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庫車二中高一(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7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1分)

  • 1.閱讀回答問題。
          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志。對于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來說,古文字的研究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甲骨文是目前公認的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實的史實信息,佐證了商代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華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商代統(tǒng)治者迷信鬼神,王室和貴族在行事前往往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兇,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記所占事項及應驗的卜辭或有關記事,其文字稱甲骨文。因為出自殷墟,故又稱殷墟文字,因所刻多為占卜內容,故又稱貞卜文字、甲骨卜辭。殷墟甲骨發(fā)現(xiàn)120多年,至今約有15萬片,總計約一百五十萬個字。
          西漢司馬遷根據(jù)所掌握的王室檔案材料寫成的《史記》,詳細地記載了夏、商、周三代王室世系和興亡的歷史過程。這為中國古代史學家所確信無疑。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在繼承清代一些學者疑古思想的基礎上,學術界興起一股疑古思潮。以著名學者顧頡剛為首的“古史辨派”,以所謂“層累造成的古史系統(tǒng)”,認為傳統(tǒng)所謂的中國古史,并非客觀真實的歷史,而是后人一代代壘造起來的歷史,由此質疑中國上古史的存在,質疑古文獻記載,沖擊了先秦史信史的體系基礎。
          怎么看古史辨派對上古史的質疑呢?實際上古史辨派的學者們,以一種審查史料的做法去看待上古史系,有其科學性和實際價值。但是疑古過頭,在國內外產生了始料未及的負面作用。著名的學者胡適就主張,把古史壓縮兩三千年。楊寬、陳夢家質疑夏代的存在,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一些極端的做法,即講中國古代史從秦漢乃至魏晉南北朝開始。多卷本的《新編中國史》,也是不包括先秦史,而是從秦漢史講起。國外的影響更甚,比如說現(xiàn)在有些外國學者都受古史辨派的影響,認為中國古代的夏代根本不存在,那就是商代的一個倒影或者是周朝人的回憶而已,就比如《劍橋中國史》《哈佛中國史》基本不提先秦史,可以說都是閹割了我國古代史。
          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幾代學者研究甲骨文材料及與之相關的殷商歷史,學術界逐漸得出了與“古史辨派”完全不同的觀點。羅振玉、王國維等利用甲骨文對古史進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證據(jù)法為核心、熟習古代典籍、結合古地理、秉承小學音韻等治學工具的羅王之學。羅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陽的小屯村,發(fā)現(xiàn)了“殷王名謚十余”。王國維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對《史記?殷本紀》進行印證和復原,對《夏本紀》進行了推測。羅王之學在當時雖然沒有指名道姓與“古史辨派”對壘叫陣,但是有意識的針對“古史辨派”的“破”而作的“立”,至今看來,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學術建設工作。其后甲骨文大師董作賓、郭沫若、陳夢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終確定了小屯村一帶是商朝自盤庚遷殷至商紂滅國,共歷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復徙都”的晚商都城。新時期以來,研究夏代歷史最具著名和影響的是著名學者李學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時代》中提出:“咱們今天的學術界,有些地方還沒有從‘疑古’的階段脫離出來,不能擺脫一些舊的觀點的束縛。在現(xiàn)在的條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時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br />      甲骨文不僅解決了殷商信史的問題,還提供一些尋找夏的線索。屬于夏代文化的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了一些陶器刻劃符號,比如一個黑陶紡輪的刻劃與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較相似,這些符號大約有24種之多,分別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內部。夏鼐、鄒衡等考古學家就認為這些陶器刻符,“應該就是當時的文字”,“商朝的文字同夏文字是一脈相承的,基本上屬于一個系統(tǒng)。”另外,殷墟甲骨文發(fā)現(xiàn)了“夏”字等痕跡,雖然可能與夏代關系不大,但也為尋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線索。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遺跡。夏商周時期的“改朝換代”,改變的只是最高權力的轉換,體制并無大的變動,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王朝有特別密切的關系,大多諸侯國都是隨著新王朝的建立而順風轉舵,承認新王朝的統(tǒng)治而繼續(xù)存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五個諸侯國,是夏代就受封的諸侯而在商代被續(xù)封,仍保有諸侯的地位,是夏代的諸侯見于殷墟甲骨文者。這些甲骨文材料,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證明夏代的存在。
