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宜賓四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7/13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屬于顯性性狀的是( )
A.在雜交后代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B.在雜交子代中表現(xiàn)出來的親本性狀 C.出現(xiàn)概率高的性狀 D.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在子一代中得到表現(xiàn)的性狀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人們發(fā)現(xiàn),肺炎鏈球菌的R型和S型均存在1和2兩種類型,其中R1能自然突變成S1,R2能自然突變成S2,其他類型間均不能自然突變,若要證明促使R型轉化為S型的因子來自S型的菌落而不是自然突變,下列實驗設計應選擇的組合是:( ?。?br />①R1型菌落;
②R2型菌落;
③S1型菌落;
④S2型菌落;
⑤加入加熱殺死的S1菌;
⑥加入加熱殺死的S2菌;
⑦檢測是否出現(xiàn)S1;
⑧檢測是否出現(xiàn)S2A.①⑥⑧ B.②⑤⑧ C.①⑤⑦ D.②⑥⑦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神經(jīng)細胞中的核仁會出現(xiàn)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衰老的細胞內(nèi)多種酶活性降低,但仍有基因在表達 C.細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表現(xiàn)細胞的全能性 D.所有生物體都能通過細胞分裂達到繁殖后代的目的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4.在不染色的條件下,下列實驗材料中,最適合觀察細胞質(zhì)壁分離現(xiàn)象的是( ?。?/h2>
A.紫色洋蔥鱗片葉葉肉細胞 B.紫色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C.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D.紫色洋蔥根尖伸長區(qū)細胞 組卷:203引用:18難度:0.9 -
5.下列關于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以脂雙層作為細胞膜的基本骨架 B.脂雙層中的兩層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C.磷脂分子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 D.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在膜中具有相同的流動速率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6.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 ?。?/h2>
A.有紡錘體形成 B.著絲點分開 C.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D.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組卷:22引用:31難度:0.9 -
7.下列關于細胞無絲分裂和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有絲分裂過程需要進行染色體的復制,無絲分裂過程不需要 B.真核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原核細胞可進行無絲分裂 C.兩種分裂過程中可能見到一個細胞內(nèi)同時含有2個細胞核的情況 D.都會出現(xiàn)核膜、核仁的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現(xiàn) 組卷:269引用:2難度:0.8 -
8.下列關于ATP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一分子ATP水解掉兩個磷酸基團后即成為組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 B.能量通過ATP在吸能反應和放能反應中流通 C.在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中,線粒體和ATP的含量都很多 D.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均只有少部分儲存在ATP中 組卷:5引用: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60分)
-
24.澳洲老鼠的毛色有黑色、褐色和白色,其遺傳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兩種色素均不合成時毛色呈白色。當M、N基因同時存在時,二者的轉錄產(chǎn)物會形成雙鏈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題意分析,當M、N基因同時存在時,澳洲老鼠個體的毛色為
(2)現(xiàn)有純種褐色、黑色的雌雄個體若干,某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雜交實驗以探究這兩對基因是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你將實驗設計和預期結果及結論填寫完整。(不考慮突變及染色單體交叉互換)
①實驗方案;用純種褐色個體和純種黑色個體雜交得F1,
②預期結果及結論:
若實驗結果為:
若實驗結果為
(3)若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該動物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組卷:9引用:3難度:0.6 -
25.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生物學家洛索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nèi),通過蜥蜴實驗證明了進化論。
實驗方法:“假說—演繹法”
提出假說:“自然選擇法則”即使在短期內(nèi)同樣也能顯現(xiàn)出來。
實驗材料:沙氏變色蜥,大型卷尾蜥(沙氏變色蜥的天敵)
實驗原理:當大型卷尾蜥(沙氏變色蜥的天敵)出現(xiàn)初期,腿部較長的沙氏變色蜥因為奔跑速度更快,更容易生存下去,將在“自然選擇”中勝出。但是之后,隨著大型卷尾蜥逐漸開始并適應樹棲生活,短腿的沙氏變色蜥因為更適宜在樹枝中間靈活穿行,反過來取代長腿沙氏變色蜥,成為“自然選擇”的新寵。
(1)實驗過程:
①洛索斯選擇巴哈馬群島作為研究地點,共選擇了12座沙氏變色蜥生活的小島,分為兩組:
實驗組:
對照組:
②記錄實驗結果,研究結果證明了洛索斯的假說成立。
(2)該實驗為
(3)大型卷尾蜥和沙氏變色蜥為捕食關系,它體現(xiàn)了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中組卷:1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