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西省臨汾市侯馬市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13 8:0:9

一、讀?書(共12分)

  • 1.【書法  無言的詩篇】
    書法之美,美在點畫,美在結構,美在章法,美在意境。一幅好的作品能給人精神上的享受。請從下面的選項中為甲、乙兩幅書法作品分別選出最適當?shù)脑u價。?(  )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2.古詩文名篇寄寓著豐富的情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值得我們反復誦讀,認真體會。下面是小宇同學在“我愛古詩文”閱讀分享會上的發(fā)言稿,請你幫他補全空缺處的古詩文原句。
    一山一水,一詩一文,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流連吟誦,賦予了高山流水更多的情懷與哲思。
    (1)引“水”入詩文。水著月色,杜牧水邊描摹“煙籠寒水月籠沙,
     
    ”,渲染凄清氛圍;水化成淚,陳子昂登臺悲嘆“念天地之悠悠,
     
    ”,抒發(fā)惆悵之情;水凝成雨,趙師秀筆下“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江南雨季別具閑情雅韻;水曲折回環(huán),陸游筆下“山重水復疑無路,
     
    ”,農家的山水不乏哲思雅趣;水是鄉(xiāng)情,岑參遠赴邊塞,“故園東望路漫漫,
     
    ”,淚雨滂沱里奔涌著思念。
    (2)引“山”入詩文??可轿蚶?,楊萬里于崇山峻嶺中吟出“政入萬山圍子里,
     
    ”,頗具人生智慧;杜甫登臨泰山寫下“
     
    ,
     
    ”,揭示敢于攀登才能俯視一切的道理;王安石在飛來峰上寫下“
     
     
    ”,道出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理趣。

    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讀?思(共38分)

  • 3.中國航天事業(yè)所創(chuàng)造的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學校組織了“致敬航天夢?勇做摘星人”的主題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
    時間
    1999年11月20日 “神舟一號”,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成功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號”,載著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飛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實現(xiàn)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3日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別完成了2次空間交會對接
    …… ……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號”,創(chuàng)造了中國載人航天在軌飛行時間的新紀錄
    2022年11月30日 “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_____
    2023年5月30號 “神舟十六號”與“神舟十五號”在軌輪換,開展試驗,實施出艙活動。
    【活動一:了解航天歷程】?
    (1)組員小智搜集到下面這段關于“神舟十四號”與“神舟十五號”的文字,請你結合內容,將上面表格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7時33分,“神舟14號”航天員乘組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15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這是中國航天第一次實現(xiàn)在太空中的會師。勝利會師的兩個航天員乘組一起在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里留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的太空合影。
    【活動二:致敬航天英雄】
    航天員楊利偉:
    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都深深地感受到為國出征的豪邁,還原到我們內心當中,就是對家國的一種責任感和幸福感。
    航天員鄧清明:
    寧可備而不用,決不用而不備。
    航天員陳冬:
    飛向太空有各種未知和危險,但是在祖國利益面前,我們值得用生命去交換。
    (2)上面是組員小慧搜集到的航天員部分發(fā)言內容,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評論,表達對航天員的敬意,請你也分享出你的評論。
    【活動三:品讀經典名著】
    (3)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結尾處寫道:“有一天學術進步,這海底是要變?yōu)榭梢宰杂赏ㄐ械?。”如果有可能實現(xiàn)海底旅行,你最想親歷書中哪一個章節(jié)里的情景?請選擇一項,結合小說具體內容和自己的閱讀感受簡要說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價值千萬的珍珠》
    C.《沉沒的大陸》
    D.《章魚》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讀?寫(共70分)

  • 9.綜合實踐課上,班級開展了“民者,國之根也,重其食,愛其命”的主題活動。下面是各小組的成果匯報資料。
    材料一:食品安全風險類型
          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中新舊風險交替,主要表現(xiàn)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添加劑等傳統(tǒng)的食品安全風險仍然是主要的風險類型;另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農牧業(yè)和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以及新的消費方式帶來了新型食品安全風險。
    ?2022年我國食品抽檢總體不合格率為1.79%。其中農藥殘留占不合格樣品的近五成。農藥污染的途徑主要有:直接污染,指直接施用農藥造成食品及食品原料的污染。如給農作物直接施用農藥制劑,給動物使用殺蟲農藥,糧食、水果、蔬菜等食品貯存期間為防止病蟲害、抑制成長而施用農藥。間接污染,農作物施用農藥時,農藥可殘留在土壤中,可殘留數(shù)十年。農藥的微粒還可隨空氣飄移至很遠地方,污染食品和水源。這些環(huán)境中殘存的農藥又會被農作物吸收、富集,而造成食品間接污染。在間接污染中,一般通過大氣和飲水進入人體的農藥僅占4%左右,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的農藥可達到90%左右。

