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合肥五十中九年級(上)質(zhì)檢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h2>

    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2.工業(yè)制氧氣采用分離液體空氣法,先將空氣液化,然后逐漸升溫,關于這個過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37引用:1難度:0.8
  • 3.現(xiàn)在我省各大城市都在逐漸啟動“公眾看環(huán)?!被顒?,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h2>

    組卷:33引用:4難度:0.9
  • 4.下列關于蠟燭燃燒時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54引用:7難度:0.6
  • 5.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6.檢查圖中裝置氣密性,當緩慢推活塞時,若觀察到( ?。?,則裝置氣密性良好。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7.一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4.7g藥品,在稱量中發(fā)現(xiàn)指針向左偏轉(zhuǎn)。這時他應該(  )

    組卷:36引用:3難度:0.6
  • 8.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h2>

    組卷:19引用:3難度:0.9

二、填空題

  • 23.實驗分析和探究是獲得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并動手完成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資料:氨氣密度比空氣?。?br />
    (1)小連同學做了如圖Ⅰ的對比實驗,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將活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將活塞慢慢推入,發(fā)覺空氣容易被壓縮,該實驗從微觀角度證明了
     
    。
    (2)圖Ⅱ的實驗探究,觀察到乙燒杯中溶液變?yōu)榧t色,甲燒杯中溶液仍沒有變色,說明了
     
    。
    (3)小組同學對圖Ⅱ?qū)嶒炦M行改進,共同設計了如圖Ⅲ實驗,在實驗中觀察到
     
    (填“a”、“b”或“同時”)處的棉花團先變成紅色。改進后的優(yōu)點
     
    (答出一點即可),為了快速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可進行的操作是
     
    。
    (4)小組同學對氨水的制取產(chǎn)生了興趣,查閱資料后獲悉,氨氣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如圖Ⅳ所示,是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反應合成氨氣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4.過氧化氫溶液俗稱雙氧水,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查閱資料:將新制的濃度5%的雙氧水加熱到80℃時就有較多氧氣產(chǎn)生。

    (1)小紅按圖1裝置進行實驗,當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出現(xiàn)時,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并未復燃,為此,他利用圖2裝置收集氣體,再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那么圖1實驗中帶火星木條未復燃的原因是
     
    。
    (2)表是某小組同學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體積 初始溫度 二氧化錳質(zhì)量 收集相同體積氧氣所用時間
    5% 5mL 20℃ 0.1g t1
    15% 5mL 20℃ 0.1g t2
    30% 5mL 35℃ 1g t3
    30% 5mL 45℃ 1g t4
    從實驗①②對比可得出結(jié)論:
     
    。通過上表測量得出的時間之間的關系是
     
    ,可知溫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越快。
    (3)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如下表所示的對比實驗來比較MnO2、CuO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所用實驗裝置如圖3所示。在試管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氧化銅和二氧化錳,分別將注射器內(nèi)盛有的雙氧水注入試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氣,收集到氧氣的體積和時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
    ①實驗中造成U形管內(nèi)紅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
     
    。
    ②通過圖像除了能得到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比氧化銅好,還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
     

    ③由氧化銅催化的反應,t1-t2時間段反應速率逐漸變慢,原因是
     
    。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