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蘇教新版必修1《 單元綜合檢測(四) 》2018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隋唐時期,郵驛制度的完善,保證了全國驛傳的正常進行。
          隋朝國祚甚短,關于郵驛系統(tǒng)的記載不多,但零星留下的史料足以使人觀察到當時郵傳的效率?!端鍟酚涊d,隋煬帝親征高麗,30萬大軍就是憑郵驛集結的。楊玄感叛亂,隋煬帝兩次發(fā)兵討伐,都依靠全國的驛路。
          李唐建立后,郵驛制度在隋朝基礎上更加完善。在王朝中央和地方,有專職的郵驛官吏?!短屏洹份d,六部中兵部下設的駕部郎中,專管國家的駕輿和驛傳之事。駕部郎中同時也管馬政,這樣便于郵驛中馬匹的統(tǒng)一使用。在地方,諸道節(jié)度使下,有專管郵驛的館驛巡官四名;各州,由州兵曹司兵參軍分掌郵驛;到縣一層,則縣令兼管驛事。至于鄉(xiāng)一層,《通典》記載,唐玄宗以前,主理驛務的稱為驛將,本不固定,由當?shù)亍案粡娭抑髦保泼C宗以后改由政府任命驛長主管。這套十分完備的郵政機構,管理著全國兩萬多名郵官、驛丁和總計約五萬里驛程的郵路。
          唐政府還有定期對全國郵驛的考核制度?!短茣份d,唐憲宗元和年間,曾讓各道觀察使任命判官,到各州縣考核郵驛事務,完成任務者有獎賞,有違法越軌行為者將受到懲罰??己硕猓€有不定期巡視。唐玄宗、肅宗、代宗時都曾派政府大員到各地視察郵驛情況。為保證郵驛正常運行,唐政府在各驛站還設有防兵。唐代宗時在洛陽至淮河的運河兩岸,每兩驛置驛防兵300人。
          唐朝規(guī)定,全國各地的郵驛機構,各有不等的驛產(chǎn),以保證郵驛正常開支。這些驛產(chǎn)包括驛舍、驛田、驛馬、驛船和有關郵驛工具、日常辦公用品和館舍的食宿所需等等。清代顧炎武《日知錄》中說,唐朝“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府舍必皆宏敞”;唐朝驛舍也“豐屋美食”,比較“雄大”。唐朝的驛田,按國家規(guī)定,數(shù)量也較多,據(jù)《冊府元龜》載,唐朝上等驛擁田達2 400畝,下等驛也有720畝。這些驛田,用來種植苜蓿,解決馬飼料問題,其他收獲,也用作驛站日常開支。唐朝陸驛備有驛馬,水驛備驛船。按《唐六典》規(guī)定,陸驛上等者每驛配備馬75至60匹不等,中等驛配45至18匹,下等驛配12匹至8匹。有些驛站還配有驛驢。水驛則配備驛船,從四艘至一艘不等。唐政府每年從全國各地收上驛稅150萬貫左右,分到每個驛站經(jīng)費約1100貫。
          沿途從事傳送政府文書的官員待遇是優(yōu)厚的,連基層郵驛一站之長的驛長,也能過上悠閑生活。太平時期有些小站驛長,因客稀事簡,有時竟能以詩酒消磨時光。唐代趙嘏《贈館驛劉巡官》詩說:“云別青山馬踏塵,負才難覓作閑人。莫道館驛無公事,詩酒能消一半春?!崩钌屉[也有詩曰:“絳臺驛吏老風塵,耽酒成仙幾十春?!碑斎贿@是個別的例子。一般情況下,驛長的郵務還是繁忙的,就像柳宗元《館驛使壁記》所說:“告至告去之役,不絕于道;送往迎勞之禮,無曠于日?!?br />(摘編自臧嶸《中國古代驛站與郵傳》)(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唐王朝建立后,非常重視郵驛系統(tǒng)的建設,在全國建立了十分完備的郵政機構,無論中央和地方,都有專職的郵驛官吏。
    B.唐朝地方各級郵政官員由政府統(tǒng)一任命,全國共有兩萬多名郵官、驛丁,郵路驛程總計約五萬里,郵驛事業(yè)已經(jīng)相當發(fā)達。
    C.唐代郵驛系統(tǒng)中,駕部郎中專管國家駕輿和驛傳之事,還兼管馬政,以方便郵驛中馬匹的調用。
    D.唐政府對全國郵驛系統(tǒng)有定期考核制度以及相應的獎懲辦法,還有不定期巡視,各驛站還設有驛防兵,保證了郵驛的正常運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唐朝允許全國各地的郵驛機構擁有驛產(chǎn),按照驛站等級驛產(chǎn)也各有不同,這樣可以自籌經(jīng)費,既保證了郵驛正常開支,還能給國家上稅。
    B.唐代幾任皇帝都很關注郵驛系統(tǒng)的運行情況,憲宗曾讓各道觀察使任命判官到各州縣考核郵驛事務,玄宗、肅宗、代宗也曾派政府大員視察過。
    C.唐朝的郵驛分為陸驛和水驛,陸驛的運載工具主要是驛馬,有些驛站也有驛驢,而水驛運載工具則是驛船,運載工具的多少由驛站的等級決定。
    D.唐朝驛長通常比較忙碌,幾乎每天都有繁忙的郵役和應酬,當然太平時期也有些小站驛長,事務不多,還能有時間飲酒誦詩,生活悠閑自在。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隋煬帝親征高麗和兩次發(fā)兵討伐叛亂,都通過全國驛路集結和運送大軍,可見隋朝很重視發(fā)展郵驛事業(yè),有了相對完善而有效的郵驛系統(tǒng)。
    B.唐王朝有著完備的郵驛管理制度和充足的驛傳經(jīng)費,而從事傳送政府文書的官員也能享受優(yōu)厚的待遇,這是唐朝郵路正常運行的必要保證。
    C.唐代郵驛系統(tǒng)為唐代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每年能收上驛稅150萬貫左右,文人墨客也留下一些有關驛站的詩文,成為文壇佳話。
    D.唐朝崇尚排場,這點在郵驛系統(tǒng)也能表現(xiàn)出來,不僅城郭寬廣,街道正直,“豐屋美食”,而且驛產(chǎn)豐富,就是下等驛站也擁有720畝田產(chǎn)。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斯人獨憔悴
    遲子建
          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
