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格致中學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語言文字應用(每題2分,共24分)
-
1.下列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擯棄(bìn) 慰藉(jiè) 屏(bǐng)氣 波詭云譎(jú) B.溘(kè)逝 剽(piāo)悍 切(qiè)題 畏葸(xǐ)不前 C.悲愴(chuàng) 勉強(qiǎng) 撰(zhuàn)寫 年豐時稔(rěn) D.按捺(nà) 蟄(zhé)伏 應和(hè) 居心叵測(pǒ)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2.下列詞語書寫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虔誠 鱗次櫛比 跌宕起伏 無可辨駁 B.蘊含 直截了當 雷厲風行 紛至沓來 C.貽誤 淋漓盡致 煥然一新 桀驁不馴 D.膏肓 中流砥柱 平心而論 爐火純青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3.下面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珍貴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眾的事物。也比喻人或事行為獨特,與眾不同。
②試驗: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
③實驗: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
④刻骨銘心: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一般用來形容人的內(nèi)心活動。
⑤燙手山芋:比喻有好處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煩不好處理的事物。
⑥當仁不讓:指遇到應該做的事,積極主動去做,不退讓。突出的是“主動性”。
⑦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間通俗歌曲,現(xiàn)多泛指通俗的文藝作品。
⑧蹉跎歲月: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⑨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A.①④⑤有一詞語解釋不正確 B.②⑥⑦有一詞語解釋不正確 C.⑥⑦⑧⑨有一詞語解釋不正確 D.③④⑤⑧詞語解釋全部正確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A.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意氣風發(fā)地走在追夢的大路上,如果說處處碧波將成為它地理的新脈象,那么自主創(chuàng)新則是它正在全力培育的城市之魂。 B.食品安全方面一系列駭人聽聞的事件接連發(fā)生,人們不得不反思:為什么我們的德竟然淪落到了這樣的地步? C.嫉妒心強的人看到身邊的人取得了成就,不僅不贊一詞,反而會惡語相加,乃至造謠中傷,使對方激情消羲,名譽受損,甚至產(chǎn)生更壞的結果。 D.廣州立白集團繼承與發(fā)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用實際行動支持慈善事業(yè),樂善好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奉獻。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5.高三畢業(yè)班的學生給語文老師贈送對聯(lián),下面最恰當?shù)囊桓笔牵ā 。?/h2>
A.杏林分種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B.有聲畫譜描人物,無字文章寫古今 C.書味本長宜細索,硯田可種勿拋荒 D.杏壇文章傳承遠,樓觀道德浸潤深 組卷:80引用:10難度:0.9 -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鐘揚秉持“做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的人生信念,為植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殫精竭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B.袁隆平對全國13個省區(qū)的18個科研單位為攻克雜交水稻難關所進行的科研大協(xié)作感慨不已,認為沒有這樣的大協(xié)作,雜交水稻研究決不會取得今天這樣令世界矚目的成果。 C.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思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 D.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學家和生態(tài)建筑師視為澳洲人的“世紀房屋”,其特點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間栽種各種植物是它的優(yōu)勢。 組卷:20引用:1難度:0.6
四、默寫(共14分)
-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體現(xiàn)海日東升、浮光躍金、天雞破曉的壯美晨光的詩句是“
(2)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描繪的是田園風光,其詩云:“
(4)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
(5)李清照《聲聲慢》中,詞人用傍晚時分,雨打樹葉來表現(xiàn)自己的孤獨寂寞的句子是“
(6)如果想表達身不能共處,心卻能相通的意思,我們可以吟詠“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可以吟詠“
(7)漫步經(jīng)典,我們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懷與抱負:《短歌行》中的“
(8)《沁園春?長沙》中“到中流擊水,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五、作文(60分)
-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shù)名篇化育后世。小學、初中至今,我們在語文課本中學習了許多古詩、古文作品,其中的許多名篇都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高中語文必修上第三單元的古詩詞奇寓著詩人對社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給予了后人無限的精神力量。
作為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生,身處思想價值多元、網(wǎng)絡媒體發(fā)達、科技飛速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并存的新時代,這些文章能引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感悟?請從第三單元課文中選擇兩或三個句子,以此為基礎確認立意,并合理引用,以“覽古?省身?弄潮”為副標題,寫一篇議論文,表達你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身份,明確文體;合理引用所選句子,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12引用:1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