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聯盟學校中考科學適應性試卷

發(fā)布:2024/5/3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不屬于蘑菇、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點的是( ?。?/h2>

    組卷:57引用:1難度:0.5
  • 2.食鹽是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化學式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則鈉元素的化合價為( ?。?/h2>

    組卷:24引用:2難度:0.5
  • 3.下列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4.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5.19世紀,意大利科學家阿伏伽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構成;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⑤分子的質量等于構成分子的原子的質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根據你所學的知識,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 ?。?/h2>

    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6.下列四位同學的觀點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 7.日常生活中,區(qū)別下列各組物質所用的方法,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3難度:0.5
  • 8.下列四個物體的所產生的現象中,有一個所依據的原理與其它三個不同的是( ?。?/h2>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9.關于熱和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10.下列關于光現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29引用:1難度:0.5

四、探究題

  • 31.學習了生態(tài)平衡后,老師要求學生完成一個項目任務:制作一個生態(tài)瓶,要求生物能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存活較長的時間。某小組設計了如圖生態(tài)瓶。
    (1)寫出該生態(tài)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
     
    。
    (2)用濕度計測出密閉的生態(tài)瓶內濕度,濕度隨時間變化如表所示。結合數據,寫出在15秒時濕度達到平衡的證據:
     
    。
    時間 5秒 10秒 15秒 20秒 25秒 30秒
    濕度 86.0% 94.5% 97.0% 97.2% 97.1% 97.3%
    (3)該生態(tài)瓶中液體的pH受到液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響。將生態(tài)瓶放置在明亮的窗臺上(天氣晴朗),經過一段時間后檢測發(fā)現早晨生態(tài)瓶內液體的pH<7,傍晚液體的pH接近于7,請解釋其原因:
     
    。

    組卷:31引用:2難度:0.5
  • 32.小徐對教材中“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在一個帶有刻度玻璃管上端用單孔膠塞連接一個注射器,將玻璃管下端豎直插入裝有冷水的水槽,并在管內水面上用金屬飲料瓶蓋盛放足量白磷,使其保持漂浮。調節(jié)注射器活塞,使玻璃管內水面恰好與零刻度線相平,關閉止水夾。假設此實驗能按照設想正常進行,且白磷所占體積與導管內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
    (1)實驗中選用白磷而非紅磷,是因為
     

    (2)閉合電路中的開關,用電熱絲加熱水槽中的水用于引燃白磷,玻璃管內液面的變
    化情況是
     
    (選填“下降”、“上升”、“先下降后上升”或“先上升后下降”)。待裝置冷卻后,讀取玻璃管內水面所在刻度并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3)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本實驗比教材中實驗方案的優(yōu)勢在于
     
    。

    組卷:166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