          每個人都有獨具個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個人都盡可能地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比較充分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我當然也未能免俗。
          細細算來,從我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至今所發(fā)表的三十萬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寫下層人的生活的。這一回顧連我自己也略為吃驚。
          我出生在北極村漠河,在那里度過了我孤獨寂寞的童年時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們曾經(jīng)給我講過許許多多的民間故事。我現(xiàn)在還常常回憶起當年講故事的情景來。
          晚飯過后,農人家里忙過了該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生活太單調,他們疲憊的呵欠聲常常同日頭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難得看上一場電影,那么,晚飯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這個時刻,我就帶著我心愛的狗(它叫傻子,后來我把它寫入第一部中篇小說《北極村童話》),和這條狗一起擠入聽故事的人中,直聽得心兒不知飛到哪里,仿佛魂都丟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啟蒙文學。它不是唐詩宋詞,而是來源于民間的那種質樸而又奇詭、光怪陸離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歲那年坐在夕陽西下的窗前,看著天邊飛涌的那一團團金色的晚霞的時候,我仿佛在絢麗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個片段,我的心難以平靜,我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地記載我的童年生活,二十歲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說,發(fā)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學》上。
          從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
          這實在不是一條坦途,這實在不是一個美差。
          我需要讀大量的書來豐富自己的心靈,我需要走南闖北去看世界,而時間和日常瑣事又常常打亂我的計劃。
          因而我的創(chuàng)作有它不可否認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它還沒有達到從一個宏觀領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觀照生活的那種讓人嘆服的洞察力。
          必須承認,我將來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話世界里流連忘返,那么我的藝術生命也就終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艱難。它要養(yǎng)精蓄銳幾時、苦苦求索幾時,才能獲得一個瞬間的輝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輝煌。不管它最終實現(xiàn)與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靜峰寺山上,我看見了弘一法師的手書遺言:“悲欣交集”四個字。據(jù)說,他的出家一直是個謎,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門外三天三夜,眼淚哭干了他也不動一絲惻隱之情。我以為他偉大。而他臨終的遺言卻使我對他的偉大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真正的出家人,無所謂悲,無所謂喜,而他生命之終極之時,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見凡心難泯,他未能來一個徹底的超脫留與后人傳說。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認為他是偉大的。
          他的偉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難以超拔的心態(tài)毫不保留地饋予人間,還給人間一個真實。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個故事,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寫作的故事。巴爾扎克作為現(xiàn)實主義藝術大師,留給人間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聞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獨喜歡咖啡。每逢寫作之時,他總要把咖啡壺放在寫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飲下去。他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情緒在膨脹,而他的身體卻在一天天地垮下去。豐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個波濤洶涌的極致的境界,可漸漸衰竭的體力卻把一個血肉之軀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銷蝕的過程。
