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云南師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8/28 3: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0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對山西省天馬曲村西周晉獻侯蘇之墓進行碳十四測年,結果為公元前808±8年,而據(jù)《史記?晉世家》記載晉獻侯蘇卒于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這表明( ?。?/h2>

    組卷:0引用:4難度:0.5
  • 2.古人認為雀能在天空中飛翔,所以最接近天神,為了能與天神相通就以雀為形鑄爵進行祭祀,此后持不同材質(zhì)的爵在祭祀中的敬酒順序和站立位置等規(guī)矩,使人們逐漸形成了對爵位的身份等序觀念,進而發(fā)展成等級制度。材料反映了( ?。?/h2>

    組卷:21引用:11難度:0.5
  • 3.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貴州地區(qū)東漢時期的墓葬中富有地方特色的銅器種類和數(shù)量急劇減少,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器物明顯增加,墓室結構也多是當時中原地區(qū)的流行形式。這說明漢朝( ?。?/h2>

    組卷:0引用:4難度:0.5
  • 4.唐玄宗詔令僧尼“見天子必拜”“兼拜父母”,斷然廢除僧尼不稱臣子不拜君的特權:唐憲宗時期,百丈懷海禪師成立叢林制度,提出農(nóng)禪并重,嚴格規(guī)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再“不蠶而衣,不田而食”。據(jù)此可推知唐朝時期(  )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5.如圖可知,元朝的青花瓷分布( ?。?br />菁優(yōu)網(wǎng)

    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16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位置,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主流史學界認為,在“封土建國”“主權分散”含義上,中國西周的分封制與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度”(feudalism)有形貌上的類似之處:土地、人民和權力被層層分封;有采邑(領地)的世襲貴族,對上面的王者,既承擔軍事及財賦義務,又具備政權獨立性;對下面的采邑內(nèi)的附庸,則是政治、經(jīng)濟上的主宰者。這些特征是東西方封建制度所共有的,但二者的結構和宗旨又存在明顯差別。
    西歐的封建制度,含義包括強權者對弱者的“保護”和弱者為強權者“服役”這兩個側面,是羅馬帝國中央集權崩解后,戰(zhàn)亂頻仍、匪盜橫行的背景下強權者通過提供保護以贏得對民眾和土地的控制而建立的一種互惠性契約關系,可稱之為“契約封建制”。與之相比,中國西周的分封制,是作為軍事征服者的周天子將土地與人民封賜給子弟及功臣,臣屬繼續(xù)往下作“次分封”,領主與附庸間沒有契約可言,而是由宗法關系相維系,通過血緣紐帶及血親倫理實現(xiàn)領主對附庸控制的“宗法封建制”。
    ——摘編自馮天瑜《封建考論》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達清晰)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4至5世紀,中國與羅馬面臨相似的歷史境遇,同時面臨中央政權衰落,同時遭遇周邊族群大規(guī)模沖擊。在中國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大胡人族群紛紛南下,建起了眾多政權。在羅馬,是西哥特、東哥特、汪達爾、勃艮第、法蘭克、倫巴第等日耳曼部落潮水般地一波波入侵,建起了一個個“蠻族王國”。但相似的歷史軌跡,卻產(chǎn)生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潘岳《中國五胡入華與歐洲蠻族入侵》材料二 匈奴在經(jīng)歷了漢朝多次的打擊后分裂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南下中原,北匈奴西遷歐洲,擠壓了原本生活在萊茵河、多瑙河外的蠻族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間,這成為后來日耳曼各部落侵入羅馬碰界的重要推手……日耳曼人的入侵加速了羅馬奴隸主舊政權的崩潰。
    ——(英)愛德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材料三
    菁優(yōu)網(wǎng)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和西歐在5世紀后產(chǎn)生了怎樣“完全不同的結果”。
    (2)根據(jù)材料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公元4~5世紀歐亞大陸的蠻族入侵帶來的影響。

    組卷: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