          甲骨文之于中國文化的持續(xù)影響和重要地位遠不止歷史文化價值。比如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之于考古學、文字學、語言學、語法學、文學、古典文獻學、書法藝術等等學科和門類,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如今甲骨學不僅是中國古文字學的重要分支,它已經(jīng)交叉滲透到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文獻學、民族學及思想史、文化史、藝術史、科技史等相關學科之間,成為探討華夏古代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淵源的窗口。甲骨文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從語言學角度,可以從文字學角度,也可以從文化角度研究,從文化史的各個方面,包括科技史,我們都能夠從甲骨文里找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所在、總形與前身,所以甲骨文的文化價值是無與倫比的。由此可知,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及其研究,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從甲骨文我們完全可以讀出來中國文化自信。
    (摘編自朱彥民《從甲骨文說到中國文化自信》)
    (1)下列對材料加點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骨文”是刻記在甲骨上,所刻記內容為占卜辭,主要出自殷墟的文字。
    B.“古史辨派”是一個學術流派,他們對中國上古史存在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C.“極端的做法”在文中指講中國古代史從秦漢乃至魏晉南北朝開始的做法。
    D.“順風轉舵”在文中指大多數(shù)諸侯國拋棄舊王朝,承認新王朝統(tǒng)治的行為。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遷根據(jù)王室檔案材料編寫的《史記》,用文字詳細記載了夏、商、周時期的歷史,被大多數(shù)的史學家認為是信史。
    B.羅王之學以羅振玉和王國維為代表,利用甲骨文對古史進行修正,并綜合了多種治學工具,公開地質疑古史辨派。
    C.殷墟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夏”字雖然可能與歷史上存在的夏朝關系不大,但這一發(fā)現(xiàn)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夏朝的存在。
    D.甲骨文不僅自身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對中華文化有持續(xù)的影響力,而且對一些學科和門類產生了推動作用。
    (3)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甲骨文的出現(xiàn)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不僅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起點,更是人類社會開始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標志。
    B.在清代以前,中國古代史學家對先秦史的信史體系是確信無疑的,但從清代開始,學術界開始形成一股質疑古代史的思潮。
    C.按照李學勤學者的觀點,如今的學術界已經(jīng)具備走出疑古時代的條件,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我們一定可以走出疑古時代。
    D.在夏商周時期,如果和被推翻王朝有特別密切的關系,就可能淪落為新王朝的敵對國,從而遭到討伐,甚至可能會被滅國。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噴氣式干線客機。C919于2007年立項,2017年首飛,2022年9月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并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fā)的型號合格證,將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飛機。C919大型客機研制成功并獲得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我國具備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機能力,成為我國大飛機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十五年來,我國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設計、系統(tǒng)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發(fā)展路子,培養(yǎng)出一支信念堅定、甘于奉獻、勇于攻關、敢打硬仗、具有國際視野的大飛機人才隊伍,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
    (摘編自《國防科技工業(yè)》2022年第十期“要聞”)
    材料二:
    “大飛機”一般是指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大型運輸機、民用大型運輸機和150座級以上的干線飛機。民用客機中的“大飛機”,最小級別是美國波音 B737、歐洲空客A320、中國商飛 C919。C919中的C是中國 CHINA和商飛 COMAC的縮寫.9 意為經(jīng)久不衰、長長久久,19則代表著C919客機最大座位數(shù)是190個。C919大型客機秉持“更安全、更經(jīng)濟、更舒適、更環(huán)?!焙汀皽p重、減阻、減排”的設計理念,是繼美國波音B737系列和歐洲空客 A320 系列的后起之秀,在整體設計上采用更多先進技術,自動化程度更高,在未來的市場更具后發(fā)優(yōu)勢。
          自新中國成立,我國民用大飛機產業(yè)發(fā)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一)始于測繪仿制:參照蘇聯(lián)安-24研制生產運七飛機。運七于1970年實現(xiàn)首飛,1984年取得適航證,結束了中國民航全部使用外國飛機的歷史。(二)運十艱辛探索:運十飛機項目于1970年啟動研制,1980年首飛,于1985年終止。(三)用市場換技術;1985年我國開始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生產MD82/90 飛機,1996年與空客公司合作研制AE100飛機,但都無果而終。(四)大飛機再起航:中國商飛公司于2008年成立,標志著中國大型客機研制項目正式啟動。
    (摘編自《國產民用大飛機行業(yè)深度報告:御風而起,鵬程萬里》)材料三:
          C919大型客機的設計構造復雜,僅其自身的部段、部件就包合數(shù)百萬個小零件,其中成千上萬個技術問題要通過一次次試飛來測試和檢驗。據(jù)統(tǒng)計,在C919大型客機的研制過程中,總共需要經(jīng)過數(shù)百個科目的試飛,其中四分之一的試飛科目由項目副總設計師趙克良負責。趙克良在最關鍵科目并涉及高風險的失追試飛時,從容坦然地登上飛機,親歷七次試飛。
          趙克良認為,在試飛過程中,讓飛機在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構型、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處于失速狀態(tài),可以即時觀察機翼上的流語,記錄流線的走向,同時親身感受飛機失追的狀態(tài)。通過失速試飛,可以摸清飛機失速的臨界點,讓設計團隊科學地找到安全的飛行邊界,在設計中再留足余量,保持安全距離,讓萬千乘客在今后航行途中,不會遭遇失速試飛時遇到的危險。
          趙克良之所以突破常規(guī)親歷失速試飛,因為有些模擬試驗會有一定的誤差,主管設計團隊登機親歷試飛,就可以向團隊成員和試飛員釋放正面信號。作為副總設計師,趙克良前期做了大量設計分析和地面試驗工作,對每次失速試飛,都抱有極大信心。在試飛過程中,他能親身體會設計結果在實際飛行中的表現(xiàn),明確哪些環(huán)節(jié)有待改進。他親歷的七次失誰試飛,從不同高度、不同構型進入失追狀態(tài)共計六十多次,為設計團隊調整數(shù)據(jù)和更改系統(tǒng)做出了實質性的貢獻。
    (摘編自《追夢藍天——記C919大型客機副總設計師趙克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C919獲得了民用航空局頒發(fā)的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我國開始具備研制大飛機的能力,中國制造邁出了堅實的腳步。
    B.C919的最大座位數(shù)超過了民用客機中的其他“大飛機”,其命名既體現(xiàn)了商飛研發(fā)的主導地位又包含著中國文化元素。
    C.中國民用大飛機產業(yè)經(jīng)歷了從仿制合作到自主研發(fā)的歷程,運七到C919的成功,結束了全部使用外國飛機的歷史。
    D.C919構造復雜,僅其機身就包含數(shù)百萬個小零件,所以需要經(jīng)過數(shù)百個科目的試飛來完成難度極大的測試與檢驗。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07年以來,我國通過研制C919客機項目培養(yǎng)了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的大飛機人才隊伍,走出了自主研發(fā)和實現(xiàn)國產化的道路。
    B.C919在設計理念上注重安全環(huán)保與乘坐體驗,未來進入投產和運營階段后,其先進技術與自動化程度將帶來一定的市場優(yōu)勢。
    C.設計團隊失速試飛的根本目的是找到飛行的安全邊界,留足航行安全的余量,最大程度降低飛機在航行時遭遇失速飛行的風險。
    D.材料三展現(xiàn)了C919大型客機副總設計師趙克良認真負責、勇挑重擔的工作態(tài)度,他的從容自信與設計團隊的精益求精密不可分。
    (3)中國商飛C919的研發(fā)對于科技興國有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組卷:5引用:5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妝匣秘密
    王瓊華
          這并不是什么秘密,劉婆婆有一只名匠所制的妝匣。小抽屜拉手還是什么老琉璃做成的。盒頂用銀箔和玉片鑲成牡丹朝鳳圖案。解放前夕,劉家老小匆匆離開裕后街。剛從省城女子學校回到裕后街的劉婆婆卻躲進茅廁里,沒隨家人前往香港。這只妝匣也隨劉婆婆留在了裕后街。見過劉婆婆那只妝匣的街坊,都說它很貴氣。劉婆婆做太小姐時,匣中置放過化妝品及珠寶等小物件。她用過的胭脂、香粉都是爺爺及上海灘帶俱來的洋貨。據(jù)說她爺爺跟上海灘大佬一塊喝過洋酒。所以,劉婆婆在搬出劉家大院時,被幾名荷槍實彈的人員詢問過。她一問三不知。最后,她僅僅抱著一只妝匣離開了劉家大院。
          她的養(yǎng)子李布谷記得,養(yǎng)母因這只妝匣吃過不少虧。養(yǎng)母一輩子未嫁,引來不少猜測,但劉婆婆當年長得如花似玉,知書達禮,仍然有不少人上門說親。
    “不嫁!”劉婆婆很干脆。
          說親的又來了?!巴跫铱墒呛萌思摇V挥欣先龥]結婚,人家已經(jīng)做了警察?!?br />“不嫁!”
