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017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h2>
A.阻塞(sè) 腠理(zòu) 骨髓(suǐ) 曲折迂回(yū) B.孀妻(shuānɡ) 匱乏(kuì) 頓踣(bó) 厝火積薪(cuò) C.嚙齒(niè) 隳突(suī) 兩涘(ài) 苛捐雜稅(kē) D.停泊(bó) 箕畚(fèn) 恂恂(xún) 瓊樓玉宇(qiónɡ) 組卷:6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h2>
A.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B.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C.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D.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組卷:27引用:1難度:0.9 -
3.選出與例句中的“而”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br />例句:而吾以捕蛇獨存。
A.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 B.君而哀而生之乎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組卷:28引用:1難度:0.7 -
4.下列各項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h2>
A.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B.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
甚矣,汝之不惠C.面山而居
號呼而轉(zhuǎn)徙D.且焉置土石
無隴斷焉組卷:19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理解(43分)
-
12.【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年且九十
②方磨鐵杵
③始一反焉
④媼自言姓武
(2)【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且焉置土石 無隴斷焉 B.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應 C.懼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D.操蛇之神聞之 告之于帝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②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
(5)這兩個故事,給你怎樣相同的啟示?
(6)李白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兩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
人物:
人物:
(7)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你怎樣看待“愚公”移山的行為?組卷:32引用:2難度:0.3
三、作文(50分)
-
13.很多時候,我們在自然山水中尋覓陽光,在親朋好友中尋找陽光,在偉大人物中尋求陽光……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陽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請以“我也是一束陽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出現(xiàn)含有個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組卷:50引用:1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