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江蘇省揚州市高考生物考前調研試卷(B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共28.0分)

  • 1.生命建立在生物大分子的基礎上。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44引用:1難度:0.8
  • 2.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3.高等植物體內光合產(chǎn)物以蔗糖形式從葉肉細胞經(jīng)細胞外空間進入篩管-伴胞復合體,進而被長距離運輸,其過程如圖所示。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蔗糖濃度的提高,篩管-伴胞復合體膜上的蔗糖-質子共運輸載體(SU 載體)減少,反之則增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3引用:2難度:0.5
  • 4.有關酶和 ATP 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5.果蠅 3 號染色體上的基因 L1和 L2分別決定了果蠅的裂翅和正常翅,當 L1基因純合時會導致胚胎不能正常發(fā)育而死亡。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某裂翅果蠅品系的 3 號染色體上存在另一對基因D、d,其中D 基因也有純合致死的效應(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組卷:22引用:1難度:0.7
  • 6.DNA 纏繞在組蛋白周圍形成核小體,是染色質的結構單位。組蛋白的乙酰化是由乙?;复呋?,乙?;瘯趸M蛋白和 DNA 的相互作用,疏松了染色質的結構,細胞內還存在組蛋白去乙?;福菇M蛋白去乙?;?,進而調控基因的表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0引用:5難度:0.7
  • 7.丙肝病毒(HCV)能以注入宿主細胞的RNA為模板直接翻譯出蛋白質。索非布韋是一種尿嘧啶類似物,能抑制RNA 復制酶(NS5B)的活性,可用于丙肝治療。如圖為HCV在宿主細胞內增殖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0引用:3難度:0.5
  • 8.蝗蟲雄性(2n=23,XO;雌性 2n=24,XX)細胞染色體較少且大,且多為端部著絲粒,易于觀察。如圖為雄蟲精巢中觀察到的細胞,均處于不同的分裂中期(極面觀或側面觀)。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三、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7.0分)

  • 23.大豆是兩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員用放射性60Co 處理大豆種子后,篩選出一株單基因突變引起的抗花葉?。ê喎Q抗?。┲仓?nbsp;X,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 50%。已知控制大豆子葉顏色基因在 1 號染色體上(BB 呈深綠色,Bb 呈淺綠色,bb 呈黃色,幼苗階段死亡)。科研人員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親本 F1 表現(xiàn)型及比例
    實驗一 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ā幔?/td> 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淺綠抗病=1:1
      實驗二   子葉深綠不抗?。ā猓磷尤~淺綠抗病(♂) 子葉深綠抗?。鹤尤~深綠不抗?。鹤尤~淺綠抗?。鹤尤~淺綠不抗病=1:1:1:1
    (1)大豆抗花葉病與不抗花葉病由一對等位基因 R、r 控制,科研人員在進行上述兩組雜交實驗之前就已判斷出抗花葉病基因為
     
    (填“顯性”或“隱性”)基因,其理由是
     
    。
    (2)基因R、r
     
    (填“位于”或“不位于”)1 號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jù)是
     

    (3)實驗一 F1 中的子葉淺綠抗病植株自交,F(xiàn)2 成熟植株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4)若上述實驗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種,想要快速且簡便地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品種,應選用實驗一的 
     
    (填“親本”或“F1”)中表現(xiàn)型為
     
    的大豆進行
     
    ,所得種子中,子葉深綠的即為所需品種。
    (5)現(xiàn)有一株白花( dd)突變大豆,用該突變株作父本,與 10 號三體(其產(chǎn)生含有 1 條或 2 條 10 號染色體的配子活性相當且受精后均能發(fā)育)紫花純合子雜交,再選擇 F1 中的三體與突變株回交得到F2。
    ①若 F2 中紫花:白花=
     
    ,則基因d 不在 10 號染色體上;
    ②若 F2 中紫花:白花=
     
    ,則基因d 在 10 號染色體上。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24.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的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 DNA 疫苗和RNA 疫苗)等疫苗都在研發(fā)當中。下圖為其中一種疫苗的研發(fā)思路,圖中①~⑦表示過程,虛線箭頭表示 NcoⅠ、SphⅠ、NheI、BamHⅠ的酶切位點(四種酶的識別序列詳見表),標記基因 SUC2 控制合成蔗糖酶,使 P 型酵母菌能利用培養(yǎng)基中的蔗糖生存。

     
    限制酶  NcoⅠ  SphⅠ  NheⅠ  BamHⅠ
    識別序列和切割位點  C↓CATGG  CCATC↓C  C↓CATCC  C↓CTACC
    (1)圖中①過程需要使用 
     
    酶先得到 cDNA,再使用PCR 技術擴增得到S 基因。
    (2)為使③過程順利進行,需使用限制酶 
     
    切割質粒B。
    (3)圖中表示篩選的過程是 
     
    (填編號),為達到利用標記基因篩選的目的,普通的P 型酵母菌應該滿足的代謝特點是
     
    。
    (4)重組疫苗注入志愿者體內后,S 蛋白基因指導合成的 S 蛋白作為
     
    ,刺激機體產(chǎn)生能與之相結合的抗體,抗體的分泌量可作為檢測疫苗對志愿者免疫效果的指標。參加臨床試驗的志愿者需要滿足的條件之一是
     
    (填“有”或“無”)SARS-CoV-2 感染史,理由是
     
    。
    (5)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常規(guī)檢測方法是通過實時熒光 PCR 鑒定。實時熒光 PCR 擴增目的基因,需額外添加熒光標記探針(一小段單鏈 DNA,可與目的基因中部序列特異性結合)。當探針完整時,不產(chǎn)生熒光。在PCR 過程中,與目的基因結合的探針被TaqDNA 聚合酶水解,R 與 Q 分離后,R 發(fā)出的熒光可被檢測到(如圖甲),通過實時熒光 PCR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時,檢測到的熒光強度變化如圖乙。
    ①與指數(shù)增長期相比,線性增長期目的基因數(shù)量的增長率下降,原因有
     
    。
    ②Ct 值的含義:在PCR 擴增過程中,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達到設定的熒光閾值時所經(jīng)歷的擴增循環(huán)數(shù)。因此,當樣本中初始模板越多時,Ct 值就
     
    。
    ③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說明書標明,Ct≤37 判定為陽性,Ct>40 或無Ct 值判定為陰性。圖乙所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應判定為
     
    。
    ④陰性結果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赡墚a(chǎn)生假陰性的因素有
     
    。
    a.取樣太早,樣本中病毒量少,達不到實時熒光PCR 檢測閾值
    b.樣本被污染,RNA 酶將病毒 RNA 降解??????????????
    c.病毒發(fā)生變異

    組卷:57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