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東莞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如圖所示,某賽車手在一次野外訓練中,先用地圖計算出出發(fā)地A和目的地B的直線距離為9km,實際從A運動到B用時300s,賽車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數是15km,當他經過某路標C時,車內速度計指示的示數為108km/h,那么可以確定的是( ?。?/h2>
A.整個過程中賽車的平均速度為50 m/s B.整個過程中賽車的平均速度為30m/s C.賽車經過C處的瞬時速度大小為60m/s D.速度計指示的速度108 km/h為平均速度 組卷:182引用:6難度:0.9 -
2.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電火花計時器的工作電源是電壓為220V的交流電 B.彈力的方向總是與施力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同 C.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 D.速率、位移、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時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組卷:61難度:0.8 -
3.一物體從一行星表面某高處自由下落(不計表層大氣阻力),自開始下落計時,得到物體離該行星表面的高度h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10m/s2 B.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15m/s2 C.物體落到行星表面時的速度大小為30m/s D.物體下落到行星表面的過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為10m/s 組卷:190引用:4難度:0.8 -
4.如圖所示,光滑細桿豎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輪A、B關于桿對稱,輕質圓環(huán)C套在細桿上,通過細線分別與質量為M、m(M>m)的物塊相連。現將圓環(huán)C在豎直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緩慢向下移動,滑輪與轉軸間的摩擦忽略不計。則在移動過程中( ?。?/h2>
A.外力F保持不變 B.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不斷增大 C.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與外力F合力不斷增大 D.桿對環(huán)C的作用力與外力F合力的方向保持不變 組卷:122引用:9難度:0.7 -
5.在物理學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物理學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極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關于所用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根據速度定義式v= ,當Δt非常小時,xt就可以表示物體在某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采用了轉化法ΔxΔtB.不需要考慮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實際物體采用了理想實驗法 C.引入重心、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時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極限法 組卷:49難度:0.9 -
6.如圖甲,足夠長木板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右端放置一小物塊。在t=0時刻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1s后撤去F,此后木板運動的v-t圖像如圖乙。物塊和木板的質量均為1kg,物塊與木板間及木板與地面間均有摩擦,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為24N B.物塊與木板、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0.4? C.物塊最終停止時的位置與木板右端間的距離為3m D.t=2s時刻,物塊的速度減為0 組卷:1079引用:8難度:0.5
四、解答題
-
18.如圖所示,木板A的質量M=3kg,A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4,一質量m=2kg的小滑塊B(可視為質點)靜止在木板的左端,小滑塊B與木板A的動摩擦因數μ2=0.2。現給木板A一個瞬間向左的初速度v0=4m/s,重力加速度g=10m/s2
(1)分別求初始時刻A、B的加速度
(2)要使滑塊B始終未從木板上滑下,木板的長度L至少多長?
(3)滑塊B最終停在距離木板A左端多遠的距離?組卷:909引用:3難度:0.7 -
19.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以不變的速度v=15m/s向右運動,將一質量m=1kg的工件輕輕放在傳送帶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勻加速運動,經過時間t=2s,速度達到v;再經過時間t′=4s,工件到達傳送帶的右端,以v滑上一個固定足夠長的斜面BC,斜面傾角θ=30°,斜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B點處無能量損失,g取10m/s2)。(36=1.73)3
(1)工件與水平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
(2)水平傳送帶的長度;
(3)工件從B開始滑上斜面到回到斜面底部B點所用的總時間。(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組卷:103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