          我們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銷蝕。
    (選自《姹紫嫣紅開遍》,有刪改)(1)下列對散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偏遠的山村長大,熟悉下層人民的生活,這為她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激發(fā)了她創(chuàng)作的靈感。
    B.本文回顧了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的經(jīng)歷,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與銷蝕的過程,行文看似閑散,實則緊湊有序。
    C.時間的缺失和瑣事的干擾使作者沒有辦法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前的準備,無法超越自己,作者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感到失望。
    D.作者借弘一法師臨終遺言之例強調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實展現(xiàn)人生也是偉大的。
    (2)文中寫道:“豐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個波濤洶涌的極致的境界,可漸漸衰竭的體力卻把一個血肉之軀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闭埥忉屵@句話的含意。
    (3)文章為什么以“斯人獨憔悴”為題目?請結合文本加以探析。

    組卷:4引用:7難度:0.6
  • 3.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4%,較2014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從閱讀量來看,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對比2013年的4.77本還有微弱下降。報紙和期刊閱讀量分別為54.76期和4.91期,與2014年相比也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蓬勃發(fā)展為人們提供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內容”的閱讀環(huán)境,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數(shù)字閱讀已成為人們在碎片化時間重要的閱讀方式。據(jù)林克艾普大數(shù)據(jù),2012年至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分別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現(xiàn)出逐年增長的趨勢。
          受數(shù)字媒介迅猛發(fā)展的影響,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個百分點,其中,手機閱讀增速最快。據(jù)統(tǒng)計,2015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為62.21分鐘,比2014年的33.82分鐘增加了28.39分鐘。這是歷次統(tǒng)計中首次日均手機閱讀時長超過1小時。
    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紙質出版物閱讀仍是國民傾向的閱讀方式,而年輕人則更傾向于數(shù)字化閱讀形式。在數(shù)字化閱讀用戶中,90后成為了絕對的主力軍,占比達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緊隨其后;其他年齡層占比25%,可以預見的是,未來OO后的數(shù)字閱讀潛力還有很大的發(fā)掘空間。
    (摘編自林克艾普公司<2016年最新國人閱讀大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
    材料二:      2014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口的識字率較2007年增加了3.48個百分點,基礎教育進一步普及,人口識字率持續(xù)上升;2014年6歲及以上人口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較2007年上升4.97個百分點,高等教育發(fā)展有效提高了國民綜合文化素質。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每年組織實施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并發(fā)布《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對國民圖書閱讀量、閱讀習慣、數(shù)字閱讀發(fā)展趨勢等進行統(tǒng)計研究。近5年來,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與年均圖書閱讀量均穩(wěn)步上升,2014年人均圖書閱讀量4.56本,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8.00%,反映了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國民逐漸養(yǎng)成閱讀習慣,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支撐圖書市場穩(wěn)步發(fā)展。