    “怎么不嫁——”
    “不嫁。”劉婆婆眼睛往妝匣上看了看。
          說親的似乎從她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什么,便起身上前向妝匣走去。劉婆婆當即喝了一聲。
    “別動!”
    “我看看——”
    “別看?!?br />      之后,這只妝匣被賦予不少說法。街坊都猜測,劉婆婆當年從家里帶出不少好寶貝,裝在匣中。后有一個猜測更離譜,說這只妝匣是一臺特殊的發(fā)報機。跟誰發(fā)報呢?也許一猜就曉得了。所以,那天突然來了一班人要收繳這臺妝匣。劉婆婆抱著這只妝匣就跑。結果,她被堵到犀牛井旁邊。她嚷道,你們再上來,我就跳井。這時,一位警察匆匆趕來——他就是王家老三。即便被劉婆婆拒婚,王家老三平時仍很照顧她。她哪會不懂王家老三的心思?何況,她對王家老三也有些好感,只是婚嫁這事,她始終沒松口。這時,王家老三心平氣和地說了幾句話,劉婆婆也看見了他依然如故的目光,便將妝匣交給王家老三。妝匣被打開,王家老三見里面沒什么東西,便還給劉婆婆。據(jù)說,王家老三跟領導打了包票,如果有問題,他寧愿被開除。這句話傳到劉婆婆耳朵里,她當即流了淚水。
          但王家說親的再來劉家時,劉婆婆仍沒松口。
          李布谷當然認識王家老三。王家老三執(zhí)行任務時,救下一個半歲小男孩。劉婆婆見到這小男孩,立刻有了眼緣,便將他抱回自家,之后收為養(yǎng)子。上戶口時,他被取名叫李布谷,這引起街坊一番好奇。怎么不姓劉,而姓李呢?哪怕姓王,街坊也能接受這個姓氏,畢竟小男孩從小將王家老三叫成“王爸爸”。聽到這個名字,王家老三也是一聲嘆息。年底,他跟一女子結了婚。
          王家老三娶親時,劉婆婆整天沒出門。
          李布谷讀書,王家老三幫他買了書包。哪怕李布谷不停跟劉婆婆說:“書包是王爸爸買的?!钡珓⑵牌攀冀K沒吭一聲。
          王家老三平時在街頭巷尾和她打招呼時,她也會忽地把頭撇開。
          但有一次王家老三牽著他的一個孩子路過巷口時,劉婆婆遠遠望著那孩子的背影,望了很久?;氐郊依?,她一遍又一遍抹妝匣。
          過了好些年,有人露著笑臉上門,跟劉婆婆說:“我想買下你這只妝匣?!?br />“呵,還動這念頭?”
