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周莊中學九年級(下)月考化學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12/1 14:0:2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60分)

  • 1.中華文學源遠流長。下列詞語蘊含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1128引用:49難度:0.3
  • 2.下列自行車構(gòu)件及配件所用的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組卷:299引用:13難度:0.6
  • 3.一些食物的pH范圍如下,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h2>

    組卷:312引用:19難度:0.8
  • 4.人體每日需要攝入適量的鈣,這里的“鈣”指的是(  )

    組卷:48引用:15難度:0.8
  • 5.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h2>

    組卷:71引用:2難度:0.5
  • 6.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記錄正確的是( ?。?/h2>

    組卷:62引用:2難度:0.6
  • 7.下列物質(zhì)的俗名、化學式和類別全部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8.下列滅火措施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423引用:28難度:0.6
  • 9.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2難度:0.6

二、填空題(共9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7分)

  • 28.銅是人類使用最早、應用廣泛的金屬。

    (一)對古代銅制品認識
    (1)如圖為出土文物古代青銅鑄件“雁魚燈”。該文物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可能是
     
    (選填序號)。
    a.銅的活潑性弱,不易生銹
    b.深埋于地下,隔絕空氣
    (2)《呂氏春秋?別類篇》載有“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注:此處“金”指銅),表明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銅合金的硬度比純銅
     
    (填“大”或“小”)。
    (二)銅的化合物制備
    輝銅礦主要成分為Cu2S、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均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氧化鐵等雜質(zhì)。工業(yè)上綜合利用這兩種礦物制備堿式碳酸銅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已知:①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②NH4HCO3
    NH3↑+CO2↑+H2O)

    (1)“浸取”前將礦石粉碎成細顆粒的目的是
     
    。
    (2)“浸取”時,除氧化鐵溶于稀硫酸之外,還會發(fā)生反應:2MnO2+Cu2S+4H2SO4=2MnSO4+2CuSO4+S+4H2O,則“濾渣Ⅰ”中除了有S外,一定還有
     
    (寫化學式)。
    (3)“沉錳”時溫度不宜過高,其原因是
     
    。
    (4)該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
     

    (三)堿式碳酸銅的熱分解實驗
    某堿式碳酸銅成分可表示為CuX(OH)Y(CO3Z,興趣小組為探究其性質(zhì)和組成,取3.46g樣品持續(xù)加強熱,觀察到固體先變成黑色,然后出現(xiàn)紅色,同時產(chǎn)生氣體。
    (1)氣體成分的探究
    【實驗】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到如圖裝置。

    【現(xiàn)象】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固體變藍,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數(shù)據(jù)】充分吸收生成的氣體后測定,A裝置增重0.18g,B和C裝置共增重0.88g。
    【計算】X:Y:Z=
     

    (2)紅色固體成分的探究
    【資料】1.Cu和Cu2O均為紅色固體。2.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紅色固體可能是:猜想1:Cu;猜想2:Cu2O;猜想3:
     
    。
    【實驗】1.取適量紅色固體,加入足量稀硫酸,觀察到
     
    (填現(xiàn)象),則猜想1是錯誤的。
    2.原3.46g樣品加強熱反應后測得紅色固體質(zhì)量為2.16g。
    【結(jié)論】結(jié)合以上數(shù)據(jù),寫出該堿式碳酸銅分解后的生成物:
     
    。

    組卷:96引用:1難度:0.3
  • 29.二氧化氯可用于飲用水殺菌消毒,取1L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飲用水與足量碘化鉀反應生成碘0.254m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O2+2KI=2KClO2+I2,計算該飲用水中二氧化氯的殘留量(以mg/L計)。(寫出解題過程)

    組卷:23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