    材料二:
    _____      在工業(yè)和醫(yī)學領域,甲醛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有機物,但在食品行業(yè),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許將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違法。
          盡管有人認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條中添加甲醛沒有意義,但是面條等食品中檢測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陜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為了延長面條的保質期,從網上購買甲醛,生產面條時添加其中。警方及時將面店老板抓獲,他供認不諱,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罰款處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來甲醛還可能來自甲醛次硫酸氫鈉。甲醛次硫酸氫鈉是一種化工原料,俗稱“吊白塊”,國家已明令禁止將其作為添加劑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觀,一些不法商販在食物生產過程中將其摻入,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材料三: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食品安全已經越來越成為不同類型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消費者擔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機構進行了一項關于食品安全的調查。

    (摘編自中文互聯(lián)網數(shù)據資訊中心)材料四:
    完善“學校集中用餐”制度      近年來,中小學生食物安全引發(fā)全社會高度關注。日前,教育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聯(lián)合發(fā)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管理規(guī)定》,針對學校集中用餐安全問題作出部署,為保障師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學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首先,應確定校級以上的“學校集中用餐”責任主體,由責任主體負責制定地區(qū)餐費標準,設置非營利機構或委托有資質的餐飲企業(yè),以屬地為中心形成統(tǒng)一的采購、制作、運輸系統(tǒng),改變目前自辦食堂、委托、外包、外購等狀況。其次,進一步健全法規(guī)體系,對食堂面積、設施設備條件、人員資質等具體指標應作出明確規(guī)定。最后,“學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還兼具教育教化功能。學生可以在就餐過程中學習食材生長、飯菜烹調、學校餐食制作及運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識,為健康人生打下基礎;通過備餐及分餐過程中的小組分工培養(yǎng)合作能力;通過收拾餐具、餐后打掃過程培養(yǎng)責任心。最重要的是,體驗到與同學一起吃飯的樂趣。因此,“學校集中用餐”應納入旨在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有目的、有計劃的“食育”范疇,而不是只限于顧及安全與健康的“就餐”行為。
    (1)請根據材料二內容補寫一個小標題,寫在相應的橫線上。(標題在10字以內)
    (2)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原文相符的一項是
     

    A.農藥污染的途徑主要有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種方式。
    B.甲醛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有機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許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中的圖表顯示,只有1%的人擔心注水肉問題,說明注水肉不再成為食品安全問題。
    D.“學校集中用餐”不應只顧及安全與健康的“就餐”行為,還應顧及教育教化功能。
    (3)在綜合實踐課上,同學們圍繞“民以食為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請寫下你的發(fā)言稿。
    鏈接材料:
          2023年第33屆3?15晚會上,曝光了假國外香米,這里所看到的國外香米竟然跟國外沒有任何聯(lián)系,都是本地米加上香精所成,然后再經過精美的包裝就變成誤導消費者的國外香米。
    寫作提示:
    ①結合文中材料和上面的鏈接材料;
    ②思路清晰;
    ③語言得體;
    ④不少于100字。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10.自覺可能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最高獎賞,因為它能使我們從容面對人生中的困境與抉擇:因為自覺,我們不再糾結于路遇紅燈時的等待是浪費時間;因為自覺,我們不再認為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是人的自由;因為自覺,我們不再把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看作是自己的權利……但自覺并非是與生俱來的,從不自覺走向自覺,需要生活來教會我們;也許是成功,也許是失??;也許是表揚,也許是批評;也許是鼓勵,也許是打擊;也許是挑戰(zhàn),也許是危機……那么,究竟是什么教會了你自覺呢?
          請以“______教會了我自覺”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②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③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組卷:49引用:8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