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6/28 8:0:9

一、現代文閱讀1(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但仍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有效應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風浪考驗。中國式現代化猶如一艘在大海中勇毅前行的巨輪,要想使這艘巨輪到達理想的彼岸,一方面我們必須通過調查研究詳細摸清可能存在的風險與挑戰(zhàn),另一方面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前進途中的各種優(yōu)勢因素、有利因素了然于胸,在此基礎上作出科學決策,在積極應對各種風浪考驗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巨輪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能夠進一步深刻感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應運而生的,是在廣泛調查研究基礎上,通過總結概括人民群眾的現實創(chuàng)造和實踐經驗而形成的。深入調查研究,我們能進一步領略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性和時代性,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回答好“六個如何始終”問題,也必須通過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對這些“獨有難題”的表現形態(tài)、形成原因等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從根本上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同時通過調查研究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切實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摘編自劉靖北、韓振峰、劉西忠《深入調查研究,干實事謀實招求實效》)      材料二:
          作為當代生活的直觀反映,現實題材電視劇是各種文藝思潮的匯合點,也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山海情》《都挺好》等電視劇為百姓津津樂道,這些作品的爆紅,說明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整體質量和社會影響力正穩(wěn)步提升。
          現實題材電視劇應堅持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道路,這是業(yè)界的基本共識。但對于如何把握現實主義精神,每個人的見解不盡相同。應該看到,現實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還用十九世紀的觀念要求今天的作品,無異于削足適履。畢竟,社會生活日趨多元,現實主義也需要新的內涵、形態(tài)和手法。從近年來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實踐來看,藝術家們更加注重回應時代的需求,反映時代的進步和社會關系的變化。話題性、辨識度和代入感為作品注入了活力,使得故事更加生動、更具傳播力,也給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理念增添了新的維度。
          在一個多變的文化環(huán)境中,不管潮流和風尚如何變化,現實主義的精神內核應當始終是對真實性的終極追求。一些作品出現了脫離生活、背離現實主義精神的傾向,比如過度理想化?,F實主義當然不排斥理想,現實主義作品如果缺乏理想的光華,就容易流于粗鄙和刻板。理想應該融入生活之中,而不應該成為阻隔生活與藝術的鴻溝。過度理想化讓形象失真,讓生活失重。還有一些都市情感劇熱衷于展示生活的光鮮浮華,刻意追求畫面的唯美、色彩的亮麗、環(huán)境的優(yōu)雅、氣氛的浪漫,而偏離了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此類作品對生活細節(jié)的描繪越充分,往往對生活本質的偏離度越大。相反,有些表面看來打磨得不那么精細的作品,卻因還原了生活本身的粗糙質感,而產生了較好的美學效果。
          標簽化是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一些作品熱衷于給故事、人物設置議程,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不去深入挖掘故事產生的原因、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這些作品滿足于蜻蜓點水式地反映生活的浮光掠影,用套路代替藝術,用話題代替深層次問題,看似個性鮮明,實則風格浮夸。這是一種新的公式化、概念化現象。
          當然,現實主義不是跟在現實后面亦步亦趨?,F實中總會有一些喧嘩和噪音,也會有一些難以把握甚至難以理解的問題,這就需要藝術家們敏銳地觀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寫出自己獨特而深切的生命體驗。
          首先,要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乇軐е绿摷伲苌羁探沂救藗兠鎸栴}時積極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艱難曲折過程,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其次,要善于發(fā)現創(chuàng)作中的盲點。要不斷開拓新的題材領域,尋找那些別人沒有表現過的東西,還要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題材、舊素材中發(fā)現新意、開掘價值。再次,要敢于面對藝術創(chuàng)作上的難點。當前現實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最大的難點,是如何將中華美學精神、中華審美風范與國際通行的表達方式結合起來,用民族化的藝術語言打造出具有獨特個性和價值的作品。
          現實主義不僅是一種美學理想,而且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在影視作品中,這不僅體現為情境和人物的真實,而且應該體現為一種有意味的講述方式:既能感染觀眾,又能觸動觀眾;既能產生娛樂效果,又能激發(fā)深刻思考;既能展現多樣化的生命狀態(tài),又能促使觀眾心中形成昂揚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進而形成推動社會發(fā)展、時代進步的精神力量。
    (摘編自李躍森《現實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應該怎樣堅守現實主義精神》)(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摸清前進路上的風險和有利因素,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發(fā)展過程中國際國內環(huán)境的問題,從而有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B.調查研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基礎,深刻領悟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離不開調查研究。
    C.對生活細節(jié)的描繪,蜻蜓點水式地反映生活的浮光掠影,都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背離現實主義精神的表現。
    D.善于發(fā)現創(chuàng)作中的盲點,要求影視劇創(chuàng)作者在正視現實的基礎上,從新的領域和老的題材中不斷發(fā)掘新意和價值。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盛行于十九世紀的現實主義標準,已經與當今時代現實主義作品的要求背道而馳。
    B.現實主義電視劇既不能跟在現實后面亦步亦趨,又不能描述浮于生活表面的理想。
    C.深入挖掘故事產生的原因、人物性格發(fā)展的邏輯,才是真正踐行現實主義的要求。
    D.中華民族固有的美學精神和審美風范,也是我國現實主義電視劇創(chuàng)作要重視的“現實”。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否。(《史記?殷本紀》)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論衡》)
    C.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
    D.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張居正《答福建巡撫》)
    (4)“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跋涉十六年,把論文寫滿高原?!边@是“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組委會為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鐘揚教授擬寫的頒獎詞中的話。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則頒獎詞的理解。
    (5)調查研究對電視劇創(chuàng)作“堅守現實主義精神”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材料作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4難度:0.5

