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扎,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我說西洋社會組織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里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團體里的人是一伙,對于團體的關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團體中有組別或等級的分別,那也是先規(guī)定的。我用這譬喻是在想具體一些使我們看到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系的一種格局。我們不妨稱之為“團體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線分明的團體。如果有一位朋友寫信給你說他將要“帶了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哪幾個人。在中國,這句話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闔第光臨”雖則常見,但是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么人。
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這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wǎng)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這個網(wǎng)絡像個蜘蛛的網(wǎng),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
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那一群人里所發(fā)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抖Y記?祭統(tǒng)》里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在我們鄉(xiāng)土社會里,不但親屬關系如此,地緣關系也是如此。在傳統(tǒng)結構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墒沁@不是一個固定的團體,而是一個范圍。范圍的大小也要依著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中國傳統(tǒng)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中國人特別對世態(tài)炎涼有感觸,正因為這富于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wǎng)絡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個人是對團體而說的,是分子對團體。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們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權利上控制個人。在我們中國傳統(tǒng)思想里是沒有這一套的,因為我們所有的是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
(摘編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
材料二:
傳統(tǒng)的差序格局包含著富有等級的、縱向的、剛性的序,它強調人們必須服從權威、服從禮制統(tǒng)治。而網(wǎng)絡社會的發(fā)展,正淡化著等級意識。因為網(wǎng)絡社會是一個匿名的社會,它具有很強的虛擬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們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地位進行交流,真正做到暢所欲言。這種開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斷地淡化著傳統(tǒng)差序格局中的等級意識。
網(wǎng)絡社會下的人際關系具有超時空的特點。超時空擴大了人的交際范圍,使得“弱關系”得到發(fā)展。雖然差序格局具有擴張性的特點,即差序圈層的向外擴散,但人們的交往范圍始終不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且交往的對象往往與自己有血緣或地緣關系。血緣、地緣這些先賦性的關系稱為強關系。與此相對的是弱關系,即個人的社會網(wǎng)絡異質性較強,交往的對象來自各行各業(yè)。在網(wǎng)絡時代下,人們的交往超越了時空的限制。與差序格局中的強關系不一樣,網(wǎng)上交到的朋友一般都是“泛泛之交”。
(摘編自黃凱妮《現(xiàn)代社會中的差序格局》)(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孝通用“捆柴”譬喻,說明西洋社會的團體常常由若干人組成,同一團體中,每個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
B.家庭作為團體,在西洋界限分明,而在中國比較模糊,故漢語“闔第光臨”的“第”很少人說清楚包括何人。
