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四川省遂寧市綠然國際學校高一(上)月考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11/14 4: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
1.《呂氏春秋》記載:“微子啟雖長,系庶出,不得立;紂王雖幼,以嫡立?!边@說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h2>
組卷:18引用:32難度:0.9 -
2.商朝王位繼承先由兄終弟及,后向嫡長子繼承制轉變。周人最初是立子以賢,如文王以武王發(fā)為儲君;在克商以后向立嫡以長轉變,如成王的繼位與即政。這些轉變有助于( ?。?/h2>
組卷:21引用:14難度:0.5 -
3.西周實行“朝聘制度”?!爸T侯之于天子,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俺笔侵T侯親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問候天子。當朝不朝,天子將對違制諸侯進行處罰。據(jù)此可知,當時( )
組卷:14引用:22難度:0.6 -
4.翻檢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領稱“王”,周王發(fā)表誥命時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稱“天子”,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
組卷:439引用:67難度:0.5 -
5.秦漢建立監(jiān)察體系以來,歷朝歷代監(jiān)察機構獨立于任何部門實行垂直領導;監(jiān)察官獨立彈奏僅對皇帝負責。這一“獨立性”體現(xiàn)了( ?。?/h2>
組卷:9引用:3難度:0.6 -
6.論及秦朝政治制度對后世的深遠影響,有學者指出“百代都行秦政法”、“秦雖死猶存”。下列對秦朝政治風格的描述準確的是( ?。?/h2>
組卷:21引用:14難度:0.7 -
7.2022年2月1日是農(nóng)歷春節(jié),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一月初一。在中國古代一月又叫“政月”,秦朝第一位皇帝姓嬴名政,為了避諱,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字的讀音也為“征”了。這說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組卷:28引用:64難度:0.5 -
8.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jīng)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 ?。?/h2>
組卷:91引用:27難度:0.7 -
9.漢武帝頒布的“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國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歸郡統(tǒng)轄。這主要是為了( ?。?/h2>
組卷:16引用:25難度:0.7 -
10.漢武帝時期,改革地方監(jiān)察制度,實行刺史出巡制,將全國分為十三個監(jiān)察區(qū)域,工作方式由常駐式改為流動式,刺史要嚴格遵循“六條問事”,其中第一條針對豪強惡霸,其余五條都是針對兩千石太守。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h2>
組卷:11引用:15難度:0.6 -
11.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員“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議朝政”“參知機務”之類的名號,讓他們參與宰相事務,共議軍國政事,這一措施( ?。?/h2>
組卷:8引用:19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瓭h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
--摘編自柳宗元《封建論》材料二: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勢之所趨……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長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盡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為而非天下之公乎?
--摘編自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
材料三:行省雖然擁有經(jīng)濟、軍事、行政等權力,但這些權力都是元廷讓渡給地方的,最終的決定權還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權力大而不專,這決定了它只能為朝廷集權服務。而行省行政區(qū)劃中采取犬牙交錯的劃分原則,又從客觀上瓦解了地方割據(jù)的地理條件?!?br />--摘編自中國論文網(wǎng)材料四: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但無論如何變,一項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則仍可不變,于是每一項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軌道而發(fā)展。此即是此一項制度之自然生長。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論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漢初的三項政治制度分別是什么?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郡縣之制”的歷史作用。
(3)根據(jù)材料三,說明元朝行省制度為什么能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
(4)綜合上述材料,說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組卷:16引用:72難度:0.5 -
33.根據(jù)歷史事實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知識整理,能再現(xiàn)歷史的階段特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指出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起訖時間。根據(jù)材料線索,舉一例與甲午戰(zhàn)爭相關的民眾自發(fā)抗爭事件。
(2)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所貫穿的兩條主線,并指出其所體現(xiàn)的核心主題。組卷:3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