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河北區(qū)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9分)本卷共1小題,每小題9分,共33分。
-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華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個對象,說到江南或來到江南,每個人心中都會( ?。?nbsp;一種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問你究竟體驗到了什么?又真的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而這就是美學上講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賓格勒有句名言:“世界歷史,即是城市的歷史?!币部梢哉f“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還可以說“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這是因為①各種零零碎碎②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創(chuàng)造③最后都是由于匯集到了蘇州④杭州⑤南京⑥揚州等大城市⑦才被發(fā)揚光大并傳承下來。如人們經(jīng)常想到的“江南憶,最憶是杭州”“三生花草夢蘇州”“人生只合揚州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清詞麗句,不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 ?。o遺,本身也是中華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審美意境和精神。( ),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著一種真正的詩性文化和審美精神。
取材于劉士林的《江南詩性文化》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A.浮起 表現(xiàn) 一言以蔽之 B.涌起 表露 一言以蔽之 C.涌起 表現(xiàn) 不言而喻 D.浮起 表露 不言而喻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下列和“江南”相關的文學常識,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A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 近體詩 B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白居易 《憶江南》 詩余 C 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 朱自清 《荷塘月色》 散文 D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辛棄疾 《揚州慢》 長短句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二、(9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傳統(tǒng)戲曲作為文化遺產(chǎn),其得以傳承和延續(xù)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必須擁有一定數(shù)量規(guī)模的觀眾群體并能維持其相對穩(wěn)定。其中關鍵,則在于能夠不斷獲得“新觀眾”。所謂“新觀眾”,是指戲曲觀眾群體中的后來者。區(qū)別“新”“老”的依據(jù),是觀眾進入群體先后而非實際年齡?,F(xiàn)實的戲曲觀眾群體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已具有十年以上看戲經(jīng)歷者大有人在,而中老年人在退休后才開始接觸戲曲者也絕非少數(shù)。
對于戲曲觀眾來源,一直存在著一個認識誤區(qū),就是以為“年輕人”和傳統(tǒng)之間似乎有著天然隔閡。正是基于這一認知,戲曲專業(yè)領域從政策到實踐層面對年輕人給予特別重視。1995年11月,上海京劇院帶著《智取威虎山》等四個劇目赴京展演,開始了持續(xù)二十余年的“京劇走向青年”活動,并很快從“走向青年”又“走進校園”。而進入的“校園”,也由大學到中學再到小學,直至“從娃娃抓起”——對象的“年輕”程度和文化程度越來越低,在實踐上形成對觀眾爭奪的提前和下沉。由于這些“走向”與“走進”的基本策略,是“改變以適應”而非“堅守而吸引”,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對民族戲曲自身信心的缺乏。因此,活動開始未久,就有評論指出,“普及 京劇應當重視保護民族文化特征,應當幫助青年人調(diào)整自己的文化結構,走近京劇,走近傳統(tǒng);而不是京劇改變自己走向青年”。
從本質(zhì)上看,傳統(tǒng)戲曲之所以能夠吸引觀眾,最根本原因在于其富含的中華歷史文明積淀、傳統(tǒng)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審美價值。由此,對傳統(tǒng)文化具有認同感的廣大人群,才會超越年齡、性別、職業(yè)等界線成為傳統(tǒng)戲曲的忠實觀眾。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大量年輕人。事實上,無論哪個歷史階段,主動選擇傳統(tǒng)戲曲的年輕人都并非罕見。
在時代轉型關鍵點上,傳統(tǒng)戲曲由于其傳統(tǒng)文化代表樣式特性,每被置于新舊沖突前沿。而年輕人則往往被賦予傳統(tǒng)文化否定者的形象,處于對傳統(tǒng)的叛逆和對立氛圍之中。然而,即便當時環(huán)境如此,仍有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張厚載,已然是一個資深戲曲評論家了,堅持為當時以京劇為代表的“舊劇”辯護。改革開放以后,整個社會風氣趨于追求時尚,傳統(tǒng)戲曲雖回到舞臺,卻又很快陷入低谷。然而,仍有不少年輕人被恢復上演的傳統(tǒng)戲所吸引。雖然劇場演出低迷,但各地票房卻頗為活躍,其中不乏年輕人的身影。1991 年,天津舉辦“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評選出“京劇十大名栗”,30歲以下的年輕人就占了四名,最小的僅21歲,參賽演出的內(nèi)容全部都是純正的傳統(tǒng)戲。這些年輕人從“新觀眾”變成“老觀眾”,從接受者逐步變成傳承者和傳播者。正是傳統(tǒng)戲曲的自身文化魅力和精神內(nèi)涵真正吸引了他們,使他們身處時尚的社會大潮中,卻對傳統(tǒng)戲曲文化形成了堅定的自信。