現代文閱讀Ⅱ(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咱們要著起來【注】
    丁玲
          章品站在街口上,想看看有熟人沒有。忽然從后面轉過一個人,用力地在他肩頭一拍,笑道:“你好大的眼睛,真是到了縣上工作,就不認識咱了,咱在后邊跟了你半天。”這正是那黑漢子張正國。
          年輕的部長也給了他一拳:“你這個家伙,做啥要嚇唬人呀!”
          有幾個人從對面走過來,笑著說:“看你把褲子卷得這么高,到了縣城里,還這么個土樣子?!?br />      大家看了看沒有外人,有一個便低低地說道:“老章!昨天咱們村打了架,今天還沒解決啦,說今晚開農會解決。你看劉滿可能贏?”
          “贏不贏就看咱大家敢不敢說話嘛!老章!咱們找裕民去?!睆堈龂χ^里帶路。章品向那群人說:“一個人力量小,大伙兒力量就大了;一把麥秸不頂事,一堆麥垛就頂事了。劉滿打了先鋒,你們跟著就上去嘛!”
          人越圍越多了起來,遠遠的墻根下有個老頭坐在那里曬太陽。張正國碰了一碰章品,章品認得那老頭是一貫道的侯殿魁。他問:“他病好了么?”
          “老早好了。他成天坐在這里曬太陽,觀風看色咧!今天跑到農會來問還要清算他不:說只有四五十畝地了,要是村上地不夠均,他還可以獻點地。誰在背后也笑他:‘你不騎烈馬上西天啦?……’”張正國告訴他時,旁邊有聽見的人也笑了。那老頭子裝著沒看見,像個老僧入定的那樣呆坐著。
          章品便又問張裕民他們住在哪里。
          有個站在旁邊的,十二三歲的小孩子道:“咱知道張裕民在哪里,咱引你們去。”
          他們在門口把章品接住,忙忙往里拉,連連的說道:“??!你來得真好!”章品看見張裕民和李昌之外還有兩個不大認識的人,李昌便說道:“這是咱本家兩個哥哥,都是老實人?!边@兩個本來就有些膽小的人,便顯得很拘束。
          “還是談你們的吧,咱先聽聽?!闭缕酚职阉麄冏尩娇簧厦?,自己也靠墻坐了。
          李之祥說:“早上是咱跟小昌兄弟說了,也是咱女人說不報告怕不成。到底有沒有這回事,也不見得,他也只給咱講這么多?!?br />      章品問他們道:“你們村上有幾個尖?”
          李之祥答道:“咱也不知道有幾個,人都說八大尖?!?br />      “八大尖也就是那么叫叫的,其實也只有幾個是厲害的?!崩畈f。
          “對呀!”章品更說道,“去年跑了個許有武,今年春上又斗爭了侯殿魁。如今侯殿魁天天坐在戲臺前曬太陽,誰也不理他。李子俊聽說分地,就逃跑了。你看還是他們怕咱們,還是咱們怕他們?”
          “怕咱們,哈哈……他們可不怕咱們?!?br />      “當然他不會怕你們一個人,要是你們全村窮人齊了心,他不怕?人多成王,這道理明白不明白?”
          “明白是明白,可是老百姓就不齊心。干部還不齊心呢,不信你問張三哥,莊稼主誰都在罵治安員娶了人家閨女,吃了迷魂湯,人家不向著丈人還向著咱們?昨天不就為了這事和劉滿鬧架?”李之祥不覺得便都說了出來。
          張裕民趕忙分辯道:“那只是治安員一個人的事,咱們不是在今晚開農會解決么,你們要說他不對,咱們能說他好?咱們并沒有護著他嘛!”
          章品又解釋道:“那些壞蛋并不怕幾個干部,他們只怕窮人一條心。干部是能撤換的,要是有那些軟骨頭,稀泥泥不上墻的角色,就別叫他當干部嘛。”
          兩兄弟又笑了,李之祥道:“楊同志也是這么給咱們說。唉,咱們腦筋死,一下子變不過來,咱總是想:人窮了惹不起人。咱心里也明白??删褪莻€怕,沒長肩膀,扛不起個事?!?br />      “有了帶頭的就好了,你說是不是?別人走在頭里了,你還怕么?”
          “如今就是誰也不走在頭里。”
          “只要大伙兒都上來,就誰也不怕了?!崩钪畨垡诧@得活潑些了,不覺也有些眉飛色舞。
          “怎么沒人,劉滿就是一個。如今就差大伙兒趕上去。干部也不只是布置些工作,下命令,要自己也在群眾中起帶頭作用。咱們老是怕鬧過了火,只肯自己幾個干部考慮了又考慮,就怕不能掌握住,就怕老百姓犯錯誤,不敢去發(fā)動他們,這是不相信老百姓。如今老百姓已經批評咱們了。”張裕民聽到批評他,立刻感覺到自己是太沒有勇氣了,很容易辦的事卻使自己那么做難。
