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 1.下列過程中沒有化學變化發(fā)生的是( ?。?/h2>

    組卷:6引用:1難度:0.6
  • 2.生態(tài)文明建設,共建美麗泗縣,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縣城。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3.我國神舟飛船返回艙采用自主研發(fā)的隔熱材料,25毫米厚的“防熱衣”中含有鈦合金及陶瓷等復合材料,有效阻止艙體外表面與大氣摩擦產生的巨大熱量進入艙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3難度:0.6
  • 4.生姜中含有的姜油酮(C11H14O3),有辛辣刺激的味道,可溶于乙醇;具有鎮(zhèn)痛、解熱等作用。下列關于姜油酮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5.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相結合是化學學科素養(yǎng)之一。某化學反應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組卷:25引用: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28分。)

  • 1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歸納酸、堿、鹽化學性質時,發(fā)現(xiàn)有些實驗無法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需要進行改進或繼續(xù)實驗驗證。
    Ⅰ、興趣小組陳現(xiàn)同學提出,酸、堿中和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并設計如下兩個實驗:
    (1)實驗一: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再滴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
     
    色變?yōu)闊o色,說明酸與堿能發(fā)生反應。
    ?
    (2)按照“證明反應后NaOH消失了”這個角度,該同學又設計了實驗二,將足量的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甲溶液,同樣證明了酸和堿能發(fā)生反應,甲溶液可以是
     
    (指示劑除外)。
    Ⅱ、(3)興趣小組陳琪同學提出: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無明顯現(xiàn)象,并設計如下實驗三繼續(xù)探究。(裝置已連接好,氣密性良好,止水夾a和b已關閉,部分儀器已略去)
    【查閱資料】
    ①CO2與乙醇不反應,本實驗條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計。
    ②常溫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幾乎不溶于乙醇。
    把注射器Ⅰ中氫氧化鈉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滿CO2的三口燒瓶中,輕輕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把導管d移出石灰水,打開止水夾a、b,再從導管c端往三口燒瓶中鼓入N2,目的是
     
    ,過了一段時間后,先把導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著關閉止水夾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鹽酸注入三口燒瓶內,觀察到三口燒瓶中產生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從生成物角度驗證了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
    Ⅲ、【注意:若答對第(5)(6)兩小題獎勵3分,化學試卷總分不超過40分】
    (5)在老師的指導下,該興趣小組的其他同學繼續(xù)將CO2持續(xù)通入一定濃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數(shù)字化實驗技術制定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結果如圖1、圖2所示。
    ?
    【查閱資料】
    1、本實驗條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別約為11.0和8.5。
    2、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持續(xù)通入二氧化碳,會先后發(fā)生兩步化學反應。
    第1步: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第2步:二氧化碳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
    圖1中,BC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圖2中,DE段溫度變化的原因是
     
    。
    (6)【反思感悟】
    對于無明顯現(xiàn)象的反應,小組同學一致認為可以通過反應物的減少或生成物的生成以及
     
    變化等角度驗證反應的發(fā)生;還可以通過現(xiàn)代技術手段進行數(shù)據(jù)測定,實現(xiàn)反應過程的“可視化”。

    組卷:127引用:3難度:0.2
  • 17.學習小組用已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測定某硫酸溶液的濃度。取該硫酸溶液20g,滴加10%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共消耗氫氧化鈉溶液40g。計算:
    (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g;
    (2)該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溫馨提示:H2SO4+2NaOH═Na2SO4+2H2O)

    組卷:131引用:9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