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15課 走一步,再走一步》2019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6分)

  • 1.下列詞語的音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46引用:1難度:0.9
  •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1)周圍一片________,我趴在巖石上,神情________,害怕和疲勞已經(jīng)讓我麻木。
    (2)我向下邁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亂的巖石,撲進了爸爸________的臂彎里。

    組卷:158引用:3難度:0.8

三、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6.學完本文,你一定明白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懂得了如何去戰(zhàn)勝人生中出現(xiàn)的困難和挫折。請你分別寫出一句有關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古詩詞和名言警句。
    古詩詞:
     

    名言警句:
     

    組卷:30引用:1難度:0.8

四、解答題(共1小題,滿分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題。
    男孩別哭      ①門前有溪,稍遠有河,被山嶺圍著,村只得算山村。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時間多是在山里度過,而雨,說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沒回家。這樣,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遭遇晴出雨歸的劫數(shù)。燦爛出門,頹喪回家,這是誰也不愿經(jīng)歷的。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運,都得是這種結(jié)局。有什么辦法呢?
          ②雨總是起于黃昏,當我們擔著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時候。(A)瀟瀟暮雨要么從后面趕上來,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開。這時,心情就會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來。怎么不黯淡呢?肩上的擔子這么重,家還這么遠,路又這么崎嶇。雨加重了肩上的擔子,又阻礙了歸路的腳步,透過雨幕,家就顯得更加遙遠難及。而雨,又不是平時活潑妙巧的那種,而是陰陰的,凄凄的,帶點巫性,又帶點魅氣。
          ③印象最深的是十歲那年秋天,擔著柴禾走在黃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從身后而來,像一張陰暗之網(wǎng),一下子就將我罩進去了,那顆本來就因孤寂而傷感的心,便進而變得絕望。仿佛淹過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④山雨打濕我的頭發(fā),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婦賴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桿的感覺。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鈞,(B)我把擔子從左肩換到右肩,又從右肩換到左肩,稚肩在與柴擔熱烈切磋的過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紅腫。腳在山路上不敢停下來,一停就顫得厲害。終于一個趔趄,柴禾從柴擔兩頭滑落下來,柴擔彈得老遠。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聲大哭。山雨沙沙無邊,冷寞地下著,沒半點憐惜之情,我哭得更傷心了。雨澆滅了我的哭聲,在山中沒有半點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給遺棄了。
          ⑤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點氣力也哭盡。父親,我的親愛父親,我的同樣挑著擔子的父親就在這時從山坳的拐角處出現(xiàn)了,他一下子把我從恐懼和絕望的深水區(qū)撈救上來。我無法說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溫暖的笑容會讓我珍藏一輩子,感激一輩子。是父親溫暖的笑容給了我在這個世上繼續(xù)前行的勇氣,要不然我真會沿原路退離這個陌生的世界。
          ⑥嗨,男孩別哭,我們回家。父親對我吆喝道。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莊稼那樣將我扶起。
          ⑦男孩,別哭。二十多年后,當我脫口對自己兒子也說這話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竟是一種成長的標識。只是我兒子面對的不再是山雨帶來的困擾,我懷疑父親的父親肯定也對父親說了這四個字。而我兒子的兒子也將在某個未知的時刻對他兒子說出這四個字。
          ⑧后來我看美國著名的成長傷感片,題目竟就用了這四個字:《男孩,別哭》。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沒能跨越這道標識,死了。
    (1)文章中十歲那年秋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讓作者印象如此的深刻,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2)文章中多次出現(xiàn)“雨”,請結(jié)合語境理解“雨”在文章中的含義。
    (3)對文章第②和第④段劃線語句進行賞析。
    ①瀟瀟暮雨要么從后面趕上來,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開。(請從修辭角度賞析)
    ②我把擔子從左肩換到右肩,又從右肩換到左肩,稚肩在與柴擔熱烈切磋的過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紅腫。)(請從描寫手法角度賞析)
    (4)請問能否將第⑥段中“父親對我吆喝道”改為“父親對我親切地說”?為什么?
    (5)文章的最后為什么要寫美國電影《男孩,別哭》,文章為什么要交代電影最后的結(jié)局為主人公“死了”,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并請結(jié)合自身實際談談它的現(xiàn)實意義。

    組卷:133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