          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讀書數(shù)量較低,發(fā)達國家不僅以經(jīng)濟手段支持圖書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也通過多種途徑營造社會讀書氛圍,如韓國頒布《讀書振興法》、美國頒布《卓越閱讀法》,從立法層面鼓勵讀書。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國民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與深化,中國圖書市場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摘編自《2017-2022年中國圖書零售連鎖市場供需預測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材料三:
          2015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8本,這其中還包括教材教輔。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猶太人以64本的年人均閱讀量雄踞世界首位。日本、法國、韓國的人均閱讀讀書量分別為40本、20本和11本。與日韓等國相比,我國紙質圖書平均閱讀量差距不小。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確實沒時間讀書,首份《中國國民休閑狀況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每天用于休閑的時間僅3.156個小時,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 OECD)18個國家平均值5.736小時,而中國人工作的時間則達到9.249小時。有限的休閑時間,國人又大把扔進了應酬、交際中。相對于其他國家,我們中國人工作強度是全世界最大的。此外,網(wǎng)絡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娛樂化的閱讀方式也令人們很難靜下心捧一本書細細品味。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應試教育影響,從小學到大學,被強迫學習,讀死書,導致很多人對讀書都很抵觸,甚至害怕讀書。
    (摘編自天下趣事網(wǎng)《2016年中國人讀書數(shù)據(jù)》等)
    (1)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根據(jù)材料一,雖然紙質出版物閱讀仍是國民傾向的閱讀方式,但數(shù)字化閱讀更受年輕人的喜愛,數(shù)字化閱讀將會取代紙質化閱讀。
    B.根據(jù)材料一,2 0 1 5年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閱讀時長相比2 0 1 4年增長了接近一倍,是歷年統(tǒng)計中首次日均手機閱讀時長超過1小時。
    C.材料二認為,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與深化取決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國民不斷增長的閱讀消費需求將支撐圖書市場進一步發(fā)展。
    D.材料三認為,我國國民紙質圖書人均閱讀量比日韓等國少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國人的工作強度全世界最大,導致國民沒有時間讀書。
    (2)下列針對三則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兩項是
     

    A.材料一顯示2013至2015年,我國國民閱讀方式中,紙質圖書的閱讀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電子書的閱讀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B.材料一顯示,2015年手機閱讀增速最快,這一趨勢與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內容”閱讀的傾向一致。
    C.材料二中發(fā)達國家通過經(jīng)濟手段、立法方式鼓勵國民讀書,營造良好的社會讀書氛圍來促進國民閱讀,這種做法值得我國借鑒。
    D.材料三顯示我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中還包括了對教材和教輔的閱讀,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廣大中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抵觸。