C.中國人之所以對世態(tài)炎涼深有感觸,是因為自己的勢力發(fā)生變化了,周圍的社會圈子也會隨之變大或變小。
D.網(wǎng)絡時代下,人們的交往已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交往的對象更加寬泛,不再局限于有血緣或地緣關系。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傳統(tǒng)差序格局的特性,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各有偏重。
B.《禮記》所講的“十倫”,指的是差等,是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的具體表現(xiàn)。
C.費孝通認為,西方的“自我主義”與中國的“個人主義”,是兩種不同的思想觀念。
D.差序格局中的強關系在現(xiàn)代社會依然沒有失去生命力,它能讓人際關系相對牢靠。
(3)下列有關《紅樓夢》內容的選項,最不能體現(xiàn)“差序格局”這一概念內涵的是
A.應天知府賈雨村為了討好賈薛兩大家族,明知英蓮是恩人甄士隱的女兒,仍然放任薛蟠強行將英蓮搶走。
B.探春處于主人地位,其生母趙姨娘只是奴才,趙姨娘希望多給弟弟趙國基安葬費,探春主奴分明,毅然拒絕。
C.晚上吃飯時,桌子兩邊四張空椅,王熙鳳拉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推讓,賈母解釋道,你是客,原應如此坐的。
D.元春在正室與眾人相見,她一手攙賈母,一人攙王夫人,邢夫人、李紈、王熙鳳等在旁圍繞,外眷薛姨媽、寶釵、黛玉未敢擅入。
(4)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現(xiàn)代社會中差序格局發(fā)生的變化及原因。
(5)“五服”,是死者親屬在居喪期間穿的五種喪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其中斬衰是最重的喪服,由兒子穿著,服喪三年;緦麻最輕,由較遠的親屬穿著,服期三月。請結合材料一,分析“五服”制度是怎樣體現(xiàn)“差序格局”的?組卷:49引用:9難度:0.1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紅高粱(節(jié)選)
莫言 劉羅漢大爺是我們家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人物。
我查閱過縣志,縣志載:民國二十七年,日軍捉高密、平度、膠縣民夫累計四十萬人次,修筑膠平公路。毀稼禾無數(shù)。公路兩側村莊中騾馬被劫掠一空。農(nóng)民劉羅漢,乘夜?jié)撊?,用鐵鍬鏟傷騾蹄馬腿無數(shù),被捉獲。翌日,日軍在拴馬樁上將劉羅漢剝皮零割示眾。劉面無懼色,罵不絕口,至死方休。
確實是這樣,膠平公路修筑到我們這里時,遍野的高粱只長到齊人腰高。長七十里寬六十里的低洼平原上,除了點綴著幾十個村莊,縱橫著兩條河流,曲折著幾十條鄉(xiāng)間土路外,綠浪般招展著的全是高粱。平原北邊的白馬山上,那塊白色的馬狀巨石,在我們村頭上看得清清楚楚。鋤高粱的農(nóng)民們抬頭見白馬,低頭見黑土,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風傳著日本人要在平原修路,村里人早就惶惶不安,焦急地等待著大禍降臨。日本人說來就來。
日本鬼子帶著偽軍到我們村里抓民夫拉騾馬時,我父親還在睡覺。他是被燒酒作坊那邊的吵鬧聲驚醒的。奶奶拉著父親的手,顛著兩只筍尖般的小腳,跑到燒酒作坊院里去。當時,我家燒酒作坊院子里,擺著十幾口大甕,甕里滿裝著優(yōu)質白酒,酒香飄遍全村。兩個穿黃衣的日本人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在院子里站著。兩個穿黑衣的中國人肩背著槍,正要解栓在楸樹上的兩頭大黑騾子。羅漢大爺一次一次地撲向那個解韁繩的小個子偽軍,但一次一次地都被那個大個子偽軍用槍筒子戳退。初夏天氣,羅漢大爺只穿一件單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滿被槍口戳出的紫紅圓圈。
羅漢大爺說:“弟兄們,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大個子偽軍說:“老畜生,滾到一邊去?!?br /> 羅漢大爺說:“這是東家的牲口,不能拉?!?br /> 偽軍說:“再吵嚷就斃了你個小舅子!”
日本兵端著槍,像泥神一樣。
奶奶和我父親一進院,羅漢大爺就說:“他們要拉咱的騾子?!?br /> 奶奶說:“先生,我們是良民?!?br /> 日本兵瞇著眼睛對奶奶笑。
小個子偽軍把騾子解開,用力牽扯,騾子倔強地高昂著頭,死死不肯移步。大個子偽軍上去用槍戳騾子屁股,騾子憤怒起蹄,明亮的蹄鐵趵起泥土,濺了偽軍一臉。
大個子偽軍拉了一下槍栓,用槍指著羅漢大爺,大叫:“老混蛋,你來牽,牽到工地上去?!绷_漢大爺蹲在地上,一氣不吭。
一個日本兵端著槍,在羅漢大爺眼前晃著,鬼子說:“嗚哩哇啦啞啦哩嗚!”羅漢大爺看著在眼前亂晃的賊亮的刺刀,一屁股坐在地上。鬼子兵把槍往前一送,鋒快的刺刀下刃在羅漢大爺光溜溜的頭皮上豁開一條白口子。
奶奶哆嗦成一團,說:“大叔,你,給他們牽去吧?!?br /> 一個鬼子兵慢慢向奶奶面前靠。父親看到這個鬼子兵是個年輕漂亮的小伙子,兩只大眼睛漆黑發(fā)亮,笑的時候,嘴唇上翻,露出一只黃牙。奶奶跌跌撞撞地往羅漢大爺身后退。羅漢大爺頭上的白口子里流出了血,滿頭掛色。兩個日本兵笑著靠上來。奶奶在羅漢大爺?shù)难^上按了兩巴掌,隨即往臉上兩抹,又一把撕散頭發(fā),張大嘴巴,瘋瘋顛顛地跳起來。奶奶的模樣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日本兵愕然止步。小個子偽軍說:“太君,這個女人,大大的瘋了的有?!?br /> 鬼子兵咕嚕著,對著我奶奶的頭上開了一槍。奶奶坐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
