堂詩,總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這些詩里的“人民性”總看不大清楚,這恰恰把詩人的偉大處縮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選自《黃裳散文選集》,有刪改)
    (1)這篇游記為什么從杜詩寫起?
    (2)理解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
    ①雖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卻也還清疏,沒有怎樣的仙氣,不能不說是難得的了。
    ②默默地在心里復誦一下杜甫的草堂詩,會使你像一個夢游者似的走入四時不同、風光各異的如許境界。
    (3)文中作者對杜甫有哪些新的認識?請加以概括。
    (4)要全面地認識一個詩人,作者的做法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組卷:6引用:3難度:0.3

四、作文(5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樣的眼睛有不一樣的看法,一樣的耳朵有不一樣的聽法,一樣的嘴巴有不一樣的說法,一樣的心有不一樣的想法。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
    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
    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
    ④不得抄襲、套作。

    組卷:4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