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菏澤外國語學校七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6月份)
發(fā)布:2024/6/19 8:0:9
一、積累運用(1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家國情懷,是一種縈繞在人們心中的樸素情感。它是鮮為人知的科學家歷盡心血、鍥而不舍地研制核武器,將一生奉獻給國防事業(yè)的崇高精神;它是血氣方剛的少年詩人向哺育中華兒女的黃河母親唱出的豪邁頌歌;它是顛沛流離的青年作家對美麗豐饒的故土摯痛的熱愛;它是邀游太空的航天員在經(jīng)歷驚心動魂的場面后,仍屏息凝神地靜待程序指令,置個人安危于度外的英雄氣概……家國情懷世代相傳,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基因。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①鍥而不舍
②摯痛
(2)文段中劃線句子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
①“
②“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3.下面畫線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甲]歷史,總會給人以無盡的智慧和繼續(xù)前行的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乙]為了更好地激勵同學們繼承黨的光榮傳統(tǒng),學校開展了“誦黨章,學黨史”主題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了黨的奮斗歷史。[丙]通過這次活動,使同學們受到了深刻的啟發(fā),獲得了奮進的力量。[丁]同學們決心傳承紅色精神,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組卷:3引用:1難度:0.5
五、現(xiàn)代文閱讀(18分)
-
10.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棉花是親吻大地的云
張鈞博 我總覺得,姥姥家的棉花田,真像是一朵遼遠的云。仿佛那燕兒掠過的天空是面鏡子,把那上面的云兒,都映到人們的手邊了。
這片地,不過一畝多,種棉花的時間卻比我的年齡還大得多。姥姥回憶,還在生產隊里的時候這一畝多地就長起了棉花。當時分完口糧地,恰好還剩東坡的一塊閑地,便分給了姥姥家。然而,東坡沒水井,土也是松松散散,肉眼可見的荒涼。姥姥無奈地笑笑:“種棉花吧,就當天爺爺把云彩給咱帶手邊兒來了?!?br /> 當時姥姥姥爺剛剛成立了自己的小家,生產隊長欺負姥爺是個小年輕,時常是姥爺一天賣力流汗下來,十分的工分只給結六七分。姥爺氣不打一處來,要和隊長理論,姥姥拉住他:“誰叫咱們剛成家輩分小呢,說不定是他嫉妒你身子壯呢?!崩褷斅犃斯笮?,繼而也就消了氣。
我時常想,姥姥溫和的脾氣,就仿若那蓬松的棉花,生活的苦難剛剛碰觸,就立馬被她的溫和所包圍了。而每一朵棉花,都是天際的云在親吻大地,姥姥就像那云一樣,擁有柔軟、豁達的心境。
姥姥家的棉花田里一年能收三四十斤棉花,姥姥手巧,棉花曬干后,用弓子打成絨子,蓬蓬的,手感好得很。打好的絨子,有的做被子,有的做棉衣,再取極少的一叢,拿去點煤油燈。原本無人認領的荒地,竟也被姥姥種出棉花,給貧瘠的日子點綴上許多溫暖。
姥姥是極愛孩子們的,聽聞鄰居誰家的孩子出生了,便取些棉花,做成一雙漂亮的虎頭棉鞋,兩只虎眼精神得很。鄰家的大娘總是樂呵呵地收下,嘴里不住地念叨:真好,真好。
先前過年,日子總歸不如當今好,但即便再拮據(jù),姥姥總是要給母親和舅舅一人做上一身嶄新的棉衣,讓他們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也能“雪”(方言“體面”之意)得不行。這些帶著姥姥體溫的棉花,為原本灰暗的生活織上了一層云,點上了一盞燈。
再后來,生活逐漸好起來,姥姥姥爺已多年不種地,但那片棉花地依然留著,姥姥說:“年紀大了,多了種不動,這一畝棉花,權當活動手腳吧?!?br /> “種棉花哪里是活動手腳這么簡單的事?”我偷笑。怕是姥姥忘不掉過往,忘不掉那段拿著棉花織成云朵,拿著生活的苦難織成笑靨的日子;忘不掉那段即便有大澇大旱,收成慘淡,也強打起微笑與家人一起對抗苦難的日子。亦或者,姥姥自己就是一朵親吻大地的云吧。
每一朵棉,都是心懷悲憫的云,在親吻大地。它們長在麥稻不親的荒地,默默地消磨著這片大地的苦難,為它帶來生機和希望。
(選自《人民周刊》2021年第5期,有刪改)(1)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2)姥姥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寫出兩點即可)
(3)請結合文章主旨,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層含義。組卷:5引用:1難度:0.3
六、作文(40分)
-
11.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遭遇挫折后得到的絲絲安慰,幸福是生病之后得到的溫暖話語,幸福是經(jīng)過努力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幸福是……其實幸福并不平凡,但都是在平凡中體驗到的。我們應用心感受幸福,用心品味這幸福的味道。
請以《有種幸福在心間》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內容具體,感情真摯;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③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