近年來,隨著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播力度提升,尤其是網(wǎng)絡傳播迅猛發(fā)展,包括傳統(tǒng)戲曲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間。由此而吸引更多“新觀眾”走進傳統(tǒng)戲曲,并非意料之外。互聯(lián)網(wǎng)為傳統(tǒng)戲曲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空間,也為追求傳統(tǒng)戲曲的年輕人提供了廣闊舞臺。當下,網(wǎng)絡傳播已進入自媒體時代。傳統(tǒng)戲曲傳播范圍和速度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大量演出資料被發(fā)掘、分享,許多過去相對罕見的歷史資料成為入門教材。另外,隨著各種批評和爭論的加劇、深入,還引發(fā)了更多對傳統(tǒng)戲曲固有看法的反思,客觀上促進了傳統(tǒng)戲曲理論建設。而這一切,都極大促進了年輕人的加入。
取材于《人民論壇網(wǎng)》2022.3 材料二
12月1日,某平臺發(fā)布《2021非遺戲劇數(shù)據(jù)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非遺戲劇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1倍。90后、00后觀眾占比超50%。
截至2021年11月,某平臺實現(xiàn)覆蓋98.83%國家級非遺戲劇項目,非遺戲劇視頻累計播放600億次,累計獲贊22億次。
報告顯示,依據(jù)相關視頻數(shù)和獲贊量數(shù)據(jù),非遺戲劇前五依次是黃梅戲、京劇、豫劇、越劇、秦腔。其中,黃梅戲相關視頻累計獲贊2.38億,遠超其他劇種位列榜首。非遺戲劇中的瀕危劇種潮劇、揚劇、閩劇和華陰老腔等也收獲較多關注。而最受網(wǎng)友歡迎的非遺劇目有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小辭店》,豫劇《朝陽溝》《打金枝》《穆桂英掛帥》《花木蘭》,越劇《紅樓夢》《梁?!芬约熬﹦ 渡臣忆骸贰?br /> 雖然去劇場看大戲?qū)δ贻p人來說時間成本較高。但隨著短視頻時代來臨,欣賞傳統(tǒng)戲劇的門檻大大降低。那么,都是誰在某平臺看戲?。?br /> 報告顯示,90后、00后已經(jīng)成為某平臺聽非遺戲劇的主力,占總觀眾的52%。70 后觀眾僅占10%。其中,河南網(wǎng)友觀看非遺戲劇52.31億次,成為過去一年最愛聽戲的網(wǎng)友群體。廣西網(wǎng)友和云南網(wǎng)友觀看量增長208%,成為過去一年聽戲興趣增長最快的網(wǎng)友群體。
報告顯示,許多戲劇類視頻呈現(xiàn)出很強的“跨界”“混搭”特征,戲劇與國風歌曲、變裝、漫畫、說唱、書法等經(jīng)常混搭出現(xiàn)。如由5名來自上海戲劇學院京劇專業(yè)的00后女孩一老旦邊靖婷、程派青衣楊淅、梅派青衣朱佳音、荀派花旦朱鷚、花旦程校晨一組成的“上戲416女團”就是憑借一曲京腔翻唱的《赤伶》受到網(wǎng)友關注。至今五人某平臺賬號累計獲贊2000多萬,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tǒng)戲劇年輕化方面的更多可能。
取材于《廣州日報》2021.12(1)根據(jù)兩則材料的內(nèi)容,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傳統(tǒng)戲曲傳承和延續(xù)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不斷獲得“新觀眾”。
B.所謂“新觀眾”是指戲曲觀眾群體中的青年群體,特別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
C.互聯(lián)網(wǎng)為傳統(tǒng)戲曲帶來發(fā)展空間的同時,也為追求傳統(tǒng)戲曲的青年提供了舞臺。
D.去劇場看大戲?qū)δ贻p人來說成本較高,所以更多的年輕人利用短視頻欣賞戲劇。
(2)下列對材料中的圖表和數(shù)據(j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30多年前天津就舉辦評選“京劇十大名票”的活動,最年輕的名票才20多歲。
B.2021年11月之前,在某平臺非遺戲劇視頻共播放600億次,共獲贊22億次。
C.報告顯示:過去一年間,90后和00后觀看非遺戲劇的次數(shù)占總數(shù)的一半多。
D.河南、廣西和云南的網(wǎng)友是過去一年間最愛聽戲和興趣增長最快的網(wǎng)友群體。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不屬于改革開放后青年對傳統(tǒng)戲劇的做法是
A.身處新舊沖突的前沿,出于對傳統(tǒng)的叛逆,為以京劇為代表的“舊劇”辯護。
B.雖然劇場演出低迷,但被恢復上演的傳統(tǒng)戲所吸引,積極參加各地票房的活動。
C.參加中國京劇票友賽,參賽演出純正傳統(tǒng)戲,成為傳統(tǒng)戲曲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D.將戲劇與國風歌曲、變裝、漫畫、說唱、書法混搭,呈現(xiàn)“跨界”“混搭”特征。組卷:11引用:1難度:0.3
三、(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答段縫①書
王安石(宋) 段君足下:某在京師時,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未嘗及其為人也。還江南,始熟而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輹运勗g鞏行無纖完,其居家,親友惴畏焉,怪某無文字規(guī)鞏,見謂有黨。果哉,足下之言也?鞏固不然。鞏文學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其心勇于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祿動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父亦愛之甚,嘗曰:“吾宗敝,所賴者此兒耳。”此某之所見也。若足下所聞,非某之所見也。