    E.三則材料從不同角度對我國國民的閱讀情況進行了分析,都認為我國國民的閱讀情況雖和發(fā)達國家相比有差距,但會越來越好。
    (3)請你對提高我國國民閱讀量提出兩條合理建議,并結合材料簡要闡述。

    組卷:18引用:29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4.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各題。
          張子良,字漢臣,涿州范陽人。。末四方兵起,所在募兵自保。子良率千余人入燕、薊間,耕 稼已絕,遂聚州人,阻水,治舟筏,取蒲魚自給,從之者眾,至不能容。子良部勒定興、新城數(shù)萬 口,就食東平,東平守之。久之守棄東平還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壽州夏全劫其民出雞口李敏據(jù)州子良率麾下造敏敏欲害之走歸宿因以宿帥之眾奪全所劫老幼數(shù)萬以還。全怒,連徐、邳之軍來 攻。子良與宿帥斫其營,全失其軍符,走死揚州。時金受重圍于汴,聲援盡絕,有國用安者,圖以 漣水之眾人援,道阻,游兵不能進。子良與一偏將晝伏夜行,得入汴,達用安意。金君臣以為自天 降也,曲賜勞來,凡所欲皆如用安請。因以徐、宿二州授子良。明年,子良進米五百石于汴,授榮 祿大夫,總管陜西東路兵馬,仍治宿州。當是時,令已不行于陜,而用安亦卒不得志。徐、宿之間,民無食者,出城拾櫓穟以食,子良嚴兵護之,以防鈔掠。猝遇敵,子良被重傷,乃率其眾就食泗州。
          泗守閱兵,將圖之,子良與麾下十數(shù)人即軍中生縛其守。民不欲北歸者,欲走傍郡,子良資以舟楫,無敢掠其財物。歲戊戌,率泗州西城二十五縣、軍民十萬八千余口,因元帥阿術來歸。太宗命為東 路都總帥,授銀青榮祿大夫,升京東路行尚書省兼都總帥,管領元附軍民,進金。紫。光。祿。大。夫。庚子,賜金符。自兵興以來,子良轉徙南北,依之以全活者,不可勝計。中統(tǒng)二年夏四月,世。祖。命為歸德、泗州總管,降虎。符。,仍管領泗州軍民總管。八年,卒,年七十八。贈昭勇大將軍、僉樞密院事、上 輕車都尉,追封清河郡侯,謚翼敏。
    (節(jié)選自《元史?張子良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久之/守棄東平/還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壽州/夏全劫其民出雞口/李敏據(jù)州/子良率麾下/造 敏敏欲害之/走歸宿/
    B.久之/守棄東平還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壽州/夏全劫其民出雞口/李敏據(jù)州/子良率麾下造 敏/敏欲害之/走歸宿/
    C.久之/守棄東平/還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壽州/夏全劫其民出雞口/李敏據(jù)州/子良率麾下造 敏/敏欲害之/走歸宿/
    D.久之/守棄東平還汴/檄子良南屯宿州/又南屯壽州/夏全劫其民出雞口/李敏據(jù)州/子良率麾下/造 敏敏欲害之/走歸宿/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曾滅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B.金紫光祿大夫,古代文官官職名,為皇帝近臣,依君主詔命行事,在元代為從一品。
    C.世祖,古代皇帝廟號,一般為斷代史開創(chuàng)者,或王朝中承上啟下有為君主的特定廟號。
    D.虎符,即兵符,是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持符者拿有其中一半即可調兵遣將。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良招募有方,民心歸附。金末時局動蕩,各地招募自保,他帶領民眾以水為屏障,建造船 只,采蒲根、捕魚維持生計,歸附的人多得難以容納。
    B.子良善于用兵,取得勝利。夏全聯(lián)合大軍攻打宿州,子良與守將奪取夏全軍符,敵人不戰(zhàn)而 ?。缓笏謳ьI部下活捉了想加害他的泗州知州。
    C.子良愛護百姓,宅心仁厚。他曾率眾救回被夏全劫掠的老幼數(shù)萬,也派兵保護出城尋找食物 的百姓,對于想到別地去的百姓,他也資助以船只。
    D.子良生前加官,死享哀榮。他先后擔任東路都總帥,京東路行尚書省,歸德、泗州總管等職,被賜予金符、虎符;死后受追贈和追封,給予謚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金君臣以為自天降也,曲賜勞來,凡所欲皆如用安請。
    ②猝遇敵,子良被重傷,乃率其眾就食泗州。

    組卷:8引用:4難度:0.7

  • 1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
          科技的發(fā)展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只帶一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輕松購物。消費不用現(xiàn)金,所以就避免了例如“離柜概不負責”而導致的麻煩。通過GPS定位系統(tǒng),我們不用擔心自己迷路,不用擔心自己走錯路,智能導航系統(tǒng)定能保證我們順利地到達目的地??萍嫉陌l(fā)展,也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讓我們切身地感受到時代在進步。
    ①消費不用現(xiàn)金,不一定能避免“離柜概不負責”帶來的麻煩。
     

     
     

    組卷:2引用:2難度:0.8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