    “那當然,它是一只寶物。”
          劉婆婆笑道:“你眼不拙。它當然是一只價值連城的寶物?!?br />      報價不菲。而且,給出的價越抬越高,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中了這只妝匣。但劉婆婆始終沒動心。
          這年,劉婆婆得了一場重病。哪怕李布谷將家里積蓄幾乎花了個精光,也沒見劉婆婆的病有所好轉。又有收藏家上門,稱愿意用二十萬塊錢買下妝匣。李布谷真有點動心,他想挽留養(yǎng)母的生命。但劉婆婆一口拒絕,她警告養(yǎng)子說:“我死了,這妝匣也不得賣給別人,否則我變成鬼,也會回來刮你兩個耳光?!崩畈脊戎缓冒l(fā)了毒誓。清明節(jié)這天,劉婆婆去世了。那只古色古香的妝匣就放在劉婆婆腰旁。她的一只手緊緊抓在妝匣上面。看到這情景,李布谷與王家老三愣了好久。
    “王爸爸,母親對這只妝匣一往情深,怕是母親有什么牽掛。我偷偷查過幾次,卻沒發(fā)現(xiàn)什么蹊蹺。”
    “這秘密一定會有,它就在妝匣里?!?br />      王家老三終于在妝匣中發(fā)現(xiàn)一個隔層,里面藏著一個發(fā)黃的小本本。王家老三翻了又翻,覺得它非凡物。
          很快得到證實,這是一本密電碼,曾為一位當年潛伏省城的中共地下黨員所持有。這位代號為“布谷鳥”的諜報人員犧牲前,將密電碼交給一位進步學生,也就是他的未婚妻。但一直未能查明她的去向。
          李布谷問:“烈士姓李嗎?”
    “是的?!苯M織上回答。
          李布谷熱淚盈眶。這時,他明白了一切。
          他又問:“密電碼我能留下嗎?”
    “它早已解密。先烈也應該活在人間?!?br />      很快,在劉婆婆遺像旁,并排掛上一個新的玻璃框,框里鑲著那一本陳舊的密電碼??蛳?,放著那一只被抹得锃亮的妝匣。匣蓋上的牡丹朝鳳圖案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反復寫到街坊對“妝匣”的猜測,這一方面渲染了“妝匣”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襯托了劉婆婆始終守護“妝匣”的決心和艱難。
    B.對于上門說親,劉婆婆一律用“不嫁”回應,語氣不完全相同;第三次回應語氣平靜,體現(xiàn)了她的堅定態(tài)度和對嫁人一事的漠然心理。
    C.“劉婆婆遠遠望著那孩子的背影,望了很久”,這處描寫透露出劉婆婆對幸福家庭生活的渴望,含蓄表現(xiàn)了她對王家老三的愛慕。
    D.本文在塑造劉婆婆這一主要人物形象時,既采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正面描寫手法,又用次要人物從側面進行襯托,手法多樣。
    (2)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王家老三的形象。
    (3)小說用大量筆墨敘寫劉婆婆守護妝匣的一系列情節(jié),而把妝匣的秘密放到文末簡短交代,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組卷:25引用:4難度:0.7

二、古代詩文閱讀(60分)

  • 4.下列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近的一項是( ?。?/h2>

    組卷:2引用:4難度:0.8

三、語言文字運用(11分)

  • 14.請結合語段內容,給“傳染病仿真系統(tǒng)”下定義,不超過40個字。
          疫情暴發(fā)讓各國都更加重視對傳染病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當傳染病暴發(fā)時,人們能基于各項數(shù)據(jù)建模,估算出它的傳染速度、危險程度等,為開展應急處置策略提供依據(jù)。早在1927年,傳染病學領域就提出了經(jīng)典的“倉室模型”,根據(jù)是否感染、康復等標準,將人群分到不同倉室,針對人群在不同倉室間的轉移概率,使用微分方程來建模求解,進而完成相關估計和預測。不過,現(xiàn)實情況往往比這種模型復雜得多:城鎮(zhèn)化加快、國際經(jīng)貿發(fā)展、社會交往增加等,使傳染病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危害也更大。人們迫切需要對其進行更加精確的模擬,“基于個體模型”應運而生。與“倉室模型”對人群的粗略分類不同,它將每個人視為獨立的對象,通過模擬微觀層面的個體行為,自下而上地對宏觀層面的復雜動態(tài)進行詮釋,推演出系統(tǒng)的宏觀結果。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從毛澤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羅翔的“在黑夜中看到了微火,你就朝著微火的方向走過去,雖然有時候你會懷疑是不是走錯了,但所有懷疑就是為了確信”,再到2022北京冬奧會上“微火雖微,永恒綿長,生生不息”……“微火”精神是永葆希望,是燭照幽暗……
          學校??e行“‘微火’精神”主題征文活動,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