大個子偽軍把羅漢大爺用槍逼起來。羅漢大爺從小個子偽軍手里接過騾子韁繩。騾子昂著頭,腿抖著,跟著羅漢大爺走出院子。街上亂紛紛跑著騾馬牛羊。
奶奶沒瘋。鬼子和偽軍剛一出院,奶奶就揭開一只甕的木蓋子,在平靜如鏡面的高粱燒酒里,看到一張駭人的血臉。父親看到淚水在奶奶腮上流過,就變紅了。奶奶用燒酒洗了臉,把一甕酒都洗紅了。
羅漢大爺跟騾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高粱地里,已開出一截路胎子。墨水河南邊的公路已差不多修好,大車小車從新修好的路上擠過來,車上載著石頭黃沙,都卸在河南岸。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橋,日本人要在河上架一座大石橋。公路兩側,寬大的兩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鋪了層綠氈。河北的高粱地里,在剛用黑土弄出個模樣的路兩邊,有幾十匹騾馬拉著碌碡,從海一樣高粱地里,壓出兩大片平坦的空地,破壞著與工地緊密相連的青紗帳。騾馬都有人牽著,在高粱地里來來回回地走。鮮嫩的高粱在鐵蹄下斷裂、倒伏,倒伏斷裂的高粱又被帶棱槽的碌碡和不帶棱槽的石滾子反復鎮(zhèn)壓。各色的碌碡和滾子都變成了深綠色,高粱的汁液把它們濕透了。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采用古詩和普通語句組合的形式,新奇獨特,傳達百姓因平靜生活被日寇打亂的愁苦情緒。
B.騾子被偽軍牽拉時,高昂著頭,不肯移步,后來還憤怒揚蹄,趵起的泥土,濺了偽軍一臉,表明連牲畜也不愿與侵略者合作。
C.奶奶隨機應變,一改之前的膽怯,把羅漢大爺?shù)难ǖ侥樕?,撕散頭發(fā),張大嘴巴,假裝瘋癲跳起來,從而成功保護了自己。
D.本文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紅高粱》,但情節(jié)相對完整,以燒酒作坊為點,由點及面,再現(xiàn)了日寇在高密抓民夫拉騾馬的史實。
(2)關于文中對話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漢大爺?shù)恼埱螅缺憩F(xiàn)了他對主人的忠誠,也表現(xiàn)了對敵人搶掠行徑的隱忍和反抗。
B.大個子偽軍用“老畜生”“老混蛋”稱呼劉羅漢,表現(xiàn)了敵人的橫行霸道、飛揚跋扈。
C.奶奶辯白說“先生,我們是良民”,最后答應敵人牽走騾子,表現(xiàn)了奶奶的聰明機警。
D.奶奶的模樣似人似鬼,小個子偽軍報告說奶奶瘋了,客觀上有助于解除奶奶的危機。
(3)文中多次寫到“高粱”意象,意蘊豐富,請結合畫線句子簡要分析。
(4)第二段插入了縣志記載,有什么作用?組卷:10引用:5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紅樓夢》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紅樓夢》整體藝術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古人認為完美的園林景觀應該①
同時,園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調,②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稻香村”是《紅樓夢》大觀園中的一處建筑,后來成為李紈的居所。閱讀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體現(xiàn)庭院與人物“合二為一,不分彼此”的?
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恃親養(yǎng)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四回)一面走,一面說,倏爾青山斜阻。轉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筑就矮墻,墻頭皆用稻莖掩護。有幾百株杏花,如噴火蒸霞一般。里面數(shù)楹茅屋。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h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轆轤之屬。下面分畦列畝,佳蔬菜花,漫然無際。……
——(節(jié)選自《紅樓夢》第十七回)組卷:5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豆瓣上的“馬上學會小組”非?;鸨虝r間內發(fā)展了很多組員。組員們討論分享自己快速學會一樣事物的經(jīng)歷,為他人提供借鑒和參考,其中有日常生活的技巧、工作學習的技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30秒快速套被子”“一周內提高打字速度”“一個早起小妙招”……對于這一現(xiàn)象,有人表示贊同,認為這樣做有利于年輕人快速掌握各種生活技能,既提高了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分享意識;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學習需要循序漸進、長期堅持,走馬觀花、急于求成的學習方式不宜提倡。
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9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