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華士片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14 12:0:1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
1.根據(jù)要求默寫。
(1)
(2)晴川歷歷漢陽樹,
(3)幾處早鶯爭暖樹,
(4)
(5)牧人驅(qū)犢返,
(6)翻開詩文,一個個不朽的靈魂凈化著我們的心靈:曹操《龜雖壽》中的“組卷:5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題。
??國無德不興,人無信不立。千百年來,誠信做人的思想始終存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曾子烹彘,不欺孩童,言出必行的教誨是誠信最初的模樣;商鞅立木,取信于民,上行下效的公正是誠信力量的象征;子胥輔吳,不改初zhōnɡ_____,殫精竭慮的謀劃是誠信治國的范本。范蠡經(jīng)商,童叟無欺,從最初( ?。┑胶髞淼母患滓环绞钦\信理財?shù)陌駱印?br />??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蒙,人必遠之。我們青少年就應(yīng)以誠信來zhāng_____顯中國好少年的力量。
(1)給劃線字注音。
殫
(2)根據(jù)拼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初zhōnɡ
zhāng
(3)語段中括號處應(yīng)填的成語是
A.為富不仁
B.鶴立雞群
C.白手起家
D.和顏悅色組卷:5引用:2難度:0.8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dāng)的一項是( ?。?br />??中國書法藝術(shù)是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shù)。 , , , , , ,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體現(xiàn)和輝煌標(biāo)本。
①它至今仍是從頭到尾、從里到外
②始終保持著地道的中國作風(fēng)與中國氣派
③在生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難解難分
④唯獨書法藝術(shù)的情況不一樣
⑤當(dāng)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古往今來中國的人文、歷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滲透和影響
⑥但那影響畢竟在逐漸淡化組卷:52引用:5難度:0.5
二、閱讀與欣賞(47分)
-
10.閱讀《我的老師齊白石》,完成下列各題。
我的老師齊白石 ①白石老師平時作畫,既不看真實的對象,也不看草稿,就是那樣“憑空”自由自在地在紙上涂寫,但筆墨過處,花鳥魚蟲、山水樹木盡在手底成長,而且層出不窮,真是到了“胸羅萬象”“造化在手”的地步。
②有次我在江南寫生,一天午后躺在一棵大松樹下休息,仰觀天際伸出的松枝,忽然感到似在哪里見過。想想才恍然明白,那分枝布葉及松塔的形態(tài),原來就像一幅白石老師的畫。這使我感佩老師作畫不僅是從造化入手,而且觀察得是那樣細致,認(rèn)識得是那樣深刻。過去有人批評國畫家的“憑空”作畫就是不重視生活,殊不知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畫家都是把觀察生活、認(rèn)識生活作為藝術(shù)修養(yǎng)極其重要的部分,當(dāng)他正式進行創(chuàng)作時,認(rèn)識生活的階段已經(jīng)成為過去。我們不能設(shè)想白石老師一邊執(zhí)筆一邊觀看,能畫出今天這樣生動的小魚小蝦。
③白石老師晚年作畫,喜歡題“一揮”兩個字,不了解的人就會聯(lián)想到,大畫家作畫,信筆草草,一揮而就。實際上,老師在任何時候作畫都很認(rèn)真,很慎重,并且是很慢的,從來就沒有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信手一揮過。他寫字也是一樣,有人請他隨便寫幾個字,他總是把紙疊了又疊,前后打量斟酌。有時字寫了一半,還要抽出筆筒里的竹尺在紙上橫量豎量,使我這在旁邊幫忙按紙的人都有點著急,甚至感到老師做事有點笨拙??墒堑葢覓炱饋恚@些字畫馬上又會使你驚嘆,你會在那厚實拙重之中,感到最大的智慧和神奇。