          “不用怕!”章品又拍著李之祥的背,“咱們這會要著起來,把那些壞蛋都燒光,看他們還來個里應外合不啦。咱們先下手為強,人們就不會害怕了?!?br />      這兩兄弟都歡喜得跳下地來,呵呵地齊聲笑道:“這話太對了!咱們要不翻透身,就不翻,夾生飯沒吃頭?!?br />      “翻不透,就再使把勁,夾生飯就再加上把火,咱們還能不翻身,不吃飯?咱們想問題總要往長遠想,咱們如今才好比一棵小樹,青枝綠葉的,它還得長大,開花,結果。財主們已經是日落西山,紅不過一會兒了。你們別看他們還有人怕他,世界已經翻了個過,世界還要往好里鬧啦!”
          章品走下地來,向張裕民道:“走,時間不多,咱們還是找工作組的同志們去,有事還是大家商量?!?br />(選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第四十三章,有刪改)【注】作品反映的是1946年華北解放區(qū)土地改革運動初期的情況。前文寫的是暖水屯群眾劉滿和地主錢文貴的女婿打架一事引起風波,縣上干部章品來到了村里。張裕民是屯里黨支部書記,李昌是村干部。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黑漢子張正國悄悄拍了章品的肩頭,“你好大的眼睛”既是玩笑又有關心,可以看出二人之間親密的關系。
    B.一貫道的侯殿魁病好之后,坐在村里曬太陽“觀風看色”,可以看出,他在提出愿意獻地后心情踏實多了。
    C.小說通過章品對張裕民的批評,指出土地改革運動初期存在著部分干部滿足于布置、帶頭作用不足、脫離群眾等問題。
    D.選文結尾章品提到“找工作組的同志們,有事還是大家商量”,反映出黨員干部發(fā)揚民主的優(yōu)良工作作風。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精心設計章節(jié)標題,“我們要著起來”,反映了章品內心的著急和焦慮,希望能盡快開展土地改革斗爭。
    B.小說對話描寫細膩,“看了看沒有外人,有一個便低低地說道”反映出村里形勢錯綜復雜有人可能通風報信。
    C.小說善用比喻,“一把麥秸”和“一堆麥垛”說明了團結的重要性,“青枝綠葉的小樹”展示了土改的美好愿景。
    D.小說語言通俗、淳樸,富于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敘述語言流暢自然,對話語言簡潔明了,不乏生動形象。
    (3)在與章品交流的過程中,李昌兩個兄弟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成書于1948年,是丁玲結合自己土改工作經歷而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有人認為這部作品已經與當下生活關聯不多,因此閱讀的價值也就不大。你是否認同這個觀點?請說明理由。

    組卷:13引用:4難度:0.5

語言文字運用Ⅱ(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他需要與他的同類交往,需要愛與被愛,否則就無法生存。①      。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②       ,對于他們簡直就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什么KTV、娛樂城堡游戲廳,或者就找人網上聊天,一起玩劇本殺、密室逃脫等。自個兒呆在家里,他們必定會刷短視頻,沒完沒了地看那些粗制濫造的節(jié)目。③       ,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沒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結合材料,補充圖中“惡性循環(huán)”的空缺部分。

    組卷:9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事實、觀點”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兩個重要“工具”。事實指的是有明確而客觀的東西,觀點則是對事實的一種詮釋,常常含有認識者的主觀看法。對于我們而言,應該以事實為依據,事實搞清楚了,才會有對事物的正確觀點。如今,很多人迫切地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卻無視事實到底是什么樣子。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