鞏在京師,避兄而舍,此雖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顧不可以書傳也。事固有跡,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誅焉,則誰不可誅耶?鞏之跡固然邪?然鞏為人弟,于此不得無過。但在京師時,未深接之,還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嘗以此規(guī)之也。鞏果于從事少許可,時時出于中道,此則還江南時嘗規(guī)之矣。鞏聞之輒矍然。鞏固有以教某也。其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納某家,皇皇焉求相切劘②,以免于悔者略見矣。嘗謂友朋過差,未可以絕,固且規(guī)之。規(guī)之從則已,固且為文字自著見,然后已邪,則未嘗也。
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挾忌怨之心,則無之焉而不謗。君子之過于聽者,又傳而廣之,故賢者常多謗,其困于下者尤甚。勢不足以動俗,名實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謗,謗易以傳也。凡道鞏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過于聽者也。家兄未嘗親鞏也,顧亦過于聽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縣斷③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孔子曰:“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孟子曰:“國人皆日可殺,未可也,見可殺焉,然后殺之”??镎拢▏詾椴恍?,孟子獨禮貌之以為孝。孔、孟所以為孔、孟者,為其善自守,不惑于眾人也。如惑于眾人,亦眾人耳,烏在其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輕議鞏!
選自《唐宋名家文集?王安石集》[注]①段縫:北宋詩人。曾經(jīng)寫信給王安石,對曾鞏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評。②切劘:切磋。③縣斷:縣通“懸”。懸斷,憑空推斷。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節(jié)選于蘇軾的《石鐘山記》(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屬文 屬:撰著 B.于罪之中,有足矜者 矜:夸耀 C.如不循其情而誅焉 誅:譴責 D.眾惡之,必察焉 惡:厭惡
A.始熟而慕焉友之/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皇皇焉求相切劘/焉用亡鄭以陪鄰
C.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過于聽者之言/見犯乃死,重負國
D.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B.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C.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D.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
(4)下面六句編為四組,都是王安石對曾鞏肯定態(tài)度的一組是
①鞏文學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
②其心勇于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祿動也
③然鞏為人弟,于此不得無過
④鞏果于從事少許可,時時出于中道
⑤凡道鞏之云云者,固忌、固怨、固過于聽者也
⑥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這篇文章是王安石針對段縫對曾鞏的批評寫的一篇駁論文,無論是為人還是為文,作者對曾鞏都非常推崇。
B.王安石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應該先分析實際情況再靈活處理,所以他對于曾鞏的做法并沒有規(guī)勸。
C.作者認為即使是君子也會誤聽、誤信、誤傳,賢人總會不斷地遭受誹謗,那些困在底層的賢者尤其受影響。
D.作者引用孔孟的話和典故是為了證明“圣人之所以為圣”,用反問句和感嘆句做結,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果哉,足下之言也?鞏固不然。
譯文:
②父亦愛之甚,嘗曰:“吾宗敝,所賴者此兒耳?!?br />譯文:
③孔、孟所以為孔、孟者,為其善自守,不感于眾人也。
譯文:
(7)結合文本分析王安石和蘇軾觀點的異同。組卷:32引用:2難度:0.6
六、(9分)請從下面兩題中選擇一題作答(如果兩題均作答,只評判第一題)。(5分)
-
9.下面文段中有四處語言表達存在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①每到年底,各類關鍵詞、關鍵字的年度盤點層出不窮,毫無疑問,網(wǎng)絡用語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類。②網(wǎng)絡用語層出不窮,不是因為技術建構的無遠弗屆,③更主要的是因為文化創(chuàng)造的路徑改變了。④語言之變,過去主要來自于知識階層有意識的提煉與書寫,⑤當然這些在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語言中也有體現(xiàn),不過更多則是自下而上的無意識創(chuàng)作。⑥成語可以找到明確的出處,很多網(wǎng)絡用語卻不知作者,⑦廣泛分布的網(wǎng)民、創(chuàng)意靈機一動,就如風行草上一般,瞬間便刷新了文化景觀。
(1)
(2)
(3)
(4)組卷:16引用:2難度:0.5
七、(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人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也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與他人、與世界、與時代,緊密相連。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一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文章中不出現(xiàn)真實的學校和姓名等信息。組卷:1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