④老師有句詩道“采花蜂苦蜜方甜”,好心的藝術(shù)家往往只愿把有豐富滋養(yǎng)的甜美成果分享給人,卻不愿人知道自己所受的辛苦。假若有人問白石老師在他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上下過多大的苦功,我想以“鐵杵磨成針”來作比也并不怎么過分。就以老師畫案上那塊硯臺來說,那是一塊又粗又厚的石硯,但以老師作畫之勤,經(jīng)過千萬次的研磨,硯底有的地方已經(jīng)很薄。近年別人給他磨墨時,他總是囑咐往厚處磨,不要把硯底磨穿了。勤學(xué)苦練,功夫不可間斷,是歷代藝術(shù)大師的名言,白石老師就是身體力行的典范。
⑤老舍先生收藏了一幅白石老師的釣絲小魚圖。圖中很大的篇幅只有一根被微風(fēng)吹動的釣絲,下邊是幾條被釣餌所吸引的小魚,墨色淡淡的。畫面似乎沒有什么東西,但是,我們眼前卻似乎浮現(xiàn)出這樣的場景一晚風(fēng)習(xí)習(xí),天邊一抹晚霞,人在清澈的池塘邊觀看游魚,閑適愜意。畫面上那一根釣絲給人無限的想象和美妙的感覺。這張畫使我們深深體會到白石老師感覺的敏銳和感情的真摯。更可貴的是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與我們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不感覺有什么疏遠和隔膜。
⑥一次,我陪一位著名的印度詩人去訪問老師,老師畫了一幅牽?;ㄋ退.嬅嬷械臓颗;ㄓL(fēng)向露,欣欣向榮。詩人站在畫前激動地說:“這花的艷麗生動使我感到在枝葉間就要穿出一只蝴蝶?!蓖A艘幌拢终f:“這不僅是一棵花,這是東方人對和平美好生活的歌頌?!痹趪H和平獎授獎儀式上,藝術(shù)家郁風(fēng)代白石老師致答詞:“正因為愛我的家鄉(xiāng),愛我的祖國美麗富饒的山河土地,愛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費了我的畢生精力,把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感情畫在畫里、寫在詩里。直到近幾年,我才體會到,原來我追求的就是和平?!?br /> ⑦我很喜歡白石老師九十多歲時畫的一棵棕樹。棕干筆直沖天,粽葉下垂,筆力之雄健真可說是“如能扛鼎”。我不想說畫里的棕皮、粽葉的質(zhì)感如何的神似,只想說我感到的那種震撼人心的氣魄,正如畫上題字“直上青霄無曲處”傳達出的中華民族雄邁、昂揚、不屈的精神。我想不管是誰,站在白石老師的作品之前,都會感到清新蓬勃的氣息、雄強健壯的力量撲面而來,心胸為之一快,精神為之振奮。
⑧白石老師逝世前,還是經(jīng)常不斷地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精神飽滿,一點未見衰頹之氣。他九十六歲畫的一幅秋海棠,紅光滿紙,神采煥發(fā),濃艷至極。另外一幅萬年青,真有一種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賞畫思人,對白石老師“一揮”的題字,我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取材于李可染的文章)
(1)文章先回憶了白石老師①“憑空”作畫、②
(2)作者認(rèn)為白石老師的“一揮”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大畫家作畫,信筆草草,一揮而就”。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對白石老師的“一揮”有哪些理解。
(3)結(jié)合上下文,簡要分析第⑦段中“撲面而來”一詞的表達效果。
(4)作者筆下的齊白石老師有哪些值得你學(xué)習(xí)的精神品質(zhì)?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列舉三點。組卷:389引用:16難度:0.5
三、表達與交流(5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湖水對青山說:“我給你照了一張相,不知你是否滿意?”
??“滿意,很滿意——”青山說,“謝謝你!還得謝謝白云,我從不知道,和白云在一起,我是如此的美麗。我很喜歡這張合影?!?br />??記憶中,你一定也有喜歡的合影,你的合影是否也如青山白云的合影一般美麗?是否還藏著難忘的故事?
??請以《合影》為題,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要求:
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②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組卷:49引用:1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